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慢性心衰并发慢性肾衰急性加重1例

作者

周彤彤 王花花 王莉

兰州新区惠康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 甘肃省中医院治未病科 甘肃兰州 730300

1 例54 岁男性患者,因“咳痰、气喘半年伴双下肢水肿 2 月,加重1 周”,入院,经检查诊断为休克、慢性心衰、慢性肾衰、心源性肝硬化等。经过扩溶、抗感染、利尿、改善心、肾功能后,患者心衰纠正、肾功能正常。讨论了慢性心衰与慢性肾衰之间的关系及其治疗,特别强调了不同药物使用的时机。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4 岁,自诉于半年出现咳嗽、咳痰,并伴活动耐量下降,某医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心病;高血压病。2 月前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活动受限,诊断为:慢性心衰、肺心脏病、肝功能不全、肾衰、高血压病。住院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10 天前,上述症状再现,夜间不能平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治疗后症状缓解,在家口服呋塞米片、限水,开始有效,后效果减弱,改为肌肉注射,入院前 1 天,出现无尿,故来我院。室检查显示白细胞数目 11.1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6.2%。白蛋白 33.97g/l ,尿酸607.92umol/L,肌酐 158.58umol/L。尿常规隐血+,蛋白质+2。尿微量白蛋白 599.65mg/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前壁心肌梗塞、陈旧性的中隔心肌梗塞、双房增大、电轴右偏。超声示肝回声增强,肝静脉增宽,淤血肝、门静脉增宽、肾脏弥漫性病变、腹腔积液。胸片显示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改变、心影增大、主动脉硬化、肺动脉高压征象。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口服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查体:心率 116 次/分,血压96/70mmHg,端坐位,颜面浮肿、发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重度水肿。休克指数1.28,计算得肾小球滤过率36.82ml/min/1.73m2。诊断为休克、慢性心衰、慢性肾衰、心源性肝硬化等。给予扩溶、抗感染治疗,经补液后,血压升高至 110/70mmHg,仍无尿,给予呋塞米20mg 静推,1 小时后仍无尿,予呋塞米100mg 静滴,30 分钟后排尿50ml,继续给予抗感染、利尿、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微循环治疗。第3 天,24 小时尿量达到2400ml,血压为110/70mmHg,给予达格列净片、非奈利酮片、地高辛口服。治疗4 天,测血压120/70mmHg,心率97 次/分,24 小时尿量约1300ml,心慌气短、腹胀缓解。休克指数 0.5。血常规正常,白蛋白 29. 21g/L ,尿酸 511.71umol/L,肌酐 101.61umol/L。尿常规隐血-,蛋白质+-。尿微量白蛋白 211.32mg/L。肾小球滤过率 57.25ml/min/1.73m2。停用抗菌素、呋塞米,给予托拉塞米 20mg,口服、1 次/日。继续其它药物治疗,血压升高到180/110mmHg,给予替米沙坦、氨氯地平5mg,口服,血压维持在 130/86mmHg。第 16天,白蛋白 35.55g/L,肌酐 63.71umol/L。心率 86 次/分,肾小球滤过率91.98ml/min/1.73m2。心衰纠正、肾功能正常,出院治疗。

2 讨论

慢性心衰与慢性肾衰的关系密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1.慢性肾衰并发慢性心衰:(1)肾性贫血:长期贫血会引起贫血性心脏病。(2)长期少尿,持续性血容量增加引起心脏后负荷增加。(3)肾性高血压,引起心脏前负荷增加,在上述一种或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慢性心衰。治疗包括:扩血管、降血压、利尿、改善贫血和肾功能。在选择降压药物上,肌酐<300umol/L 时使用ACEI或ARB;肌酐>300umol/L 使用钙离子受体阻滞剂,尽可能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

2.慢性肾衰并发急性心衰:在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及长期尿量减少的情况下,如果再出现(1)液体输入过多;(2)心肌损害药物;(3)感染。一种或多种因素的作用下,病情迅速恶化,会出现急性心衰。

3.慢性心衰并发急性肾衰:(1)慢性心衰患者在病程中发生感染、过度利尿、过度限水,造成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甚至休克。(2)使用肾损害药物直接导致肾脏损害。(3)严重感染引起感染性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血压恢复正常时使用扩血管药物。在血容量不足、血压未恢复正常时,切忌使用利尿剂。

4.慢性心衰并发慢性肾衰:(1)肾脏持续性缺血造成肾皮质纤维化,最后出现肾损害。(2)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造成肾损害。如果再遇到感染、过度利尿、饮水量不足,可使肾功能急剧恶化,甚至出现无尿。该患者就属于这种情况,患者在慢性心衰的基础上,患者过度使用利尿剂、限水,导致血容量不足,发生休克,造成患者肾损伤急性加重,在扩容、抗感染、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 II型受体阻滞剂的基础上加用了达格列净和非奈利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格列净(2)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抑制剂,通过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肾小球内压,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既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又可改善心衰,还兼具降低血压的作用。非奈利酮(3)通过抑制醛固酮受体,抑制肾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为肾脏提供了直接而有效的保护。慢性心衰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过度而激活,导致心衰恶化。血管紧张素II 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肾动脉收缩、肾皮质血流减少,在慢性心衰、慢性肾衰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5)。血管紧张素 II 型受体阻滞剂阻断了由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介导的上述病理反应从而发挥其心血管和肾保护作用(5)。联合用药可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下降36%。非奈利酮与血管紧张素II 型受体阻滞剂合用时,有升高钾的风险,应监测血钾,血清钾>5.5mmol/L,需暂停此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心肾综合征诊疗的临床实践指南(2023 版),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46):3705-3759.

2.Roberto inutolo, ilvio orrelli, ndrea mbrosini, t l. fficacy nd afety of apagliflozin

in patients with ckd:Real world experience in 93 italian renal clinics. Clinical Kidney Journal,

2024, sfae396. doi:10.1093/ckj/sfae3963.LI -H, UN -J, ANG , t l. inerenone lleviates ver-Activation f omplement 5a-C5aR1

Axis of Macrophages by Regulating G Protein Subunit Alpha i2 to lmprove Diabetic

Nephropathy[J].Cells,2025,14(5):337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应用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97-1045.王宏宇,胡大一.血管紧张素II 受体1 拮抗剂及其心血管保护效应[J].中国医刊,2005,40(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