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技工教育焊接专业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赵文奇
陕西能源技工学校 陕西韩城 715400
引言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焊接技术作为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焊接技术人才的培养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技工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培养。这种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工业对焊接技术人才的高标准要求。因此,探索将工匠精神融入技工教育焊接专业教学的实践,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革新,更是对焊接技术人才培养路径的重新定位。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焊接技术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探讨工匠精神在技工教育焊接专业教学中的融入策略,以期为培养具备高超技艺和良好职业素养的焊接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焊接技术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焊接技术教育面临着诸多现状与挑战。随着工业 4.0 时代的到来,焊接技术日新月异,自动化、智能化焊接设备不断涌现,这对焊接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许多焊接专业教育机构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导致学生所学与实际需求脱节。一项针对焊接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显示,超过 60% 的学生反映,在校期间所学的焊接技术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焊接技术教育还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焊接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然而,现实中许多焊接专业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由于焊接工作环境艰苦,许多年轻人不愿从事焊接工作,导致焊接专业教师人才短缺,进一步加剧了焊接技术教育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需要深刻反思焊接技术教育的现状,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2 工匠精神融入技工教育焊接专业教学的创新实践
2.1 课程体系的工匠精神渗透
在课程体系的工匠精神渗透方面,我们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实践。首先,教师需要对现有焊接专业课程进行全面梳理,将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精益求精、专注敬业、创新创造等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例如,在《焊接工艺学》课程中,不仅讲解焊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还需要引入国内外焊接大师的工作案例,通过分析他们如何在平凡的工作中追求卓越、不断创新,引导学生理解工匠精神的实质。为了强化工匠精神在课程体系中的渗透,可以增设《焊接工匠精神与实践》选修课程,该课程采用项目式学习模式,学生需分组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焊接任务,从设计、选材、加工到检验,全程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焊接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专注和耐心,如何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此外,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一系列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实训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将走进企业车间,与一线工匠并肩作战,亲身体验从图纸到成品的完整制造流程。企业导师不仅传授专业技能,更注重传授工匠精神,如“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工作理念、“持续改进,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等。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为他们未来的职
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实践教学中的工匠培养
在焊接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关键环节。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焊接技术的基本技能,更能在实践中领悟工匠精神的精髓。例如,在进行金属构件的焊接练习时,学生需要细致观察焊缝的形态,不断调整焊接参数,以达到最佳的焊接效果。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同时,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会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修复复杂结构的焊接缺陷,要求学生耐心钻研,反复尝试,直到问题得到解决。这种面对困难不退缩、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学院还引入了“师徒制”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新生结成师徒关系,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将自己在焊接领域的精湛技艺和工匠精神传承给下一代。
2.3 校企合作中的工匠文化熏陶
在校企合作中,工匠文化的熏陶成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先进的焊接技术和设备,还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感受到企业对工匠精神的崇尚和实践。例如,学生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与经验丰富的工匠并肩作战,亲身体验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在这些项目中,学生不仅学习到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观察工匠们对工作的严谨态度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此外,企业还会定期举办工匠文化讲座和交流活动,邀请行业内的资深工匠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还激发了他们对焊接事业的热爱和对工匠精神的认同。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入实施,学生得以在工匠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为将来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焊接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在技工教育焊接专业教学中的融入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更是对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深度挖掘。通过课程体系的渗透、实践教学的培养以及校企合作的熏陶,成功地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了技工教育焊接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更塑造了他们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随着工匠精神在技工教育中的不断深化,焊接专业的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王建峰,占小红,李斌斌,常树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激光焊接技术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5,(04);87-92+96 .
[2]舒裕.弘扬工匠精神,做优秀的技术工人[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24,(02):42-45.
[3]宋丽平,杨新华,高章虎,孙登科.数字化背景下智能焊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焊接技术,2023,52(12):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