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

王冬梅

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实验学校 256808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更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原理的理解,从而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 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并展示出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我调控的能力。该能力强调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自我发现和探究问题中,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动性。学生具备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态度,能够主动寻找学习资源和机会,有自我激励的精神。第二,独立性。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第三,自我调控能力。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管理和调控,包括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以便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第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具有持续学习和适应未来变化能力的人,能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并不断发展和成长。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合作意识的重要基础。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2.1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为创建自主学习课堂提供条件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先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氛围,为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创造有利条件。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独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独立学习、自主思考、主动探索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前预习是确保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所以,教师想要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就应当抓住课前预习这个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较弱,为了让他们在预习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并帮助他们找到自主学习的正确方法,教师需要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进行自主学习。在导入环节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时,教师要分析数学知识的特点、难度,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并在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以保证自主学习行为的科学性、流畅性,让学生在体系化的学习活动中得到锻炼,完成课堂学习目标。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要做好“留白”,因为预习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思维引导,产生自主认知,所以“留白”才是整个预习环节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考虑预习内容的趣味性,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来源,若预习内容具备趣味性特征,学生就会展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2.2 引进优质的学习资源

第一,通过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教师应将数字化教育资源,如在线教育平台、数学学习应用程序、多媒体教学演示文稿等应用于数学教学中,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这些素材通常包含动画、趣味性互动练习、形象图表和与生活相关的案例等,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数学学习应用程序,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练习,该系统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自动为他们推荐匹配的练习题,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第二,结合具体物品与实践操作,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物操作与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例如,在几何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不同形状的实物模型,让学生亲自触摸和摆拼,使他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图形的特征与属性。第三,加强合作学习,促进知识交流。教师应倡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并深度研究问题。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与互补,使他们在交流互动中拓宽知识视野。因此,教师在开展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为各小组分配差异化的学习任务或研究议题,促使组内成员各司其职、协作研究。

2.3 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及动手操作之中,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能力、获取新知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比如,在教学《画圆》时,教师可以先对矩形进行示范性的画,当学生们对此理解之后,教师就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对椭圆、圆角矩形等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中掌握及运用。再如,在教学《分数》内容之时,教师在示范一次之后,就不要再去反复地教,而是要让学生对不同场景的运用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对其进行灵活运用。

2.4 通过家校合作发挥家长监督管理作用

家校合作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保障机制,其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了有效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教师应当格外重视加强合作的深度落实,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密切关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家长的监督管理作用得到有效凸显,确保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在合理设计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教师应当与家长保持沟通和协作,让家长意识到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基于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遇到问题时,学生能够通过努力思考产生一定的想法,并且在家长的帮助下实现对数学问题的进一步解读。在家长的监督和影响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通过良好外部环境的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体效率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任重而道远,面对着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红文.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两阶提升法[J].课堂内外(初中版),2023(12):51-53.

[2]郭金连.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科普童话·原创,2023(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