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宜昌羊肚菌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

李钦华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宜昌 443000

1、引言

羊肚菌作为珍稀食药用菌,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极高,宜昌凭借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已成为重要的羊肚菌产地。然而,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成为制约宜昌羊肚菌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当前,宜昌羊肚菌冷链物流面临基础设施陈旧、交通网络不畅、保鲜技术不足、物流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多重困境,导致产品损耗率居高不下、市场辐射范围受限、产业附加值难以提升。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及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如何突破冷链物流瓶颈,实现宜昌羊肚菌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不仅关乎羊肚菌产业自身效益,更对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宜昌羊肚菌冷链物流现状与问题的剖析,针对性提出发展策略,以期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2、宜昌羊肚菌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策略

2.1 加大政策支持引领,推动羊肚菌冷链物流发展

当前,国家已在冷库建设、冷藏运输车购置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羊肚菌产业也涵盖其中。但在实际执行中,部分补贴申请条件与流程更偏向羊肚菌合作社等有特定资质的经营主体,种植羊肚菌的普通农户因缺乏组织依托和资源,申请补贴难度较大, 重影响其参与羊肚菌冷链设施建设的积极性。鉴于此,建议宜昌在国家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羊肚菌冷链物流扶持政策:土地政策:完善产地羊肚菌冷库建设用地相关政策,针对羊肚菌产地的冷库建设、物流综合服务站及冷链物流企业的冷库用地,简化审批流程,保障合理用地需求,降低用地成本。金融支持:搭建专项银企对接平台,为羊肚菌冷链物流相关主体提供冷库建设专项优惠贷款,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与融资成本,缓解建设资金压力。 补贴扶持:对冷藏运输车购置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对物流综合服务站冷库建设、冷链物流企业冷库建设实施先建后补政策,制定详细补贴标准与实施细则,提高相关主体建设积极性。

2.2 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

为改善羊肚菌冷链物流现状,首先要加强冷库建设规划与扶持,组织专业团队全面调研羊肚菌产地,依据种植规模、分布区域和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冷库布局,避免资源浪费;政府设立专项补贴资金,按每立方米一定金额补贴羊肚菌种植户和合作社新建冷库,引导金融机构提供年利率低至 2%-3% 、期限延长至 10 年左右的低息贷款。其次,推动制冷设备升级,政府对购买气调库、真空制冷等先进设备的主体,给予一定数额设备购置费用补贴。最后,改善冷藏运输条件,政府以补贴、奖励鼓励物流企业购置新型冷藏运输车,每辆车补贴一定数额的资金,建立车辆定期维护检测制度,利用物联网、GPS 技术实时监控运输温度,严厉处罚违规行为。

2.3 多管齐下破解羊肚菌产地交通瓶颈

羊肚菌产地多为高山地区,地形复杂,普通运输工具难以在这样的路况下快速、安全行驶。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组织专业力量对羊肚菌种植集中的高山地区开展全面道路勘察与科学规划,新建贯通种植区与外界主干道的公路,同时将现有宽度不足 3 米的狭窄、路况差的山间小路拓宽至 5 米以上,有效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两车相遇时的通行阻碍,缩短运输时长,降低羊肚菌运输损耗风险。此外,引入电动车、小皮卡等灵活轻便、适合在山地狭窄崎岖道路通行的运输工具,解决从种植户到物流综合服务站点“最后一公里”运输难题,弥补因交通不便导致的运输短板,加快羊肚菌运输速度,减少运输时间,保障羊肚菌新鲜度。在物流配送环节,鼓励产地物流企业与羊肚菌种植户搭建长期合作桥梁,针对距离物流站点较远的种植户,依据其收寄量和距离制定合理的上门收寄时间与路线,提供定制化上门收寄服务,物流企业适当收取费用,政府给予相应补贴以降低种植户物流成本,确保羊肚菌及时收取并按时发出。

2.4 完善羊肚菌保鲜体系,破解高损耗高成本困局

为解决羊肚菌保鲜体系不完善导致的高损耗和高成本问题,需多管齐下。在产地保存环节,可引入智能化温湿度监控系统,即便在普通仓库,也能通过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维持相对稳定的温湿度环境。鼓励经营主体共享冷库资源,提高冷库利用率,降低建设成本。针对已建冷库,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氟机制冷效率,同时探索新型环保制冷剂替代方案。引入模块化气调设备和小型真空预冷装置,这些设备安装便捷、成本较低,更适合中小经营主体。运输环节,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运输全程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实时监控,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推广蓄冷式保温箱结合新能源运输车辆的模式,既节能环保,又能确保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效果。加强对运输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保鲜意识和操作技能,规范运输流程,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损耗。此外,还应建立羊肚菌保鲜技术研发中心,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持续创新保鲜技术和方法,从根本上完善羊肚菌保鲜体系 。

2.5 龙头引领升级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点

目前宜昌各村基本建有物流综合服务站,但普遍规模小、实力弱,服务能力有限,导致羊肚菌等生鲜农产品运输困难。为破解难题,当务之急是以龙头引领升级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点:一方面,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鼓励羊肚菌集中产地的乡镇冷链龙头企业统筹资源,在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增设冷库、升级冷藏保鲜设备,优化分拣运输流程;另一方面,支持龙头企业以优厚待遇吸纳物流管理、冷链技术等专业人才,通过派驻技术骨干、开展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村级站点人员专业水平,以此实现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站点服务能力与运作效率的全面升级,为羊肚菌产业发展筑牢物流根基。

2.6 培育引进一批冷链物流专业人才

为全力攻克宜昌羊肚菌冷链物流当前所面临的人才困境,需多管齐下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在教育端,积极推动宜昌当地高校开设紧密贴合宜昌羊肚菌冷链物流实际需求的专业课程,如冷链技术应用、物流信息化管理等,不仅设置实践课程,还与本地羊肚菌冷链物流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从而确保学校能精准输送适配人才。在在职人员提升层面,定期针对现有的宜昌羊肚菌冷链物流从业者组织技术培训,邀请制冷、信息技术领域专家授课,助力其提升冷库设备维护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步开展物流管理培训,邀请行业精英分享物流流程优化、成本控制等宝贵经验,全面提高相关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针对广大农户和从业者,充分利用线上短视频、直播和线下培训班相结合的多元形式,邀请专家深入宜昌各乡镇、农村,开展贴合宜昌羊肚菌冷链物流实际的讲座与现场指导,广泛普及冷链知识,切实提升他们对冷链重要性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邵晴.羊肚菌冷链物流系统安全性评价[J].中国食用菌,2020,(01)

[2] 赵国利.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21(07)

[3] 田华,周瑞琪,朱柏青.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价格月刊,2016(04)基金项目:2024 年中国物流学会课题:宜昌羊肚菌冷链物流发展策略研究(2024CSLKT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