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病毒性腹泻的预防与治疗探讨
玛热米尼萨·艾买尔
新疆洛浦县农业农村局 (畜牧兽医站)
病毒性腹泻是一种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腹泻综合征,在牛羊养殖中较为常见。幼龄牛羊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胃肠道微生态平衡也未完全建立,因此对病原体高度敏感,具有很高的发病和死亡风险。自然环境中本就存在大量病毒,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更利于病原滋生和传播,同时吸血昆虫活跃,可通过叮咬实现病毒的血源性传播,严重威胁牛羊健康。因此,在夏季必须特别重视病毒性腹泻的针对性防控工作,主要在于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尽量在疫情发生初期快速控制,防止其扩散蔓延,从而避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1.牛羊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
病毒性腹泻是牛羊常见传染病,由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细小病毒等多种强致病性病原体引起。这些病毒在宿主体外抵抗力弱,易被常用消毒剂灭活。病毒主要侵袭肠道细胞,损伤甚至破坏肠黏膜,导致微绒毛萎缩和功能异常。患病及隐性感染牛羊是主要传染源,幼龄牛羊因免疫和胃肠道发育未完善,易感性最高,症状最重,若未及时有效治疗死亡率极高,存活者也常出现生长迟滞,显著增加淘汰率。成年牛羊感染后虽多能耐过急性期,死亡率较低,但仍可表现临床症状。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含大量病毒的病畜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导致大面积扩散。此外,呼吸道、受损黏膜及血液也是传播途径。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利于病原繁殖和吸血昆虫活动,后者可机械传播病毒;若养殖场通风不良导致环境恶化,更易暴发疫情。牛羊病毒性腹泻已在全球主要养殖区流行[1]。
2.牛羊病毒性腹泻的预防策略
2.1 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方案
当前的畜牧业还没有研制出针对牛羊病毒性腹泻的有效治疗手段和理想的免疫方案,基于此,为了减少牛羊群的损失,养殖人员应提高牛羊病毒性腹泻的预防理念。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当地的牛羊养殖情况和传染性疾病流行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方案,进一步提高牛羊群的抵抗能力,降低牛羊群患病风险。目前,许多养殖场一般给牛羊接种弱毒冻干疫苗,为了保证牛羊群对此类病毒的免疫能力,相关人员应严格筛选疫苗产品,尽量避免疫苗中出现问题。同时,必须深入分析当地疫病流行特点和畜群状况,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执行该方案,确保疫苗接种工作规范到位,只有做到这方面,才能充分发挥疫苗应有的保护效力。通过科学选择疫苗和严谨执行免疫程序,能够为牛羊群体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最大程度地减少病毒性腹泻带来的危害,确保畜群健康稳定发展。
2.2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
为了有效防控疾病和保障牛羊健康,养殖者需着力改善饲养环境。可在圈舍内安装温湿度自动调控设备,根据需求动态调整环境条件,创造适宜生存空间,同时抑制病原微生物滋生。养殖人员需要对养殖环境的粪便进行严格清理,同时,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防止粪便堆积污染周边环境,有效切断病原传播途径,控制疾病扩散风险。应积极推进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重点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转化,例如将收集的牛羊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用作农田肥料。此类模式能够减缓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还能够搭建生态环保的养殖农业体系,提高废弃物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了环境的负荷,同时,也能够为农业种植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生态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
2.3 强化牛羊群饲养管理
为了保证牛羊群能够获得新鲜、清洁的精饲料和饮用水,相关养殖人员应及时清理料槽中剩余的饲料残渣,防止其腐败变质或被冻结,避免牛羊摄入不洁或劣质饲料。此外,相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养殖环境的整体卫生。应制定并严格执行日常清洁与消毒制度。这包括定期对牛羊舍内外环境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和消毒杀菌工作,有效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在养殖过程中,技术人员使用的各种器具也需纳入消毒管理范畴,进行规范的消毒杀菌处理,防止其成为潜在的污染源。通过落实这些综合措施,为牛羊群创造清洁、安全的生长环境。
3.牛羊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方法
3.1 西医治疗
目前,对牛羊病毒性腹泻的治理,西医一般采取综合疗法,最关键的目标是控制继发感染、缓解症状、纠正脱水和提供支持治疗。常用方案包括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以补充能量和维持电解质平衡。同时,会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或治疗常见的细菌性继发感染,并辅以维生素 C 等支持性药物,为减轻炎症反应,常加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解热镇痛药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此外,口服酵母制剂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和消化功能。在治疗病毒性腹泻的阶段中,治疗人员始终将干扰素作为重要的免疫调节剂应用于其中,此类药物能够激活宿主体内的免疫防御机制,进而诱使病体本身产生抗病毒活性的受体,进而抑制宿主体内病毒的不断复制。在早期治疗阶段,治疗人员应及时应用干扰素,这极大程度抑制了病毒性腹泻的爆发[3]。
3.2 中医治疗
所谓牛羊群病毒性腹泻的中医治疗,养殖人员一般采用中药方剂达原散展开治疗,此类治疗药剂成分主要包括多种药材,如粉甘草、白术、砂仁和朱砂等。在生产药物的阶段中,养殖人员可将此类药材进行研磨,混合均匀后划分成多份。在实际治疗阶段,直接将药粉混合少量白糖,为患病牛羊群进行内服治疗。通常来说,达原散本身能够针对性治疗热性腹泻,患病犊牛需要服用此药粉多次,一般根据犊牛的实际病情确定内服频次。此外,治疗人员应定期记录患病牛羊的反应情况,如果牛羊腹泻症状得到缓解,需要立即停止药物服用。这种治疗手段很大概率反应了中药剂能够在机体调节和症状缓解方面起到较大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温度和湿度较高,普遍爆发病毒性腹泻疾病,很容易威胁牛羊群的健康。因此,相关人员应掌握病毒性腹泻的发生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保证牛羊养殖管理水平,避免养殖场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葛祥启. 牛羊病毒性腹泻的预防与治疗[J]. 北方牧业,2025(5):32.
[2] 哈得坎·阿布孜汗. 夏季牛羊病毒性腹泻的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2021(24):173.
[3] 张寿文. 中西结合治疗牛羊病毒性腹泻黏膜病[J]. 中兽医学杂志,2020(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