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下地方节庆活动传播策略探析
马翠萍
弥渡县融媒体中心
1 整合媒体资源实现多元传播
1.1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协同发力
的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在当地受众中拥有稳定的用户群体。在传播地方节庆活动时,电视可通过专题报道、现场直播等形式,生动展示节庆活动的精彩瞬间,如正月十五密祉元宵灯会的盛大游行场景。报纸则能以深度报道的方式,挖掘节庆活动的历史文化内涵,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新兴媒体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微信公众号可发布节庆活动的预告、精彩回顾等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用户关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则能以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快速传播节庆活动的亮点,吸引更多年轻受众。七彩云作为综合性的媒体平台,可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实现节庆活动的全方位传播。
1.2 跨平台联动扩大传播范围
各媒体平台应打破壁垒,实现跨平台联动。例如,在正月十五铁柱踏歌会期间,电视可进行现场直播,同时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同步推送直播链接,引导用户观看。新浪微博可发起相关话题讨论,吸引网友参与互动,扩大话题热度。今日头条可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精准推送节庆活动相关信息,提高传播的针对性。通过跨平台联动,形成传播合力,扩大地方节庆活动的传播范围,提升其影响力。
2 精准定位受众满足多元需求
2.1 分析受众特征进行内容定制
不同年龄、性别、地域的受众对地方节庆活动的关注点和需求存在差异。应通过数据分析等手段,深入了解受众特征。对于老年受众,他们可能更关注节庆活动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可推出相关专题报道,满足他们的需求。年轻受众则更倾向于通过短视频、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信息,对节庆活动的娱乐性和互动性要求较高。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可制作有趣、新颖的内容,吸引年轻受众参与。
2.2 针对不同受众开展差异化传播
根据受众特征,开展差异化传播策略。对于本地受众,可重点传播节庆活动的本地特色和参与方式,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参与感。例如,在新农乐·上马台彝族文化季期间,通过本地媒体平台发布活动地点、交通指南等信息,方便本地居民参与。对于外地受众,可突出节庆活动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吸引他们前来旅游观光。可通过旅游类媒体平台、在线旅游网站等渠道,发布节庆活动的精彩图片和视频,介绍当地的旅游资源和特色美食,激发外地受众的兴趣。
3 打造特色内容增强传播吸引力
3.1 挖掘节庆活动文化内涵
地方节庆活动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弥渡县的密祉元宵灯会、铁柱踏歌会等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融媒体中心应深入挖掘这些文化内涵,通过专题报道、纪录片等形式进行呈现。例如,制作关于密祉元宵灯会起源和发展的纪录片,讲述灯会背后的故事,让受众更好地了解这一传统节庆活动的文化意义。
3.2 创新内容表现形式
在传播地方节庆活动时,应注重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除了传统的文字、图片报道外,还可运用动画、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的传播体验。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铁柱踏歌会的热闹场景。同时,可制作有趣的互动内容,如线上猜灯谜、民俗知识问答等,增加受众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4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受众参与度
4.1 建立互动平台促进交流
应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主流平台完善互动功能,确保留言区开放且管理及时。安排专人审核并回复受众评论,形成有效对话,避免出现“单向发布、无人回应”的情况。在节庆活动期间,如新农乐·上马台彝族文化季,可在微信推文末尾设置问题引导,例如“您印象最深的彝族歌舞是哪一支?”鼓励用户留言分享。在抖音视频中使用弹幕互动功能,实时收集观众反馈。同时,在微博创建专属话题标签,如#我在弥渡过彝年#,鼓励网友上传活动现场照片、短视频,并对优质内容进行转发推荐。通过后台数据分析用户活跃时段与关注焦点,优化发布内容和互动策略。定期整理典型留言或用户故事,在后续报道中予以呈现,让受众感受到参与价值,增强归属感。
4.2 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
弥渡县可结合节庆活动特点设计可参与性强的互动项目。以密祉元宵灯会为例,提前在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平台发布线上灯谜竞猜活动,每日更新三道灯谜,参与者通过留言或私信提交答案,答对者可获得现场兑换的纪念品券。活动期间,在灯会入口处设立“融媒体互动打卡点”,配备工作人员指导游客扫描二维码参与线上互动,并拍摄短视频上传至平台。现场设置民俗体验区,如剪纸、花灯制作,参与者完成作品后可上传至指定话题参与评选。线上报名系统提前一周开放,统计参与人数并发送电子邀请函,提升组织效率。活动结束后,将优秀作品和精彩瞬间剪辑成短视频发布,延续热度。通过线上预热、线下体验、线上二次传播的闭环模式,提升受众参与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5 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传播影响力
5.1 塑造地方节庆活动品牌
弥渡县应为每个重点节庆活动建立完整的品牌形象体系。以密祉元宵灯会为例,组织专业设计团队创作专属视觉标识,包括 LOGO、主视觉海报、色彩系统和字体规范,并在所有宣传物料中统一使用。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吉祥物形象,如结合花灯元素的“灯娃”,用于线上线下推广。制定简洁有力的宣传口号,如“密祉灯会,点亮千年乡愁”,在电视、广播、户外广告和新媒体中反复呈现。为节庆活动建立独立页面或小程序,集中展示历史渊源、活动安排、交通指南等信息。规范主持人和记者出镜时的着装与话术,强化品牌一致性。在周边县市交通枢纽投放灯会广告,扩大辐射范围。通过系统化的品牌包装,使节庆活动脱离“临时性活动”定位,逐步形成可识别、可记忆、可传播的文化符号。
5.2 持续传播提升品牌知名度
需制定年度节庆传播日历,明确各节庆活动的预热、高潮和延续阶段宣传节奏。以密祉元宵灯会为例,提前两个月启动传播,每月发布一篇深度报道,内容涵盖灯会历史、传承人故事、筹备进展等。节前两周加大推送频率,结合天气、交通、美食等实用信息吸引关注。节后一周内发布活动回顾专题,汇总精彩瞬间和群众反馈。建立媒体合作机制,主动向大理州级媒体、云南广播电视台和旅游类自媒体提供新闻通稿和高清素材,争取外部曝光。与本地旅行社、民宿协会联动,将节庆信息嵌入旅游线路推荐。在非节庆期也不中断传播,如春节期间推出“灯会背后的手艺人”系列短视频,保持话题热度。定期分析各平台传播数据,调整内容形式和投放策略,确保品牌影响力逐年积累。
结束语: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应充分利用现有媒体平台,通过整合资源、精准定位受众、打造特色内容、加强互动交流和强化品牌建设等策略,提升地方节庆活动的传播效果。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还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通过有效的传播策略,让更多人了解弥渡县的地方节庆活动,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为地方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栗美霞. 特色节庆活动,凸显山西农文旅融合新魅力[N]. 山西经济日报,2025-08-20(001).
[2]王贝贝.设计节庆活动,强化幼儿家乡归属感[J].留学,2025,(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