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翻译中汉语翻译维吾尔语的技巧研究

作者

祖热古丽·吐尔迪

新疆日报社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引言:新媒体平台支撑下的新闻传播具有实时性以及交互性,新闻传播中的受众同样可以作为发布新闻信息的主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传统的新闻翻译工作方法面临显著的挑战,决定了新闻翻译人员应当积极探索汉语翻译维吾尔语的全新思路。因此如何将新闻翻译的语言转化技巧灵活应用于汉维翻译工作,应当视为新媒体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一、新闻翻译中汉语翻译维吾尔语的基本原则

(一)维护新闻真实性

在新闻翻译工作中,翻译人员需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将汉语新闻内容转化为维吾尔语,并应当保证维吾尔族群众能够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内容。新闻报道的本质在于还原真实发生的事件,新闻报道应当真正实现“用事实说话”的目标[1]。作为翻译工作者需坚持实事求是的宗旨,使得翻译后的维吾尔语新闻报道内容符合实际情况,避免由于语言转化而导致新闻报道中的信息失真[2]。由此可见,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应当视为新闻翻译工作者长期坚持的指导原则。

(二)合理选择翻译方法

汉维翻译的技巧与方法多样,新闻翻译工作者应当在众多的翻译方法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将汉语新闻内容转化成真实且生动的维吾尔语新闻。通常情况下,将汉语新闻翻译成维吾尔语的常用方法包括意译法、直译法、转化法等,以上各种新闻翻译的技巧手段都需要实现因地制宜的采用。基于此,新闻翻译人员应当不断充实翻译技巧的资源库,以期更好应对复杂的新闻语言翻译挑战,避免在翻译新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改变原有意图。

(三)突破传统媒体的传播局限

新媒体新闻传播平台的突出优势就在于打破局限,新媒体支持下的新闻传播旨在打破地域方面的局限性,为各族群众的情感交流以及文化融合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国新疆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当地群众应享有知晓新闻事件真相的基本权利,客观上体现了新媒体转型趋势下的汉语新闻翻译维吾尔语价值所在。翻译工作者应善于利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来传播新闻内容,建构一体化的新闻翻译传播平台,保障各族群众对于时事新闻的知情权。

二、新媒体背景下的汉语新闻翻译维吾尔语方法

(一)意译法

汉语以及维吾尔语的产生背景、演变历程、习惯用法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易导致新闻翻译人员无法找到准确的对应词汇进行表达[3]。在此情况下,新闻翻译人员就需要考虑采用意译法来转化汉语新闻内容。为突出“尊重新闻报道原意”的新闻翻译基本理念,新闻翻译工作者应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并应当准确再现新闻报道作者的主观意图。将汉语新闻翻译成相对应的维吾尔语表达形式,确保翻译后的新闻报道能够全面还原某一社会领域的事实真相,从而对于新闻信息进行准确与完整的传递。

(二)直译法

汉语新闻翻译成维吾尔语的最常用方法即为直译法,直接翻译方法通常适用于两种语言修辞手法近似的情形。新闻翻译人员如果能够在维吾尔语的语言体系中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词汇加以表述,那么翻译人员就需要优先采用直译的新闻转化方法。经过直接翻译的维吾尔语新闻报道内容更加贴近原文的意图,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体现新闻报道修辞手法的相通性[4]。新闻翻译人员在无法直接翻译报道原文的情况下,才能够考虑选择其他的新闻翻译方式。

(三)转化法

汉语新闻与维吾尔语新闻在用词习惯、修辞方法、历史背景等方面差异较大,以上差异因素的客观存在,将会导致维吾尔族群众感觉到新闻内容难以理解,不利于读者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核心要素。因此如果要保证维吾尔族的广大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新闻内涵,防止由于语言翻译而引发新闻内容歧义,那么新闻翻译人员应当敢于舍弃非必要的修辞技巧或手段,在尊重新闻报道原始意图的基础上才能够灵活进行转化。除了对于新闻语言进行准确与全面的转化之外,新闻翻译工作者还要充分考虑维吾尔族新闻读者的阅读兴趣因素,尽可能采用丰富有趣的新闻语言转化方式,使得翻译后的新闻内容更加生动且直观,能够向读者传递更加“接地气”的社会生产与生活信息。

