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市政污水管网现状及改造工程施工管理措施浅析
陈子洋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430081
市政污水管网作为城市的“地下血脉”,承担着收集、输送城市污水至处理厂的重任,是城市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这使得城市污水产生量大幅攀升。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对污水排放的标准愈发严格。在此背景下,市政污水管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水环境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市政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的施工管理,不仅有助于提升污水管网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还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对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期市政污水管网现状
(一)管网布局不合理
早期市政污水管网规划建设时,部分城市对未来发展预估不足,未充分考量城市规模扩张、功能区变化以及人口增长等因素,致使管网布局缺乏前瞻性与科学性。在一些新兴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区域内迅速增长的污水排放需求,导致污水四溢,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在部分老旧城区,由于历史原因,管网布局错综复杂,管径大小不一,存在诸多“断头管”“瓶颈管”,阻碍了污水的顺畅输送,极大地降低了管网的排水能力。例如,某些商业区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商业综合体建设,人口密度与污水产生量大幅增加,但周边污水管网管径过小,无法及时排出新增污水,每逢雨季便频繁出现内涝现象,给商家与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二)管网老化破损严重
许多城市的污水管网建设时间较早,部分管网使用年限已达数十年之久。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管道受污水中酸碱物质腐蚀、地下水位变化、地面沉降以及车辆碾压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了严重的老化与破损问题。管道老化致使其强度降低,容易发生破裂、渗漏等情况,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还使得污水渗入地下,污染土壤与地下水。同时,管道内部因长期积累污垢、杂物,导致管径变小,排水能力大幅下降。据相关统计,部分城市老旧城区的污水管网漏损率高达 20% ,这不仅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还对城市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三)雨污合流现象普遍
在我国众多城市中,雨污合流的管网系统仍较为常见。这种管网系统在雨季时,雨水与污水混合,导致污水量瞬间激增,超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大量未经有效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破坏水生态环境。此外,雨污合流还会增加管网维护难度与成本,每逢暴雨天 ∵ ,市政部门都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排水抢险,以避免城市内涝发生。
二、市政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一)科学规划改造方案
在对市政污水管网进行改造前,应当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由专业的人员完成现有管网的勘查工作,获得分布图、大小、材质、使用年限、运行情况等资料,并将其与城市的规划设计、区域发展计划、废水排放量预测情况相结合,得出合理的改造方案。方案中应当包括明确的改造目标、改造范围、技术手段、建设周期等。例如,在解决管线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方面,可以选择调整线路走向,增设通路配件,形成更加系统完整的管网系统;在解决老化管道的问题方面,则应当视实际情况而定,有的选择修补,有的则应当更换。同时还需要考虑其施工带来的环境破坏、交通阻塞、生活困扰等情况,因此应当制订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保证顺利地开展管网改造施工工作。
(二)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
材料质量是决定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严把材料采购关。选择具有良好信誉、资质齐全的材料供应商,确保供应商供应的管材、管件、井盖等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及设计相关要求。审查进场材料的外观、尺寸、功能等指标,必要时应进行抽样试验。建立材料质量追溯制度,方便当出现质量问题时查询原因,及时发现问题。如在选择管材时应优先采用具有防腐性能好、强度大、使用时间久等特点的新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管(RPMP)等,这样可使整个管网系统抗腐蚀能力强、运行状况良好。
(三)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并健全优质的施工管理体系,并严格依据项目质量验收的标准开展工作。加强对各种施工环节的监督检查,尤其要加强对管沟开挖、基础的处理、管线布置、接头封堵、检查井的施工等重要环节的监督,例如,在对管沟进行开挖时,要对深度及坡度进行明确,对管沟壁进行牢固,避免管沟发生坍塌;在管线下料施工时,要保证管线中轴线及高度符合设计要求,管道接头密实、坚固,防止出现泄漏事故。同时实行样板工程,就是在全面开工之前先做一个示范工程,检查合格后,再按照样板的要求进行正式施工,保证了工作质量的相同;同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BIM(建筑信息系统)通过模拟、监测整个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结论
市政污水管网是保障城市生态与民生的关键设施,新时期其布局、老化、雨污合流及管理问题愈发凸显,制约城市发展。而科学地改造施工管理,从方案规划到环保把控,是破解难题、提升管网效能的核心路径。未来需持续优化管理模式,融入先进技术,推动污水管网建设与管理提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筑牢“地下防线”。
参考文献
[1]张卫华,付智愈,李延辉。对于加强市政污水合理性的改进措施研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23,07(07):1039~1040.
[2]赵永宁.如何提高市政污水设计合理性研究[J].房地产导刊,2022(29):119
[3]丰洪斌.城市市政污水管网的优化配置与管理探讨[J].山西建筑,2022(5)。
作者简介:陈子洋(1998.05-),男,汉,湖南长沙,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 :市政道路管网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