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及其在 MTJ 结构中的应用
宫俊录
浙江驰拓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300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半导体器件已逐渐接近物理极限,自旋电子学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应运而生。磁性材料凭借独特磁特性,在自旋电子学领域应用广泛。磁性隧道结(MTJ)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磁性材料的特性。MTJ 由两个铁磁层夹着一个极薄的绝缘势垒层构成,利用电子的自旋相关输运特性实现高磁电阻效应。研究磁性材料在 MTJ 结构中的应用,对提升 MTJ 读写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以及推动自旋电子学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磁性材料概述
2.1 磁性材料的特性
物质的磁性早在古代就已被人们认识和应用,例如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利用天然磁铁制造而成。人们把能对磁场做出某种方式反应的材料称为磁性材料。物质的磁性起源于电子的自旋及其轨道运动,而磁性的种类则是由原子内的电子排布和物质的晶体结构共同决定。由于原子内电子填充轨道状态和电子间的交换作用不同,原子磁矩排列具有不同的形式,从而表现出的不同的宏观磁性。磁性材料可根据其磁有序状态分为顺磁性、铁磁性、反铁磁性、亚铁磁性、抗磁性等几大类。
2.2 磁性材料的分类
顺磁性材料在无外磁场时不显现磁性,在外磁场下显现的磁性极弱,其磁化率很小,室温下仅为 10-6~10-3 量级,典型的顺磁性材料包括碱金属(如 Li、Na)、某些过渡金属(如 Al、Pt)、稀土金属盐类以及掺杂半导体等。铁磁性材料如 Fe、Co、Ni 及其合金,原子间较大的交换能使得相邻原子的磁矩平行,形成许多磁畴,即自发磁化。铁磁性材料的磁化率可达10~106 量级,当外磁场撤去后,仍可保留极强的磁性。反铁磁性材料如 FeMn、IrMn 等相邻原子磁矩反平行排列,磁矩相互抵消,净磁化强度为零,但可提供交换偏置效应。亚铁磁性材料,例如锰锌铁氧体、镍锌铁氧体等,由两套子晶格形成,不同子晶格的磁矩方向相反,但是磁化强度不同,不能完全抵消,所以存在剩余磁矩。而抗磁性材料的原子的磁矩为零,在外磁场中电子轨道改变,感生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磁矩,其磁化率为负,对外加磁场产生微弱排斥。抗磁性材料包括 Cu、Au、Ag、C 等。
三、MTJ 结构的原理与组成
3.1 MTJ 结构的基本原理
MTJ 薄膜可分为固定层、势垒层、自由层三部分,其中自由层和固定层由铁磁性材料组成,势垒层为绝缘氧化物。MTJ 的电阻值与自由层和固定层磁化方向有关。在铁磁层中,电子因交换作用,自旋向上和向下的电子能态密度不同。当两铁磁层磁化方向平行时隧穿电流大,磁化方向反平行时隧穿电流小。这种隧穿电导随磁化方向变化的特性,产生了隧道磁阻(TMR)效应,是 MTJ 工作的核心原理。
3.2 MTJ 结构的组成部分
实际应用中的 MTJ 结构非常复杂,可细分为种子层/钉扎层/反铁磁耦合层/被钉扎层/隔离层/参考层/势垒层/自由层/覆盖层,其中,钉扎层/反铁磁耦合层/被钉扎层的组合往往被称为合成反铁磁(SAF)结构。种子层的作用是诱导 SAF 结构各膜层形成所需的(111)晶体取向,从而获取较强的垂直磁各向异性(PMA)。反铁磁耦合层使得两侧磁性层发生反铁磁耦合,即磁化方向相反。隔离层将不同对称性的材料间隔开,保证各自晶体取向不受影响,并使其两侧铁磁材料保持较强的层间磁性耦合。参考层和自由层主要由铁磁性的 CoFe、CoB、FeB、CoFeB 等合金组成,此类材料与势垒层晶格匹配较好,并且具有较高的自旋极化率,这有利于获取较高的磁电阻。势垒层主要为单晶 MgO 薄膜,MgO 的晶格对称性对隧穿电子的波函数具有筛选作用,该机制对隧穿磁电阻产生了额外的贡献,使得 MTJ 可展现出极高的磁电阻值。覆盖层大多采用的是氧化物材料又被称为 PMA 增强层。
