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作者

顾训梅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250132

1 引言

艾滋病(AIDS)是一种传染性比较强的疾病,由于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发生的全身性疾病。AIDS 患者主要是免疫力变差,而且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有较高的发生其他并发症的风险,严重的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及时提供抗病毒治疗。而目前 AIDS 的社会认知度较低,再加上病情复杂,患者存在一定羞耻感,因为担心别人的眼光,以及大众对 HIV 传播方式的认知缺乏和错误,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或者不积极治疗和配合护理的情况,这都影响患者预后。而 AIDS 要想有效控制病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定期复查,甚至终身服药。如果随访期间患者发生一些护理问题,影响到用药依从性,可能阻碍病情控制效果,带来不良后果。基于此,针对 AIDS 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期间的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靠的护理对策,可以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强化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即对此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材料

选择医院皮肤性病门诊于 2022.01-2024.12 期间诊治的艾滋病患者 125例,均给予抗病毒治疗。其中男 95 例,女 30 例,20-75 岁,平均( 51.34±5.75 )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55 例,高中 50 例,大专及以上 20 例;婚姻状况:已婚有配偶 76 例,离异/丧偶 28 例,未婚 21 例;职业:农民/民工 110例,服务行业 5 例,工人 4 例,其他 2 例,无业 4 例。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 P>0.05 。

2.2 方法

患者均于济南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确诊,于皮肤性病门诊随访就诊拿药,均为抗病毒治疗。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的健康宣教,说明 AIDS 的病情知识、用药知识,并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个人信息、文化程度,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等。开始治疗后,第一周护士电话随访患者,了解服药情况,并说明复诊时间,要求患者定期到门诊复诊。经过门诊检查和评估,服药稳定后可以 3 个月复诊一次。每次复诊时,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询问患者用药期间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是否遵医嘱按时用药以及对于病情和药物知识的了解程度等。患者在门诊建档管理,如果到时间未来复诊,责任护士须电话随访询问原因,了解病情变化,督促患者定期复诊等。

2.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随访期间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提出可靠的护理对策。

2.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选择 SPSS 27.0 软件。

3 结果

统计发现,患者存在的常见护理问题主要覆盖两大方面,即心理问题、用药问题,其他问题较少。见表 1。

表 1 AIDS 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期间常见的护理问题分析

4 讨论

目前 AIDS 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一般是选择抗病毒药物来控制病情,配合调整生活行为等,可以避免病情继续进展。但是抗病毒药物需要长期坚持服用,大部分患者是门诊检查后居家服药治疗。而且 AIDS 的社会认知度较差,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情况较多,可能抗拒治疗。这意味着保证患者是否自觉就诊以及服药依从性是确保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也是保证AIDS 治疗效果的核心要素。临床研究显示,治疗依从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学历、焦虑情况、AIDS 基本知识知晓情况、确诊至开始治疗时间、治疗方案(联合用药种类)、用药后不良反应等,都可能对服药依从性带来影响[2]。因为相关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治疗随访期间可能出现一些护理问题,本次研究显示,患者存在的常见护理问题主要覆盖两大方面,即心理问题、用药问题,其他问题较少。

考虑患者护理问题的存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相关问题。因为慢性病以及长期用药的患者越来越多,临床对于治疗依从性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尝试选择不同的手段来提高治疗依从性,均有一定效果。而考虑 AIDS患者的特殊性,提供规律的电话随访护理措施可改善上述问题。运用电话随访方式进行患者服药情况以及病情控制情况的跟踪工作,具有便捷和经济性,更加容易被患者接受,该方法可以将院内护理内容延伸至出院患者居家自我管理中,能够掌握患者各项情况,帮助患者强化自身病情控制效果,督促患者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建立积极乐观心态,提高疾病认知度。在患者就诊时,由患者的责任护士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记录详细的个人信息,特别是联系电话方式,然后形成院外自我护理手册。护士事先学习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对电话随访技巧进行培训与学习,包括电话随访的操作方法、要点、沟通技巧、流程等。在患者离开医院时将院外自我护理手册提供给患者,说明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同时需要做好饮食、运动等生活行为方面的调整,并强调复查时间以及随访时间,告知患者不适随诊。由责任护士在患者离开医院后的 1 周、2 周、1 个月、2 个月时分别进行电话联系,随访时间的设定根据患者就诊时评估的服药依从性情况进行设计,可以随时更改随访频率,保证密切监控患者的用药过程,能够发挥药学指导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熊翠红,刘冬雪,韦海月.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3):14-15.

[2]吴昊,胡艳红.基于 Logistic 回归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4,44(06):827-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