(四)拆句法与合并法

拆句法指的是在汉语新闻报道翻译成维吾尔语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将原有新闻报道中的一个较长、较复杂句子适当拆成两个或者更多的简短句式,然后再去翻译拆分后的新闻报道句子,经过整合的新闻报道翻译短句将会共同指向某一新闻报道主题。具体在新闻翻译的实践中,翻译人员通常会遇到复杂程度较高的长句,此时就需要翻译人员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将其灵活转化为若干个相对较短、内容简洁明确的新闻报道语句,使得新闻报道读者能够进一步把握语句传达的含义。从以上角度进行分析,在汉维新闻翻译中采用拆句法的目的就是节约翻译工作的实施成本,并能够降低语言翻译的操作难度[5]。合并法与拆句法都属于汉维新闻翻译的常用技巧,然而二者的实施方法却完全不同。在汉语新闻翻译成维吾尔语的过程中,采用合并法的本质在于合并两个或者更多的简短句子,将其合并成为一个较长、较复杂的新闻报道句子。基于以上的新闻报道翻译实施形式,作为翻译人员首先应保证维吾尔语新闻翻译结果与原文所传达的意思一致,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考虑新闻翻译工作的技巧性。

三、新媒体背景下的汉语新闻翻译维吾尔语常用技巧

(一)主题式的新闻翻译技巧

新闻翻译人员采用主题式的新闻翻译技巧,指的是围绕统一的新闻报道主题来进行不同语言的转化,从而对于汉语新闻报道蕴含的核心思想、主要内容、作者情感等因素予以全面再现。在多数的情况下,采用主题式的新闻报道翻译技巧应充分体现新闻句式的完整性,翻译人员可直接依据原文词汇进行转化,以期达到明快、简洁、主题突出的新闻传播效果。具体在翻译宏观政策方针为主要内容的汉语新闻报道时,翻译工作者应优先考虑采用主题式的新闻翻译手法。新闻翻译人员尤其需要避免偏离汉语新闻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做到尊重新闻事件真相。

(二)非主题式的新闻翻译技巧

将汉语新闻翻译成维吾尔语的表现形式,应重视采用非主题式的翻译手法,此类新闻翻译手法往往体现在新闻引题、新闻副标题、新闻主标题相结合的复杂新闻翻译方面。为保证转化后的维吾尔语新闻内容与原文相吻合,翻译人员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省略一部分的汉语新闻词汇,但是同时需要保证新闻报道的信息真实而完整。与主题式的汉维新闻转化技巧相比,采用非主题式的新闻翻译技巧更加灵活,能够为新闻读者保留更多的想象空间。

(三)艺术性的新闻翻译技巧

汉语新闻翻译维吾尔语的过程不仅需要体现真实性,而且还应当彰显新闻报道特有的艺术气息,能够激发新闻读者对于新闻报道内容的深入了解兴趣。采用艺术性的新闻翻译技巧,应当向读者传递语言优美、结构整齐、内涵深邃的新闻信息,旨在调动新媒体受众的阅读兴趣,充分体现新媒体新闻翻译工作在促进各民族文化艺术交往方面的功能。在此前提下,翻译工作人员应确保汉语新闻以及维吾尔语新闻在表达内容上的“等值性”,避免过度拘泥于原文的表达手法。新闻翻译人员还可以适当采用暗喻、比喻、拟人等修辞格式,引导读者进一步感受浓厚的艺术气息。

四、新媒体背景下的汉语新闻翻译维吾尔语注意事项(一)规范翻译专有名词、外来语、新词组等特殊词汇

维吾尔语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存在特殊性,新闻翻译人员既要保证新闻报道内容的明确与简洁,同时还应当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如此才能够有效吸引新闻读者的注意力。近些年来,汉语新闻翻译维吾尔语的实践工作中不断涌现出全新的专有名词、专业词组等全新的词汇,客观上增加了新闻翻译的实施难度。为妥善应对汉维新闻翻译工作中的新挑战,那么新闻翻译人员需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新闻读者的知识阅历等因素,在新闻翻译中选取的语言表述形式应符合读者的审美品位。翻译工作者应严格遵守新闻报道的基本翻译规则,做到正确翻译新闻报道涉及的特殊语言词汇,以期进一步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并能够全面迎合新闻读者的日常用语习惯。