四、磁性材料在 MTJ 结构中的应用
4.1 磁性材料对 MTJ 性能的影响
不同磁性材料用于 MTJ 铁磁层时,对性能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在 MTJ 的铁磁电极材料中,CoFeB 因其高自旋极化率和与 MgO势垒的良好晶格匹配而成为首选。研究表明,适当比例的 CoFeB 合金(如Co20Fe60B20)可获得高TMR 比值。通过界面工程和热处理工艺优化,基于CoFeB的 MTJ 在室温下可实现 200% 以上的 TMR 比值。而低矫顽力材料如某些坡莫合金,其磁滞回线的矫顽力值较低,铁磁层的磁化方向在外部磁场作用下更易发生翻转,从而可加快 MTJ 在高低电阻态之间的切换速度。实验数据显示,采用低矫顽力材料的 MTJ 开关速度可达到亚纳秒级别,但这种材料由于内部磁畴结构稳定性较弱,磁化方向容易受到热扰动影响,可能导致热稳定性降低,例如在高温下(如 125∘C )环境下工作,数据保持率会下降,数据保持状态可能发生变化。高磁导率磁性材料如铁硅铝合金,其磁导率可达 104 以上,能够使磁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提升至 10-9T 级别;而热稳定性好的磁性材料如钕铁硼合金,其居里温度高达 312∘C ,能确保 MTJ在-55℃至 125∘C 的工业级温度范围内存储信息不丢失。
4.2 磁性材料应用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磁性材料在 MTJ 应用中面临着多重技术瓶颈,其中高性能磁性材料与现有半导体工艺的兼容性问题尤为突出,例如具有高自旋极化率的半金属磁性材料如 LaSrMnO₃,其制备需要超高真空溅射系统和 800∘C 以上的退火温度,而传统 CMOS 工艺的最高温度限制在 450∘C ,这种工艺温差导致材料与硅衬底之间产生极高的热应力,使膜层出现裂纹,降低良率。随着 MTJ尺寸从 100nm 缩小至 10nm ,量子隧穿效应引发的磁性能波动愈发显著,导致器件可靠性下降。针对这些挑战,研发新型磁性材料体系成为关键突破口,如近期开发的 FeCoNiAl 高熵合金,具有较高自旋极化率( 85% ),生长温度较低( ∠400∘C ),与 CMOS 工艺兼容,采用该材料的有望使得 10nm 节点下 MTJ 仍保持较高的 TMR。在结构设计方面,引入多个合成反铁磁(SAF)结构,可有效提升 MTJ 磁稳定性,同时降低自由层受到的静磁场影响。
五、结论
磁性材料在 MTJ 结构中扮演关键角色,其特性与应用深刻影响 MTJ 性能与应用范围。通过研究磁性材料特性及不同磁性材料在 MTJ 中的应用,我们对 MTJ 工作机制有更透彻理解,也为优化 MTJ 性能提供方向。尽管面临挑战,但随着材料科学与制备工艺不断进步,有望开发出更适配 MTJ 结构的磁性材料,进一步提升 MTJ 性能,以推动 MTJ 技术向更高性能、更低成本和更广泛应用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方贺男,孙星宇,吕涛涛,等. 单晶二维材料势垒层磁性隧道结温度效 应 的 理 论 研 究 [J]. 河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版),2021,49(04):39-46.
[2]蒿建龙,刘喆颉,康爱国. 自由层厚度对 CoFeB/MgO 磁隧道结动态特性的影响[J].re 人工晶体学报,2015, 4(44): 1046-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