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降低血液透析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效果
杨雯雯
眉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眉山 620000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然而,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会导致患者血液丢失,增加感染风险,还可能缩短内瘘的使用寿命,影响透析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降低血液透析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3 月收治的 90 例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标准:① 确诊为终末期肾病,需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 ② 使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 ③ 意识清楚,能配合研究; ④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 ② 内瘘功能不良或近期有内瘘手术史;③ 对护理措施过敏; ④ 中途退出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45 )和观察组( n=45 )。对照组年龄( 52.3±6.8 )岁,观察组年龄( 53.1±7.2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透析前向患者介绍透析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导患者保持内瘘侧肢体清洁;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内瘘情况;透析后按压穿刺点 15-20 分钟,并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穿刺前评估:详细评估患者的血管条件,包括血管的粗细、弹性、走向等,根据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穿刺方法。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采用绳梯式穿刺法,避免反复定点穿刺。
(2)穿刺技术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技术培训,提高穿刺成功率。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穿刺的角度、深度和力度,争取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穿刺针,避免针头移动。
(3)透析中护理:加强透析过程中的巡视,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情况。若发现穿刺点有渗血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如调整穿刺针位置、局部压迫等。同时,注意保持透析管路的通畅,避免管路受压、扭曲。
(4)透析后护理:透析结束后,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管情况,合理调整按压时间和力度。一般按压时间为 20-30 分钟,对于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按压时,确保压力均匀,覆盖穿刺点及血管壁进针处。按压后,检查穿刺点有无渗血,如有渗血,继续按压直至止血。
(5)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动静脉内瘘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正确保护内瘘,如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提重物、测量血压等。告知患者穿刺点渗血的常见原因和处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1)穿刺点渗血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穿刺点渗血的发生例数,计算穿刺点渗血发生率。
(2)护理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透析结束后进行调查。调查表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水平、健康教育效果等方面,共 10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 1-5 分评分法,总分 10-50 分。得分
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根据得分将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 ≥40 分)、基本满意(30-39 分)、不满意( <30 分)。护理满意度
(满意例数 ⋅+ 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 ×100%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 两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比较[n (% )]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2。
表 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三、讨论
血液透析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血管条件、穿刺技术、透析过程中的护理等[2]。针对性护理通过穿刺前评估、穿刺技术培训、透析中密切观察和透析后合理按压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3]。在穿刺前评估中,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穿刺方法,避免了反复定点穿刺对血管的损伤。穿刺技术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因穿刺失败导致的渗血( P<0.05 )。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穿刺点渗血迹象,防止渗血加重。透析后合理调整按压时间和力度,确保穿刺点充分止血。
针对性护理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增强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同时,针对性护理的实施体现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心和关爱,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P<0.05 )。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中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詹文焕,顾育红.针对性护理对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 穿刺处渗血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4,29(06):730-732.
[2] 孙佳佳.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2):174-175.
[3] 陈凤华,谭妙红.对接受动静脉内瘘钝针原点穿刺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2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