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无人机航拍与 5G+AI 融合在广播电视户外新闻直播中的技术应用与安全管理策略
刘士辉
石河子融媒体中心 石河子 832000
一、引言
无人机航拍凭借其独到的视野和便捷的拍摄手法,与 5G 技术的高速稳定数据传输以及 AI 技术的强化内容处理与分析能力相结合,显著提升户外新闻报道的呈现效果和传播力。但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也伴随着诸多安全隐患,如何在发挥技术效能的同时确保直播环节的安全性,已然成为广播电视行业亟需攻克的关键难题。
二、低空无人机航拍与 5G+AI 融合技术概述
(一)低空无人机航拍技术特点
无人机低空航拍具有极高的机动性,能在山区、湖泊、闹市区等各类复杂的户外场景快速准确地抵达拍摄点,轻松地完成普通摄像机较难达成的拍摄视点。无人机具备垂直起降等特点,不需要特定的起降场地,操作便捷,又可以应对新闻现场突发问题,作出迅速反应。
(二)技术融合的协同效应
依托 5G 超高速传输技术,无人机所获取的大量图像数据实时传输至后台,人工智能对数据实时快速计算分析,为新闻直播提供精准、生动的内容。这一有机结合可使广播电视新闻直播实现流程上的智能化和高效化,也就是从直播所用材料的采集、传送、处理分析的智能化高效化,大幅度提高广播电视新闻户外直播的播出品质,让观众获得崭新视觉体验。
三、在广播电视户外新闻直播中的技术应用
(一)提供独特的直播视角
在重大运动赛事的报道中,无人机可从高空进行全景视角全景式展示场地场景,清晰呈现运动员分布与布阵情况,记录城市发展或大型活动的进程,用广角镜头拍摄展现城市、赛场全貌,制作恢弘画面,增强新闻感染力与吸引力。独特视角能体现新闻事件整体背景与体量,让受众获取更全面深刻的新闻信息,提升新闻报道的立体性。
(二)增强直播的实时性与现场感
借助 5G 网络低延迟的特性,无人机采集的影像资料可实时传输至转播端,让观众仿佛置身现场,可以更早获取最新信息。人工智能技术能实时分析视频内容并自动添加标签,如自然灾害事件报道中标记受灾区域、救援队位置;还可助力无人机自主跟踪拍摄,如马拉松直播中,自主跟随领先选手进行拍摄,持续呈现精彩瞬间,强化直播的现场感和代入感。
(三)提升内容制作效率
无人机高效采集大量数据后,经 5G 快速传输至编导团队,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智能筛选并完成初步编辑。编辑人员基于人工智能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第二次编辑,大幅缩短新闻生产耗时,尤其适用于突发新闻,满足受众对实时性的需求。此外,AI 可结合直播历史、回放记录及用户互动,为编辑组提供内容制作建议,优化编辑环节。
四、面临的安全风险
(一)无人机飞行安全风险
户外场景下,无人机飞行安全面临多重威胁:一是大风、暴雨、大雾等极端天气影响飞行稳定性,易致其失控坠毁;二是城市等人员密集区域,无人机易与建筑物、电塔碰撞,损害设备并危害区域安全;三是电子元件易受电磁波干扰出现故障,影响操控系统,威胁空中飞行稳定性,例如大型活动中周边电子设备的电磁信号会干扰无人机正常飞行[1]。
(二)数据传输安全风险
5G 数据传输虽然具备高速传输特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被不法分子入侵、盗取或恶意修改的潜在威胁。网络攻击者可能利用专业技术手段截获无人机与地面基站间的通信信道,从而获取机密资料,包括新闻报道素材和播出安排等重要信息。蓄意篡改传输内
容可能造成直播信号出现异常画面,损害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和公信力。5G 系统架构的多元化和开放性特征,使得网络安全防护工作面临更大挑战,若防护机制存在薄弱环节,极易遭受恶意攻击。
(三)AI 算法安全风险
新闻直播中 AI 技术的运用依托于复杂的算法系统,这些系统本身潜藏着安全隐患。算法中存在的固有偏见可能造成信息筛选和解析过程产生偏离,进而损害新闻传播的中立属性。用于模型训练的数据若存在缺陷,则可能导致智能系统习得错误知识,最终在实时播报过程中呈现失实内容。此外,不法分子可能针对智能系统发起恶意攻击,例如运用对抗性样本技术,诱导算法对输入信息作出误判,从而破坏直播流程的有序运转[2]。
五、安全管理策略
(一)飞行安全保障措施
想要保障无人机的安全飞行就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操作。第一,要对无人机进行起飞前的全面检测,包括机载电池容量检测,机身检测、摄像头检测等等,确认飞机是否可以正常运作。第二,利用气象测量设备先期预测好目的地的天气状况,从而避免恶劣天气进行飞行工作。第三,在飞行过程中由非常精确的定位系统和防撞系统实时监控飞机所处的实际地理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主动避障。设计无人机飞行动态应急保障系统,使得出现异常的无人机能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如返航,迫降等,保障飞机安全。
(二)数据传输加密与防护
在保护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上,需要以密码学的方式确保数据传输的保密性。需要为其构建一个由无人机到地面的加密通信通道,同时将对该发送信息进行加密,以确保信息不泄露或者被修改。此外,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防御手段,对 5G 网络可能遭遇的黑客攻击进行不间断的监视和防范。定期对网络安全防护系统漏洞扫描修复工作,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保证数据安全传送的稳定、安全[3]。
(三)AI 算法安全优化
需要进一步优化 AI 算法,保证算法训练中所使用的都是高质量、无偏见的数据,并对算法数据做严格挑选和前期处理,避免具有误导性的内容引起算法的非良性反应;定期对算法的模型进行验证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偏见;采取模型加密、倒推训练等手段加强 AI 模型的防御能力,以抵制潜在恶意攻击者的毁害。建立 AI 算法安全审计机制,监督审计算法运行及输出,确保算法安全可靠。
六、结论
使用低空无人机航拍与 5G+AI 融合技术技术,给广电媒体户外新闻直播带来了新的可能,可以从不同视角呈现事件、增强视听感受性、增加临场感,将极大延展新闻的报道形式,同时也将有利于提升其信息沟通效率。但是新技术的应用也伴随飞行安全、数据安全、AI 算法安全等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套组合性解决方案即飞行安全防护机制、数据安全防护措施、AI 算法安全防护等一系列防护措施来降低风险。电视广播领域亟需深刻领悟融合技术的巨大潜力与面临的重重考验,主动实施策略促进技术革新与安全管理的同步进步,以确保观众能够享受到更加卓越、更加安心的新闻报道直播服务,从而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纪元中占据更加优势的立场。
参考文献:
[1]宋菲.5G-A+AI 双螺旋融合推进技术走向集成化应用[J].图书馆学刊,2021(2): 89-91,96.
[2]曾群.北京移动实现大规模 5G-A 通感一体组网部署[J].图书馆学研究,2020(22): 2-6.
[3]周运丽.四川电信实现 5G-A 网络全省覆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4(7): 101-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