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理念指导的康复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吴燕珊 孔婷婷(通讯作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东广州 510000
COPD 是基于遗传、支气管哮喘、低体重指数等因素所致的肺部疾病,此外,吸烟、空气污染也会增加 COPD 的发病风险,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为典型特征,随着病情加重,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肺癌等相关并发症,造成生活质量持续下降[1]。急性发作期时需要及时给予呼吸支持,以及祛痰、抗感染治疗,最大程度缓解临床症状。病情稳定期需合理实施呼吸肌锻炼,以有效改善呼吸功能。而 KAP 理念指导下的康复护理模式较常规护理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个体化的宣教、信心重建及系统性的康复运动指导,能够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康复观念,有效增强康复参与度,对加速康复进程和提高生活质量十分有益。为进一步探究该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本文特对此展开详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 60 例 COPD 患者,其中,男、女各 37、23 例,年龄 43~78( 56.42±11.12 )岁。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P>0.05⨀ 。
纳入标准: ①FEV1/FVC<70% ; ② 存在气短、胸闷、喘息症状; ③ 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① 哮喘; ② 支气管扩张; ③ 肺结核。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1)生活护理:保持病房空气流通,为患者提供干净、温湿度适宜的医疗环境,减少呼吸道刺激。(2)呼吸道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如深呼吸和用力咳嗽。如不能够自行咳出,应采用胸部叩击和体位引流的方法帮助痰液排出。以及遵医嘱应用祛痰药物或雾化吸入治疗。(3)饮食指导:多增加高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物,及时补充能量;限制碳水化合物,以免增加呼吸负担;多喝温水,帮助稀释痰液,缓解呼吸道堵塞;控制好饮食量,避免增加心肺负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呼吸道症状。(4)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按时服用支气管扩张剂、茶碱类、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并注意观察用药后有无恶心、呕吐等副反应,如遇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5)心理护理:协助家属共同做好患者的精神支持,多讲述临床相关积极案例,增加其康复信心。
观察组(基于 KAP 理念指导的康复护理):(1)知识普及:根据患者年龄制定个体化的健康知识宣教,如健康手册、微信群知识分享等,向其传授 COPD的高危因素、治疗手段、康复内容,以及依据个人病情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帮助患者逐步建立正确的康复观念。(2)信念培养:护理操作间隙注意洞察患者的心理波动变化,给予适宜的心理疏导,如榜样法、音乐疗法等,促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康复锻炼对肺功能的积极影响,以此增加自身坚持锻炼的动力。(3)行为实践:与主治医师、患者及家属共同协商,并拟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如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放松肩膀,慢慢吸气,扩张腹部,再缓慢呼气;缩唇呼吸:呼吸困难时缓慢吸气,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的形状,缓慢呼气)、有氧运动(散步、慢跑)和肌肉锻炼(上下肢锻炼)。运动期间注意合理控制运动强度、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过程,采用相应的量表综合评估其康复进度,及时调整和优化康复方案,务必保障康复运动的有效实施。(4)家庭支持:嘱咐家属在日常当中做好患者的行为监管者,如及时戒烟;从事职业粉尘/化学物质工作者需做好自我防护;加强营养,保持营养均衡;主动做呼吸操、呼吸功能锻炼;定期随诊,监测肺功能恢复情况,便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GQOLI-74 量表):每项满分 100 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 SPSS22.0 统计学软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生活质量观察组 GQOLI-74 评分比对照组高 P<0.05 ,如表 1
表 1 GQOLI-74 评分( n=30 ,
,分)

3 讨 论
COPD 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会对患者多个系统造成危害。肺部的慢性炎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长期缺氧,可造成肌肉组织供氧不足,致使肌肉强度和耐力降低;有吸烟史、活动量过少、营养不良和炎症水平过高的患者容易导致骨质疏松;长期服药和呼吸困难相关症状会造成精神和睡眠方面的障碍。以上问题均会对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控制病情进展,应对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积极应用氧疗,并注意调节好吸氧浓度,最大程度避免二氧化碳潴留。抢救期间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定时复查动脉血气,确保治疗的有效性。病情稳定后应逐渐增加康复运动,能够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并发症和住院次数。尤其是系统化、持续性的呼吸功能锻炼,可从根本上减少 COPD 的感染风险,降低急性加重的次数,延缓病程进展。以及重视营养支持,能够帮助维持呼吸肌肉的功能和结构,进一步增强呼吸效率,有效减轻呼吸肌的负担,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
临床关于 COPD 康复护理的研究较多,均表明在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通气功能及缓解呼吸困难和呼吸急促症状方面可发挥关键性作用。吴萍[2]研究认为,与常规护理相比,肺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肺功能(FVC、 FEV1 )、呼吸功能(mMRC 量表)、生活质量(SGRQ 量表)及护理满意度( 96.67% vs 73.33% )。由此证实康复指导在 COPD 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朱巧梅[3]则认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的运动康复护理更利于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和治疗依从性。也有学者提出了 KAP 与呼吸功能锻炼相结合的护理模式,韩慧娟[4]认为,基于 KAP 下的个体化宣教和运动指导,更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对日常生活能力具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经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所应用的护理模式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获得了显著成效。与翟婧婧[5]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充分表明以 KAP 理念为核心所实施的康复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标准化、精细化的医疗服务,促使康复过程更加全面化、个体化,最终实现了良好的护理结局。首先,KAP 理念较为重视对患者及家属的知识普及,从而对存在错误观念的患者加以正确引导;第二阶段是基于信念方面的培养,帮助患者增加康复信心;第三阶段是整个护理方案的重心,是依据患者病情拟定的针对性的康复运动细则,全力保障了呼吸功能锻炼的有效实施;最后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一定的精神支持,包括日常生活管理和定期随诊,为患者早日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基于 KAP 理念指导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效果确切,值得呼吸科借鉴及推广。
参考文献:
[1]薛战. 慢阻肺康复护理自我管理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2):271-273.
[2]吴萍. 肺康复护理干预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4,35(16):2515-2517.
[3]朱巧梅. 基于 IMB 的运动康复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2023,36(3):724-727.
[4]韩慧娟,王雪艳,殷书莉. KAP 模式健康教育联合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对COPD 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7):24-27.
[5]翟婧婧,樊笛. 知信行理念指导的康复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生命科学仪器,2023,21(z1):455,458.
姓名(出生年、性别):吴燕珊,1994 年,女,籍贯:广东,学历:本科,专业: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