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石志霞

康保县第四中学 河北张家口 076650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识字兴趣培养、识字习惯养成、识字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侧重于汉字的音、形、义机械识记与反复抄写,虽在短期内能达成一定的“量”的积累,但容易陷入枯燥、乏味的窠臼,导致学生兴趣缺失,识字过程与语言运用、文化传承、思维发展相剥离,难以实现“质”的飞跃。识字教学必须实现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深刻转型。识字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学习,而应成为一个融合文化感知、语言实践、思维锻炼和审美体验的综合性、实践性过程。因此,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内涵与价值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被赋予了远超传统认知的深刻内涵与多元价值。它不仅是语言学习的起点,更是培育文化自信的启蒙点,通过解读汉字构字规律背后的智慧,激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它是语言运用的奠基石,强调在真实语境中实现从“识”到“用”的无缝衔接;它也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汉字构字逻辑来发展高阶思维;同时还是审美创造的初体验,通过欣赏汉字形体结构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与创造力。因此,识字教学是一项融合文化、语言、思维与审美的综合性教育活动。

二、当前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仍存在若干突出问题。教学目标过于单一,侧重“会读会写”,却忽视在识字过程中渗透文化、思维及审美等核心素养。教学方法机械,依赖孤立重复的抄写默写,使汉字脱离语言情境,导致学生死记硬背、遗忘率高、体验枯燥。识字与应用严重脱节,课堂所学未能与课外阅读和日常表达有效结合,教学效能低下。教学往往忽视汉字构字规律,缺乏对字理、字族的系统引导,使学生难以掌握识字方法,独立识字能力与思维活动均未得到有效发展。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优化策略

针对当前识字教学中存在的目标单一、方法机械、学用脱节及忽视规律等问题,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系统重构识字教学的全过程,推动教学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型。

(一)创设情境,在文化浸润中识字

教师应依据儿童心理与认知特点,积极创设丰富多元的教学情境,使汉字学习与文化感知深度融合。通过讲述汉字起源与演变的趣味故事(如“舟”、“休”等字的字源讲解),将汉字转化为鲜活的文化符号;紧密联系学生的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如在真实操场情境中学习《操场上》的生词,或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主题识字活动;巧妙设计“汉字迷宫”、“生字扑克”等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使识字过程充满情感体验和文化意味,潜移默化地坚定文化自信。

(二)关联生活,在语言运用中识字

识字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运用,必须打破识字与运用之间的壁垒,实现“学用一体”。教师应秉持“识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积极提供绘本、儿歌等匹配已学字词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复现和巩固汉字,形成识字与阅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同时,鼓励学生在口语交际和写话中主动运用新词,如用“高兴、快乐、开心”等近义词造句,体会语言差异,完成从输入到输出的语言建构。此外,还应拓展“生活识字”路径,鼓励学生从广告、商标等生活媒介中自主识字,通过“识字剪贴本”等方式进行交流,真正实现“生活处处皆语文”。

(三)启迪思维,在探究发现中识字

汉字本身具有内在构字逻辑,教学应重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发展思维。教师要恰当渗透字理知识,例如通过归类比较“清、请、晴、睛”等形声字,引导学生理解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规则,培养归纳与推理能力。可运用“字族文识字”等策略,以“包”字带出“跑、抱、饱”等字族,借助编创儿歌等方式,实现批量识字,提升迁移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验证,如根据字形结构推测字音字义,保护好奇心和想象力,使识字过程成为充满思维挑战的探究之旅。

(四)审美引领,在感受汉字之美中识字

书写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延伸,也是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书写指导中,应引导学生超越单纯笔顺模仿,深入观察汉字的结构布局、部件间的高低穿插、疏密对比,体会其匀称、和谐的结构美感,如学习“林”字时理解笔划避让的智慧。通过教师范写、书空练习和视频演示等途径,帮助学生掌握运笔方法,感受书写节奏,使其意识到认真书写即是在创作艺术作品,培养严谨专注的态度和创造美的能力。定期开展书写展示、评选“书写小明星”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使其在成功的审美体验中激发写好汉字的内在动力。

四、结语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绝非简单的“认字”和“写字”。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教师站在“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教学的价值与方式。我们需要创设丰富的文化情境,将识字与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活动中,不仅高效地“学会汉字”,更能“会学汉字”,并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积淀文化底蕴、锻炼语言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涵养审美情趣,为其未来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而丰厚的根基。这需要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持续不断地学习、反思与实践,共同推动识字教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谢艳.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5,(06):112-114.

[2]李潘.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研究[D].重庆三峡学院,2025.DOI:10.27883/d.cnki.gcqsx.2025.000128.

[3]傅昕仪. 提升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5,(0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