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心高血压患者早期筛查中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周雨萌
西昌川投医院体检中心 615000
高血压是全球高发的慢性疾病,可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威胁健康。早期筛查是防控关键,体检中心是重要阵地。但筛查后患者常因认知不足、依从性差导致血压控制不佳。护理干预可通过系统化指导改善这一现状[1]。本研究旨在探究体检中心高血压早期筛查中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4 年1-6 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时早期筛查出的200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100 例。对照组中,男 58 例,女 42 例;年龄 35-72 岁,平均( 53.6±8.2 )岁;病程 1-5 年,平均( 2.8±1.1 )年。观察组中,男 56 例,女 44 例;年龄 36-73 岁,平均( 54.1±7.9 )岁;病程 1-6 年,平均 ⋅2.9±1.2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首次确诊或未规律治疗;意识清晰,能配合研究;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合并严重心、脑、肾等脏器功能衰竭;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无法完成随访。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在患者体检确诊后,由护士进行一次性健康宣教,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危害、饮食注意事项(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及定期监测血压的重要性等,发放高血压防治宣传手册,告知患者若有不适及时就医,未进行后续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干预周期为 6 个月,具体措施如下:(1)个性化健康宣教: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制定宣教方案。对文化程度低的患者,采用图文并茂的宣传画、视频动画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对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提供专业的高血压防治书籍、学术文章等资料。组织高血压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授课,内容包括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并发症预防、用药指导等,讲座后进行互动答疑。(2)饮食干预:评估患者饮食习惯,结合其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计算每日适宜热量摄入,控制钠盐摄入量在 5g/d 以内,减少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每周通过电话或微信了解患者饮食执行情况,及时调整饮食计划,每月进行 1 次家庭访视,检查厨房食材和饮食记录。(3)运动干预: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和有无并发症,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年轻且体质好的患者,推荐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中强度有氧运动,每次 30-60 分钟,每周 3-5 次;老年或体质较弱的患者,推荐散步、太极拳、广场舞等低强度运动,每次 20-30 分钟,每周 3-4 次。为患者发放运动记录表,要求记录运动时间、强度和感受,护士每周检查记录并给予指导。(4)心理干预:定期与患者沟通,评估其心理状态。对存在焦虑、紧张等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采用倾听、安慰、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压力。组织患者参加高血压病友交流会,让患者分享经验和感受,相互支持和鼓励,增强治疗信心。(5)血压监测指导:教会患者正确使用电子血压计,指导其每天固定时间(如早晨起床后、晚上睡前)测量血压并记录,每周将血压记录反馈给护士。护士根据血压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干预方案,必要时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血压水平: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 6 个月后,采用同一台电子血压计,在患者安静休息 15 分钟后,测量坐位右上臂血压,连续测量 3 次,取平均值,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以[n (%) ]表示,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干预 6 个月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x s,mmHg)

3 讨论
体检中心作为健康体检的重要场所,是高血压早期筛查的重要阵地,通过对体检人群进行血压检测,可及时发现早期高血压患者。然而,单纯的筛查并不能有效控制血压,需要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方式和治疗依从性[2]。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 6 个月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说明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更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这是因为观察组采用的个性化护理干预从饮食、运动等多方面进行干预,饮食干预控制了钠盐和脂肪摄入,减少了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运动干预增强了患者的心血管功能,促进了血压下降[3]。而对照组仅进行一次性健康指导,患者缺乏持续的监督和指导,难以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压控制效果欠佳。
综上所述,在体检中心高血压患者早期筛查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静,雷淑林,杨丽平.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体检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4,51(5):1635-1638.
[2]俞晓芳.高血压高危体检人群实施微信小程序为基础的健康追踪护理平台干预的影响[J].心血管 病防治知识,2024,14(4):91-93,97.
[3]关荣,郭艳芳."互联网+健康管理"护理模式对体检中心高血压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J].现代养生,2023,23(7):5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