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关系新思考

作者

李茂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50090

一、引言

土木工程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领域,其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是两个关键环节。结构设计决定了工程的基本框架和性能要求,而施工技术则是将设计意图转化为实际工程的手段。随着土木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深入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具有重要意义。

二、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内涵

(一)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内涵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是根据工程的使用功能、环境条件等要求,运用力学、数学等相关知识,对结构的形式、尺寸、材料等进行合理规划和计算,以确保结构在正常使用和各种可能的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同时还要兼顾经济性和美观性。例如,在设计一座桥梁时,要考虑桥梁的跨度、承载能力、抗风抗震性能等,还要考虑桥梁的外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内涵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指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实现设计要求所采用的各种施工方法、工艺和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涵盖了基础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等各个环节,包括土方开挖、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具体施工操作。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例如,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可以缩短工期,提高构件的质量和精度。

三、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

(一)结构设计对施工技术的指导作用

结构设计为施工技术提供了蓝图和依据。设计方案决定了施工的顺序、方法和工艺要求。例如,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如果采用框架 - 剪力墙结构体系,那么在施工时就需要按照相应的施工顺序进行基础、框架柱、剪力墙、梁板等构件的施工,并且要采用合适的模板、钢筋和混凝土施工技术。同时,结构设计中的一些特殊要求,如大跨度空间结构的预应力施工、复杂造型结构的施工等,也直接决定了所采用的施工技术。

(二)施工技术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施工技术的水平和可行性会影响结构设计方案的选择。如果施工单位的技术能力有限,一些复杂的设计方案可能无法实现,或者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和较长的工期。例如,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缺乏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人员,一些采用先进施工技术的设计方案可能需要进行调整。此外,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也可能对结构设计进行反馈和优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地基不均匀沉降、混凝土裂缝等,可能促使设计人员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二者相互依存、协同发展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相互依存、协同发展。合理的结构设计需要可行的施工技术来实现,而先进的施工技术又为结构设计的创新提供了可能。随着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例如,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度钢材的应用,使得结构设计可以采用更轻巧、更高效的结构形式,同时也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当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与施工沟通不畅

在实际工程中,结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往往分属于不同的部门或单位,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可能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导致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实施。而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时,也可能由

于沟通渠道不畅,无法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对设计意图理解偏差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人员可能对结构设计意图理解不透彻,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例如,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要求的间距和数量进行施工,可能会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

(三)设计变更与施工进度的矛盾

由于各种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施工进度延误和成本增加。例如,设计变更没有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对设计变更的执行不及时,都会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

五、加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协同的策略

(一)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建立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平台,加强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在项目前期,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使设计方案更具可行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及时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设计人员,设计人员应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同时,可以定期召开设计 - 施工协调会议,共同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准确理解设计意图,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例如,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结构设计规范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等。

(三)优化设计变更管理

建立科学合理的设计变更管理流程,明确设计变更的提出、审批、执行等环节的责任和要求。在提出设计变更时,应充分考虑对施工进度和成本的影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变更。同时,要及时将设计变更通知施工单位,并对施工单位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推广信息化技术应用

利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等信息化技术,实现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协同。BIM 技术可以将结构设计信息以三维模型的形式呈现,施工人员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设计意图,同时也便于发现设计中的问题。此外,BIM 技术还可以进行施工进度模拟、成本控制等,为工程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六、结论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合理的结构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而先进的施工技术是实现设计意图的关键。当前,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关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优化设计变更管理和推广信息化技术应用等策略来加强二者的协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协调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提升土木工程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土木工程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未来的土木工程建设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的不断发展,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将更加紧密,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以适应新的工程需求和挑战。

参考文献

[1]沈磊,俞筠.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2]陈皓.关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问题的思考[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00078-00078[2025-07-19].

[3] 张 晓 . 土 木 工 程 结 构 设 计 与 施 工 技 术 关 系 新 思 考 [J]. 户 外 装 备 ,2023(9):115-117.DOI:10.12277/j.issn.1673-9434.2023.09.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