具体对于汉语中的成语、日常用语、谚语等短句在进行新闻翻译时,翻译人员如果采用一字一句对应的语言翻译方法,那么经过转化得出的维吾尔语新闻翻译结果很可能偏离原文作者的意图,甚至与原有的汉语新闻表达意思大相径庭。为避免以上情况的产生,那么新闻翻译工作者就要善于在适当的时机采用新闻句子合并的表达形式。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新闻报道中的长句具有表意严密、内容丰富、精确细致、易于表达复杂情感等优势,而新闻报道中的短句则有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等特点。新闻翻译工作者如果要将汉语新闻适当转化为维吾尔语新闻,那么关键就是要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翻译方法,避免新闻读者感觉到枯燥与晦涩。具体应当坚持实用性、经济性、简洁性的新闻翻译指导原则,使得经过拆分或者合并后的新闻语言更加贴近作者的真实意图,充分体现出新闻翻译工作在方便受众获取新闻信息方面的价值。

(二)减少“同音异义”词汇的出现率

目前一些新闻翻译人员习惯于在新闻报道的转化过程中采用同音异义的词汇,此种做法比较容易导致维吾尔语的新闻受众产生误解,从而不利于汉维翻译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功能发挥。实际上,在维吾尔语的语言体系中存在几百个“同音异义”的易混淆词汇,此类词汇的普遍存在就会增加新闻语言的翻译操作难度,那么作为新媒体的新闻翻译人员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汉语翻译维吾尔语的新闻内容转化应当完整保留原有的核心词汇,翻译工作者需要尽可能减少对于“同音异义”词汇的使用。尤其是在少数民族群众的聚居地,当地群众习惯于在固定时间以及固定位置收听新闻报道的视频或者广播,此种情况下的新闻翻译人员应坚持服务广大群众的翻译工作宗旨,向少数民族的新闻受众传递更加清晰、准确的报道内容。为防止新闻报道的核心部分内容被受众误解,新闻翻译工作者应当致力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到谨慎选择与使用“同音异义”的汉维新闻翻译词汇。

(三)合理避免使用汉语方言词组

汉语方言词组诞生于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当地群众习惯于使用方言来表达主观意图。但是在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群众一般来讲很难理解汉语中的方言词组含义。新闻翻译人员如果将汉语方言词组直接应用在新闻翻译领域,则容易造成翻译后的新闻语言存在歧义,同时也不利于少数民族的新闻受众形成清晰与完整的新闻阅读印象。因此可见,正确使用维吾尔语词汇来转化汉语新闻中的词汇,对于维护广大新闻受众的知情权具有显著的影响。

除此以外,翻译人员还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来促进媒体融合,并需要充分重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有机结合。基于新媒体传播转型趋势的新闻翻译工作既要尊重新闻报道涉及的客观事实,而且还应当适度融入新闻翻译人员的专业技巧因素,确保读者能够透过新闻翻译内容来体会翻译工作者的娴熟语言应用技巧。为更好应对“媒介融合”的时代发展趋势,作为新闻翻译人员应当在工作实践当中逐步积累语言应用技巧,并应当善于利用网络媒体来促进跨民族的信息交流,发挥新闻翻译工作的最大化功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翻译维吾尔语属于新闻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翻译工作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业务素养以及实操能力,其才能够准确还原新闻报道内容,增进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往来。当前时期的新媒体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新闻翻译方面的汉维转化技巧也更加丰富,体现了正确使用语言翻译技巧的意义所在。为了进一步发挥新闻语言转化技巧的功能作用,最根本的就是要灵活组合多种语言翻译方式,并应当关注新闻翻译的基本原则落实。现阶段的新闻翻译工作者应当不断提升信息化素养,以期更好应对复杂多变的新媒体发展趋势,将汉维翻译技巧灵活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

参考文献:

[1]唐琳.文化翻译视角下汉维熟语修辞手法比较研究[J].秦智,2024(12):7-9.

[2].阿不来提·肉孜.“汉维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传媒论坛,2019,2(22):160-161.

[3]帕丽旦·阿布都热衣木.汉维翻译中的转换技巧及类型研究[J].传媒论坛,2021,4(05):94-95.

[4]刘培靓.汉维翻译中反译法功能探析[J].知识文库, 2020(10):9+52

[5]米合热阿依·艾尼娃.影响汉维翻译准确性的因素[J].传媒论坛,2020,3(1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