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绿色战略与提升财务效益的研究
黎颖
广西壮族自治区烟草公司贵港市公司
前言:全球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不断增强,各国经济转型正朝着绿色发展的方向迈进,企业身为市场经济核心主体,其发展模式正经历重大改变。鉴于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绿色消费理念渐趋流行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开展,以往以规模拓展和短期收益为关键的发展途径,已无法契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资本市场对企业环境责任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绿色信用、金融等政策手段不断优化,为企业实施绿色战略营造了有利外部条件,企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既是顺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践行社会责任的必要举措,也是探寻新盈利点、增强长远竞争力的关键办法。基于此背景状况,深入剖析企业绿色战略跟财务效益间的联系,探寻借助绿色战略提高财务效益的可行途径,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企业绿色战略与提升财务效益的关联
企业绿色战略跟财务效益提升具备多维度、深层次正向联系,该关联在企业经营全流程中均有体现,推动财务效益不断增长[1]。
从成本管控视角而言,实施绿色策略能够借助优化供应体系来削减资源损耗,如选取环保的原材料、建立循环的供应链系统,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以及废弃物处理成本;运用绿色生产技术可提高能源利用率,削减能源消耗开支,让企业运营成本得以直接下降,为提升财务效益创造条件。
价值创造层面而言,绿色战略推动企业开展绿色产品与技术研发,这些产品顺应绿色消费潮流,企业可借此构建有差别的竞争优势,企业可借此合理上调产品价格,收获产品溢价,从而扩大营收规模与利润范围,站在政策红利视角,目前各国对绿色企业的扶持政策日益完备,企业实施绿色战略可达成政策补贴、税费减免等标准,如获取绿色税收优惠、拿到绿色项目专项补助,能使企业净利润直接增长,对财务效益起到促进作用。
二、基于企业绿色战略提升财务效益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绿色供应链降本增效
供应链作为企业成本消耗的核心部分,原材料购置、物流配送、废料处置等环节出现的资源损耗与低效运转,将直接提升运营成本,开展绿色供应链优化,能从起始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流程效能,以此达成成本降低与效益提升,为财务效益的提升提供支撑根基[2]。
筛选供应商阶段,企业需构建绿色供应商评估体系,将环保资质状况、废弃物处置能力、能源利用成效等指标纳入考量,优先挑选获得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可供应环保原材料的供应商,进而与优质绿色供应商签署长期合作协议,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波动。在物流流程里,运用绿色运输途径,如选择新能源货运车辆、设计循环运输路径,降低空载比率;实施可循环包装物料的推广,如用可折叠的塑料箱取代一次性的纸箱,与上下游企业搭建包装回收复用体系,减少包装采购及废弃物处理开支,在生产协作阶段,和供应商分享生产计划以及库存数据,利用 JIT(准时制生产)模式缩减原材料库存堆积,削减仓储费用;与供应商协同进行资源循环利用合作,如把生产边角余料交给上游供应商回收处理后再利用,降低原材料损耗。
(二)研发绿色技术提产品溢价
目前绿色消费需求呈持续上升态势,传统产品因环保性能欠佳,无法契合市场需求,且容易陷入价格同质化的竞争困局,开展绿色技术研发,能让产品具备专属环保特性,构建差异化的竞争有利态势,为产品价格设定创造上浮空间,最终增加企业收入与盈利。
从技术研发角度出发,着眼企业核心产品存在的环保短板,如生产阶段的高能耗、高污染状况,或是产品使用后的环保隐患,成立专门的绿色研发资金,与高校、科研机构携手搭建产学研协作平台,实施针对性技术攻坚,如家电企业开展低能耗电机技术研发,化工企业开发无毒环保催化剂技术。针对技术应用与产品升级工作,把研发好的绿色技术转变为实际的产品特性,如在产品里加入可降解物质、更新节能组件,同时借助权威机构实施环保性能检测与认证,获得绿色产品标志,市场推广期间,借助产品手册、官方网站、线下体验场所等途径,全面呈现绿色技术赋予的环保益处,使消费者明确认知产品价值,支撑产品实现溢价,同时结合绿色技术的投入成本以及市场的接受程度,科学设定价格上浮范围。
(三)争取绿色政策享税费优惠
各个国家为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推出了多样的绿色支持政策,包含税费削减、专项补助、信贷优待等,企业积极申领相关政策,可直接降低税费开销、得到额外资金援助,减轻财务压力,并且增强资金使用功效,为财务效益增加提供直接推力[3]。
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设立政策信息跟踪架构,指派专门人员或团队定时留意国家与地方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颁布的绿色政策文件,整理出与企业业务相契合的政策内容,如绿色技术研发补助、环保设备投资抵税优惠、绿色产品出口退税等,并且设立政策明细台账,确定政策申报的条件、时间范围以及需要的材料。申报筹备阶段,按政策规定对材料进行整理,如绿色技术研发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环保设备购置发票、产品环保合格认证等,使资料真实完备;若面对复杂政策情况,可向专业财税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咨询,获取申报指引,提升申报成功率,政策实施后,规范资金运用与账务操作,例如将绿色补贴资金专项投入到绿色项目研发或环保设备的升级工作中,并按照规定开展税费减免的申报事宜,以便后续审核,
(四)强化绿色品牌引投资青睐
伴随绿色投资理念的普遍推广,投资者会优先挑选拥有良好绿色口碑的企业,绿色品牌形象成为企业吸引绿色投资、拓展融资途径的关键标识,深化绿色品牌打造可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认同度,减少融资费用,助力企业发展获取充裕资金,继而带动财务效益提升。
品牌建设方面,规划绿色品牌战略方案,确定品牌定位与核心价值,诸如 “低碳环保引领者”“可持续发展践行者” 等表述,将绿色观念融入企业视觉识别体系,设计绿色品牌的标志,同时包装选用环保材料,按期发布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披露绿色战略实施成效,如节能减排量、绿色产品销售占比、环保公益投入金额等,提升品牌透明度,增强品牌的知晓度和赞誉度。
结束语:本文对企业绿色战略与财务效益的内在关联及提升路径进行系统性剖析后,提出优化绿色供应链降本增效、研发绿色技术提产品溢价、争取绿色政策享税费优惠、强化绿色品牌引投资青睐等措施,能为企业通过绿色战略实现财务效益提升提供清晰指引,助力企业在绿色转型中平衡生态责任与经济利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未来绿色金融体系完善、绿色技术创新突破以及绿色消费市场扩容等领域的革新中,相关人员应积极寻求企业绿色战略与新兴发展机遇的深度融合,以推动企业绿色战略向更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共赢。
参考文献:
]刘子扬. 绿色战略视角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 商业观察, 2025, 11 (16): 95-100.
[2]丛晓飞, 王刚, 袁德立. 绿色经济发展对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及管理对策研究[J]. 价值工程,2025, 44 (15): 86-89.
[3]吴卡佤. 企业数字化与绿色战略导向对新质生产力的非线性影响研究[D].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