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社区人群肝胆 B 超筛查结果与常见肝胆疾病的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

余萍

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11730

肝胆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包括脂肪肝、胆囊息肉、肝囊肿、胆囊结石等多种类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肝胆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社区作为人口聚居的基本单元,是肝胆疾病预防和早期诊断的重要场所。B 超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便捷、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肝胆疾病的筛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3 年6 月至 2025 年6 月在本院进行肝胆B 超筛查的46 例社区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居住在本社区居民;自愿接受肝胆 B 超筛查;无严重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排除标准:既往有肝胆手术史;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

1.2 方法

检查仪器:采用的是迈瑞 DC--80 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0MHz, 。

检查方法:受检者空腹 8 小时以上,取仰卧位和左侧卧位,对肝脏、胆囊、胆管等进行多切面扫查,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回声,胆囊的大小、壁厚度、内部回声,胆管的管径等情况,并记录异常表现。

诊断标准:参照《超声医学》(第6 版)中的诊断标准进行疾病诊断。脂肪肝:肝脏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后方回声衰减,肝内血管走行模糊;胆囊息肉:胆囊壁上的局限性隆起病变,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后方无声影;肝囊肿:肝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壁薄,后方回声增强;胆囊结石:胆囊内出现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0%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胆疾病总体检出情况

在46 例社区人群中,共筛查出患有肝胆疾病的患者32 例,检出率为 69.57% 。其中,单一疾病患者 25 例,两种及以上疾病患者 7 例。具体疾病检出情况见表1。

2.2 不同性别肝胆疾病分布情况

在46 例研究对象中,男性 28 例,女性18 例。不同性别肝胆疾病的分布情况见表2。男性脂肪肝的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女性胆囊息肉的检出率略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肝囊肿和胆囊结石在不同性别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同年龄肝胆疾病分布情况

将研究对象分为 40 岁以下和 40 岁及以上两个年龄组,其中 40 岁以下 16例,40 岁及以上30 例。不同年龄组肝胆疾病的分布情况见表 3。40 岁及以上人群肝胆疾病的总检出率高于 40 岁以下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从具体疾病来看,40 岁及以上人群脂肪肝、胆囊息肉的检出率均高于 40 岁以下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肝囊肿、胆囊结石在不同年龄组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社区人群肝胆疾病总体检出情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社区人群肝胆疾病的检出率为 69.57% ,高于以往一些研究报道的结果。这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研究对象的选择偏倚等因素有关。在检出的疾病中,脂肪肝的检出率最高,为 34.78% ,这与现代人们高脂肪、高糖的饮食习惯以及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胆囊息肉的检出率为 17.39% ,其发生可能与胆囊慢性炎症、胆固醇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肝囊肿和胆囊结石的检出率相对较低,分别为 10.87% 和 6.52% 。

3.2 不同性别肝胆疾病分布差异分析

本研究发现,男性脂肪肝的检出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更易存在吸烟、饮酒、应酬多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而女性胆囊息肉的检出率略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雌激素可能会影响胆囊的收缩功能和胆固醇的代谢。

3.3 不同年龄肝胆疾病分布差异分析

40 岁及以上人群肝胆疾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40 岁以下人群,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肝、胆囊息肉等疾病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代谢功能逐渐下降,肝胆的功能也随之减退,加之老年人往往存在多种慢性疾病,更易诱发肝胆疾病。

3.4 基础医院在肝胆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由于本医院为基础医院,没有手术和病理科,在肝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基础医院应加强对社区人群的健康宣教,普及肝胆疾病的预防知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筛查出的无症状肝胆疾病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观察;对于有症状或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 46 例社区人群的肝胆 B 超筛查结果分析发现,社区人群中肝胆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其中脂肪肝、胆囊息肉较为常见。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肝胆疾病分布存在差异,男性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女性胆囊息肉检出率略高,40岁及以上人群肝胆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 40 岁以下人群。基础医院应充分利用 B超检查的优势,加强对社区人群的肝胆疾病筛查工作,针对高发人群和高发疾病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管理方案,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同时,应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合作,建立转诊机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韦杨超.肝胆外科常见疾病科普[J].人人健康,2025,(06):68-69.

[2]陈秋叶,白宇宁,吕文良.“肝脾同调”治疗常见消化肝胆疾病思考[J].中西医 结合肝病杂志,2024,34(12):1136-1139.

[3]彭家琴.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研究[D].沈阳医学院,2025.

[4]程月君.肝胆疾病的预防与早期识别[J].健康必读,2025,(05):62.

[5]岳文倩.超声诊断在肝胆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C]//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医学护理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智慧医学篇).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2024:1362-1365.

[6]邹露.肝胆疾病的外科预防与治疗常识[J].健康必读,2024,(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