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G的物联网智能制造网络架构设计
吴凯纯 黄金鸿 林硕 陈祥鑫 吴宏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揭阳分公司 522000
摘要:随着物联网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对高效、可靠网络架构的需求愈发迫切。5G 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为物联网智能制造网络架构的革新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详细探讨基于 5G 的物联网智能制造网络架构设计,分析其关键组成部分、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推动智能制造在 5G 时代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5G;物联网;智能制造;网络架构
一、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方向。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设备、产品及相关系统能够实现互联互通,为智能制造奠定了基础。然而,传统网络在面对智能制造中大量设备连接、高数据传输速率以及严格的时延要求时,显得力不从心。5G 技术的出现,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性,为物联网智能制造带来了新的契机,推动着网络架构的全新设计与优化。
二、基于 5G 的物联网智能制造网络架构设计
(一)感知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智能制造网络架构的基础,负责采集各类生产数据。在这一层,部署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与智能设备。例如,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生产设备关键部位的温度,压力传感器检测设备运行压力,位移传感器跟踪机械部件的运动轨迹等。同时,还包括智能电表、水表等用于能源管理的数据采集设备。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物理量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 5G 无线模块将数据传输至网络层。此外,智能摄像头也作为感知层的重要组成部分,采集生产现场的图像与视频信息,为质量检测、安全监控等提供直观数据。
(二)网络层
网络层是整个架构的核心枢纽,负责数据的传输与交换。5G 基站作为网络层的关键设备,承担着接入感知层设备并将数据传输至核心网的重任。5G 网络采用了新的无线接入技术,如大规模 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极大地提升了频谱效率与网络容量。在核心网方面,采用了基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DN)的架构,实现了网络资源的灵活调配与管理。通过 NFV 技术,将传统核心网中的物理设备功能软件化,部署在通用服务器上,降低了硬件成本与运维复杂度。SDN 技术则实现了网络流量的智能调度,根据不同业务的需求,为其分配相应的网络资源,保障业务的服务质量。同时,网络层还通过边缘计算节点,对部分数据进行本地处理与分析,减少数据传输延迟,提高响应速度。例如,在工厂车间部署边缘计算服务器,对生产设备实时上传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若发现设备运行异常,可立即发出预警,无需将数据全部传输至云端处理。
(三)平台层
平台层主要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与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了来自感知层的海量生产数据,并提供数据存储、管理、分析等服务。通过数据分析算法,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为企业生产决策提供支持。例如,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预测设备故障发生时间,提前安排维护计划,降低设备故障率。云平台则为企业提供了弹性计算、存储资源,方便企业部署各类应用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求,灵活租用云平台资源,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同时,平台层还通过开放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实现与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的集成,打破信息孤岛,促进企业内部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流通与协同工作。
(四)应用层
应用层是面向企业用户的直接交互层面,涵盖了智能制造的各个业务应用场景。在生产管理方面,通过生产监控系统,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生产线上各设备的运行状态、生产进度等信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在质量控制方面,利用图像识别技术与数据分析算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与分析,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通过与供应商、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产品配送等环节的协同运作,提高供应链效率。
三、基于 5G 的物联网智能制造网络架构优势
(一)提升生产效率
5G 网络的高速率与低时延特性,使得生产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更加及时、准确。设备能够快速响应控制指令,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在电子制造企业的 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线中,通过 5G 网络实现设备之间的精准协同,生产速度得到显著提升。
(二)增强生产灵活性
基于 5G 的网络架构支持大量设备的灵活接入与配置。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与生产任务的变化,快速调整生产设备的布局与生产流程,实现柔性生产。例如,服装制造企业可以通过 5G 网络随时接入新的智能裁剪设备、缝纫机等,根据不同款式服装的生产需求,灵活调整生产工艺与设备参数。
(三)促进智能化决策
通过对感知层采集的海量生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企业能够更准确地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做出更科学的决策。例如,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数据与产品质量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四、基于 5G 的物联网智能制造网络架构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一)网络安全挑战
5G 网络与物联网的融合,使得网络攻击面扩大,安全风险增加。生产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应用等各个环节都可能成为攻击目标。应对策略包括采用多重加密技术,对设备与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及时发现并阻止恶意攻击;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漏洞。
(二)设备兼容性挑战
智能制造工厂内存在大量不同品牌、型号的设备,其通信协议与接口标准各不相同,与 5G 网络的兼容性存在问题。解决办法是制定统一的设备接入标准与通信协议规范,推动设备制造商按照标准进行设备升级与改造。
(三)成本挑战
5G 网络建设、设备升级以及相关技术应用的成本较高,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可能难以承受。一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企业采用 5G 技术进行智能制造升级。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与运营商、设备供应商等合作,采用租赁、分期付款等方式,降低一次性投入成本。
五、结论
基于 5G 的物联网智能制造网络架构,为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支撑。通过满足智能制造对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需求,构建起涵盖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与应用层的完整架构体系,展现出提升生产效率、增强生产灵活性、促进智能化决策等诸多优势。尽管在网络安全、设备兼容性、成本等方面面临挑战,但通过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能够有效克服困难。未来,随着 5G 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推广,基于 5G 的物联网智能制造网络架构将在制造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推动制造业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制造迈进。
参考文献
[1]宋永诚,杨天琦,宋仕斌,等.基于5G+AI的汽车智能制造园区网络安全研究[J].自动化博览,2024,41(04):32-35.
[2]宋大为,袁少春,马良斌,等.基于5G物联网卡的通信与定位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4,21(01):17-20.
[3]陈晓敏,赵涛涛,袁雪腾,等.“5G+工业互联网”时代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20(03):1-12.DOI:10.12194/j.ntu. 202010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