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中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

王翠红

福建省南安市宝莲中学 362302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农村中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地域、资源、师资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语文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强调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多学科知识与方法,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中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及跨学科教学的必要性

(一)教学现状分析

与城市中学相比,农村中学在教学资源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例如,图书馆藏书量有限,且更新速度缓慢,难以满足学生广泛阅读的需求;多媒体教学设备陈旧,网络覆盖不稳定,限制了教师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部分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仍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按照教材的顺序逐字逐句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语文学习效果不佳。

(二)跨学科教学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涵盖了多个方面,单一的语文学科教学难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跨学科教学能够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视野和更丰富的学习体验。跨学科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弥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不足。通过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共享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二、基于高中语文教材的跨学科教学模式构建

(一)整合课程资源

历史学科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素材。在教授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古代文学作品时,如《烛之武退秦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当时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军事斗争等,从而更好地理解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和他的外交策略。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地理学科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对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的描写。在学习《蜀道难》时,教师可以结合地理学科中对四川地区地形地貌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蜀道的艰险,进而体会诗人李白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当地文学风格的影响,如江南水乡的婉约文学与北方草原的豪放文学等。

(二)创新教学方法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 “家乡文化生活” 单元时,可以设计一个 “探寻家乡文化宝藏” 的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家乡文化的研究主题,如家乡的传统手工艺、民俗节日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运用历史学科知识了解家乡文化的发展演变;运用美术学科知识制作宣传海报或手工艺品等。通过这样的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建多元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小组合作表现、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努力等。例如,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情况、对任务的完成进度和质量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通过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自我评价与互评能够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如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等。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例如,在小组合作完成研究报告后,各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互评,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共同提高报告的质量。

三、跨学科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1.开展跨学科培训活动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跨学科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指导,帮助教师了解跨学科教学的理念、方法和策略。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跨学科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评价等方面,提高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2.鼓励教师合作交流

学校应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鼓励语文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合作交流。可以通过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共同备课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例如,语文教师和历史教师可以共同探讨如何将历史知识融入语文教学中,设计更具综合性的教学方案。

(二)学生引导与支持

1.激发学生兴趣

在实施跨学科教学之前,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跨学科教学的成功案例、组织有趣的学科融合活动等,让学生了解跨学科教学的魅力和价值,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跨学科学习中。

2.提供学习指导

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方法、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技巧等。例如,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项目计划、合理分工、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等,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学校支持与保障

1.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学校应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完善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增加与各学科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确保网络畅通,为跨学科教学提供硬件支持。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方便教师之间共享教学资源。

2.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跨学科教学的教师和在跨学科学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例如,设立跨学科教学优秀教师奖、跨学科学习之星奖等,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结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中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但又极具意义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为跨学科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和保障。相信随着跨学科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不断推进,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农村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冯班连.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之两个维度初探[J].语文建设, 2024(18):73-76.

[2] 林贤明.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主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创设 的策略探究[J].成长, 2024(8):52-54.

[3] 陈颖瑜.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实践路径研究[J].智慧少年, 2023(29):0058-0060.

本文系南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中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NG1454—10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