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
樊学侠
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省六安市 237400
引言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职护理教育作为培养一线护理人员的重要阵地,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兼职教师作为高职护理专业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自临床一线,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够将最新的临床动态和实践技能带入课堂,有效弥补专职教师临床经验不足的短板,对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高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团队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对于加强高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团队建设、提升护理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选聘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部分高职院校在护理专业兼职教师的选聘上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和流程。选聘时往往过于注重候选人的临床工作经历,而对其教学能力、沟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考察不够严格,导致一些兼职教师虽然临床经验丰富,但难以胜任教学工作。在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兼职教师的教学任务安排、教学过程监督、教学效果评价等环节较为松散。许多高职院校与兼职教师之间仅通过简单的协议建立联系,对其教学行为的约束和引导不足,使得兼职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范,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性。
(二)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高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大多来自医院临床一线,虽然具备扎实的临床技能,但在教学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他们缺乏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不熟悉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方法运用、学情分析等方面能力欠缺。例如,部分兼职教师在课堂上仅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一些兼职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由于其主要精力集中在临床工作,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备课不充分、上课迟到早退、批改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教学效果。
(三)团队协作性不足
高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之间、兼职教师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未能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兼职教师通常是独立完成教学任务,与专职教师之间很少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和课程建设研讨,导致临床实践资源与课堂教学资源难以有效整合。专职教师对护理行业的最新动态和临床需求的了解相对滞后,而兼职教师对学校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方案等不够熟悉,两者之间的脱节使得课程教学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此外,兼职教师之间也缺乏交流平台,无法分享各自的临床经验和教学心得,难以形成教学合力。
二、高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团队建设的优化措施
(一)健全选聘与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规范的兼职教师选聘与管理制度是加强团队建设的基础。在选聘标准上,应综合考虑候选人的临床工作经验、专业技能水平、教学潜力和职业素养等因素,优先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热爱教育事业、具备一定沟通表达能力的临床医护人员。在选聘流程上,应制定严格的招聘程序,包括简历筛选、试讲、面试等环节,确保选聘质量。在管理制度上,应明确兼职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制定详细的教学工作规范和考核标准,对其教学态度、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进行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续聘等挂钩,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二)加强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培训
针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定期组织开展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高职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方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堂管理技巧等方面,帮助兼职教师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同时,应邀请优秀专职教师和行业专家进行教学示范和经验分享,组织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活动,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在职业素养方面,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引导兼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职业观,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遵守教学纪律,认真履行教学职责。
(三)搭建交流协作平台
搭建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平台,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定期的教学交流机制,如召开教学研讨会、课程建设座谈会等,组织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共同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等问题,实现临床实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鼓励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充分发挥其临床经验优势,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此外,建立兼职教师微信群、QQ 群等线上交流平台,方便其随时分享教学资源和临床案例,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与合作,形成团结协作的团队氛围。
(四)完善激励与保障机制
建立完善的激励与保障机制是提高兼职教师积极性、稳定团队的关键。在薪酬待遇方面,应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提高兼职教师的课时报酬,并设立教学质量奖、团队贡献奖等,对教学效果优秀、积极参与团队建设的兼职教师给予奖励,充分体现其劳动价值。在职业发展方面,应为兼职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进修机会,支持其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在教学保障方面,学校应为兼职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支持,如配备齐全的教材、教学设备和实训场地,为其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加强与兼职教师所在单位的沟通与合作,争取其对兼职教师教学工作的支持,为兼职教师解决教学与临床工作的时间冲突等问题,增强其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结论
高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团队建设是提升护理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重要举措。当前,该团队建设存在选聘与管理机制不健全、教学能力不足、团队协作性差、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健全选聘与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能力培训、搭建交流协作平台、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等优化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兼职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满足高职护理教育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岗位要求的优秀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冰娥. 高职护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J]. 卫生职业教育,2022,40 (12):74-75.
[2]张晶.高职护理兼职教师管理现状及优化路径 [J]. 职业技术教育,2021,42 (26):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