缩略图

浅谈畜禽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作者

肖建

遂宁市经开区畜牧兽医站 629000

摘要:本研究围绕畜禽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展开探讨,先对畜禽常见寄生虫病进行概析,接着从环境防控、药物防治、免疫管理三方面详细阐述了防治措施,包括优化饲养环境、合理用药、强化免疫程序等,旨在为有效防控畜禽寄生虫病,保障畜禽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禽;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措施

前言:畜禽养殖中,寄生虫病是常见且危害较大的问题,严重影响畜禽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了解畜禽常见寄生虫病并掌握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畜禽健康、提高养殖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对畜禽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畜禽常见寄生虫病概析

畜禽常见寄生虫病种类繁多,对畜禽健康和养殖效益构成严重威胁。寄生虫可分为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蜱虫等)。

一方面,体内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畜禽的消化道、血液、肝脏等器官内,掠夺畜禽的营养,导致畜禽生长缓慢、消瘦、贫血等症状。例如,蛔虫大量寄生在肠道内,会影响畜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另一方面,体外寄生虫则附着在畜禽的体表,吸食血液、引起皮肤炎症和瘙痒,使畜禽烦躁不安,影响其正常的采食和休息。如疥螨寄生在皮肤内,会使皮肤出现红斑、结痂等病变。

再者,寄生虫病的发生与饲养环境、养殖密度、卫生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潮湿、拥挤、不卫生的饲养环境容易滋生寄生虫,增加畜禽感染的风险。因此,了解寄生虫病的特点和发生规律,对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二、畜禽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一)环境防控:优化饲养环境,阻断传播途径

优化饲养环境是防控畜禽寄生虫病的基础。首先,要保持畜禽舍的清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污水和杂物,减少寄生虫的滋生。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堆肥发酵,以杀死其中的寄生虫卵和幼虫。然后,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畜禽过于拥挤。拥挤的环境会增加畜禽之间的接触,有利于寄生虫的传播。同时,要保证畜禽舍有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降低湿度,创造不利于寄生虫生存的环境。其次,定期对畜禽舍、用具等进行消毒。可选用合适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氢氧化钠等,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方法进行喷洒消毒,杀灭环境中的寄生虫和病原体。此外,还要加强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做好灭鼠、灭蚊蝇等工作,防止这些媒介传播寄生虫病。

(二)药物防治:合理选用药物,科学驱虫灭虫

药物防治是控制畜禽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在选用药物时,要根据寄生虫的种类、畜禽的品种、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型。一来,对于体内寄生虫,常用的驱虫药物有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等。阿苯达唑对多种线虫、绦虫有良好的驱虫效果;伊维菌素则对体内外寄生虫都有一定的作用。给药方式可采用口服、注射或拌料等,要严格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和剂量进行操作,避免药物中毒。而对于体外寄生虫,可选用除虫菊酯、敌百虫等药物进行药浴、喷雾或涂抹。药浴时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和水温,避免对畜禽造成伤害。喷雾时要均匀喷洒在畜禽的体表,确保药物能够接触到寄生虫。在进行药物驱虫灭虫时,要定期进行,一般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同时,要注意药物的轮换使用,防止寄生虫产生耐药性。

(三)免疫管理:强化免疫程序,提升畜禽抗性

免疫管理是提高畜禽对寄生虫病抵抗力的关键措施。要根据当地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和畜禽的免疫状态,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对于一些常见的寄生虫病,如鸡球虫病、猪蛔虫病等,可选用相应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疫苗接种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接种剂量准确、接种部位正确。在免疫接种后,要密切观察畜禽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同时,要加强畜禽的营养管理,保证饲料营养全面、均衡,提高畜禽的免疫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免疫增强剂、微生态制剂等方式,调节畜禽的免疫系统,增强其对寄生虫的抵抗力。例如,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益生菌等,有助于提高畜禽的免疫功能。通过强化免疫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畜禽的抗性,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保障畜禽的健康生长。

结束语:总而言之,畜禽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环境防控、药物防治和免疫管理等多种措施。只有养殖者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寄生虫病的发生率,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美玲.浅谈羊常见病的治疗与防范[J].中国畜禽种业,2021,17(09):161-162.

[2]刘恩昌.牛羊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