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等保 2.0 的智慧城管平台网络安全研究

作者

赵刚

天行健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1 网络安全概述

1.1 网络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和其中的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盗窃、损坏、修改或披露的一系列技术和实践。它旨在维护网络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并确保信息资产的安全。网络安全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支持信息的自由流通和资源的共享,而不会遭受内部或外部的威胁。在现有的网络安全架构中,尽管有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等安全设备,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绝大多数设备按照“等保 1.0”标准,都是被动防御;第二,缺少安全管理中心,对安全设备的管理以及使用,对于网络安全事件,没有未雨绸缪进行主动防御,忽视了对智慧城管平台的网络安全建设。因此,需要针对智慧城管平台构建完备的网络信息安全拓扑图,确保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的每个环节都符合三级等保的要求,并适应各单位的实际应用情况。

1.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实施,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等级保护 2.0 规则公布之后,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基本防护框架从政策到标准层面都迈入了 2.0 时代[9-10]。这为今后的网络安全工作打下了基础,明确了目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1.0 体系主要围绕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病毒等被动防御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2.0 体系则转变为感知预警、动态防护检测和应急响应等主动防御体系。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标准确定保护对象的等级,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安全保护等级,随着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进入 2.0 时代,网络安全技术体系经历了重大变革,安全思维同样实现了飞跃性发展,特别是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中表现尤为显著。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2.0 标准的安全防护等级要求,等保一级、二级的防护要求很难达到安全防护需求,绝大多数平台基本上都是按照等级保护三级要求进行建设。由于等级保护四级、五级的防护偏向于涉密系统的建设范围,属于敏感信息系统建设,

2 智慧城管平台面临的安全风险

2.1 主机与终端风险

计算机终端,作为智慧城管平台工作人员处理业务的核心工具,因其分散性、常被忽视和安全措施不足等特点,已成为信息安全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它不仅容易受到攻击和破坏,还可能成为网络安全风险传播的媒介,例如病毒侵袭和系统自身的安全漏洞等。因此,需要根据终端的特点制定安全防护方案。

2.2 应用安全风险

智慧城管平台的应用安全涉及确保软件应用程序在设计、开发、部署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以保护数据、代码和用户免受恶意攻击和意外泄露的风险。例如,假冒身份入侵、对行为的抵赖和非授权的访问行为等,应用系统的安全风险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的安全。

2.3 数据安全风险

智慧城管平台的信息都是以数据文件的方式存储在系统中,而信息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数据的存储、使用的保护措施上。对于数据而言,其面临的安全威胁主要表现在异常情况(自然灾害、存储介质损坏)和数据存储的安全性。此外,由于智慧城管平台汇集了大量的个人数据、城市运行数据等敏感信息,数据在云端的存储、传输过程中存在被非法访问、窃取的风险,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或城市重要数据外泄。

3 基于等保 2.0 的智慧城管平台安全体系建设

3.1 智慧城管网络安全的建设原则

智慧城管平台的信息系统部署主要分为互联网区和电子政务外网区,其中,互联网区部署的应用主要实现面向相关行业信息系统的日常信息上报、采集、查询,通过部署服务器实现面向互联网的数据采集和 Web 访问代理,同时通过安全隔离网关实现与电子政务外网区的数据同步,在保证正常业务运营的同时实现与电子政务外网区的安全隔离。以下展示了基于数字化建设的智慧城管系统架构。

3.2 技术层面

由于智慧城管平台的构建需要技术的支撑,本文着重在技术层面的等保 2.0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是结合业界成熟的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理论,并按照“一个中心,三重防御”的思路,从安全管理、区域边界、计算环境和通信网络四个方面构建了有效可行的方案。具体而言,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三大领域,提出一系列安全、可靠的措施,旨在为智慧城管系统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体系。

3.3 管理层面

(1)制定完备的网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网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约束管理人员的规范性操作内容,应当制定并执行严格的信息安全政策、数据保护政策、网络安全策略和应急响应计划。智慧城管平台管辖的计算机机房使用规范、病毒检查、系统紧急情况处理与预案以及系统定期维护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此外,管理者能够随时了解城市管理的运行状态、掌握安全隐患,并与智慧城管平台相关的第三方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进行安全评估,确保系统符合最新的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做到防患于未然。

(2)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责任体系

智慧城管平台的负责人员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责任体系,一旦出现信息安全问题,可以根据该体系迅速定位责任人,以实现问题的追溯和及时有效地处理与解决。另外,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识别并防范社会工程学、钓鱼攻击等威胁。

(3)网络安全建设管理

在综合防护措施方面,确保智慧城管平台的运营符合国家及地区的数据保护法规,如 GDPR、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进行定期的合规性审计。

(4)安全应急响应计划

应当建立详细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安全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和后续的改进措施,确保快速有效地应对安全事件。

综上所述,本文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采取不同措施,使智慧城管平台能够构建一套全面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城市管理和运营的安全、稳定与高效。

4 结束语

针对互联网上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本文将智慧城管平台的安全建设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2.0 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等保 2.0 的智慧城管平台安全体系架构。该体系架构从技术和管理两个维度出发,为智慧城管平台的安全建设提供了全面支持。它依据等保 2.0 标准的“一个中心三重防护”框架,通过在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和安全通信网络中引入安全审计、数据加密和可信验证等机制,不仅有效增强了智慧城管平台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能力,还为智慧城管平台的网络安全保障和信息化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双,高爱强.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平台顶层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24(11):112-114.

[2]郑武积,李灵,周心宁,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设计研究[J].中国信息化,2023(04): 61-62+54 .

[3]徐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从 1.0 到 2.0[J].保密工作,2021(07):63-64.

[4]李炯彬.基于等级保护 2.0 标准体系的智慧城市网络安全建设与研究[J].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21(02):26-29.

[5]李晓明.基于等级保护 2.0 标准的电子政务云平台网络安全架构探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2(08):73-76.

[6]胡鹏,王晖.基于等级保护 2.0 的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设计思路[J].办公自动化,2021,26(0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