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伤口,大技术”

作者

李向东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046000

随着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当前精细的“微创手术”正在不断取代传统“大刀阔斧”的手术方式。如今,只需在胸部开一个小小的切口,医生就能完成过去必须开胸才能进行的复杂操作,既伤口小、出血少,恢复还特别快,做到“动大手术,不留大伤口”。

一、什么是胸外科微创手术?医生说开刀也能“不开胸”!

提到胸外科手术,很多人都会浮现“锯骨开胸”“伤口巨大”“术后痛得直不起腰”等场景。其实,现代医学早已悄悄换了方式,把“开大刀”变成“开小口”。所谓胸外科微创手术,就是在患者胸部开一个或几个约 1 到 3 厘米小切口,利用胸腔镜或机器人设备,将摄像头与手术器械伸入患者胸部操作,完成肺、胸膜、纵隔以及食管等部位的复杂手术。传统开胸手术需要切开胸骨或肋骨,术后恢复期长、痛感强。而微创手术不动骨头、不掀胸廓,身体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感染风险低,病人下床更快,住院时间也更为短暂。

二、为何现在做胸外科手术,只留一小口就够?

1.小口怎么动大手术?秘诀就在“胸腔镜”

别看胸外科微创手术切口只有几厘米,但医生可不是“盲干”,关键是“胸腔镜”。“胸腔镜”就像一台能看清胸腔里每个细节的“千里眼”,经细长的管子伸进胸腔,高清放大内部情况到大屏幕上,医生边看边操作,精准又安全。这套设备上还配有各种微型手术工具,医生手里拿的看起来像“筷子”,实际上是能完成切割、止血以及缝合等复杂操作的精密器械,甚至能在几厘米的小口里缝合血管、分离组织以及取出病灶。该类手术常用于切除肺结节、气胸处理及纵隔肿瘤等疾病治疗。与传统开胸比起来,胸外科微创手术不需要锯骨头、掀肋骨,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真正做到“术后快回家”。

2.为啥微创手术恢复快?这跟“不开胸”有啥关系?

传统胸外科手术要“锯开胸骨”或“撑开肋骨”,胸壁损伤大,既疼得久,还容易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微创手术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动骨头、不撕组织,切口只有几厘米,创伤自然小得多。恢复快的重要原因是手术过程中对身体正常结构“打扰”少。微创手术只是在肋骨间找个“缝”,插入镜子与工具,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大范围切开肋间肌肉。就是说,微创手术手术范围大、操作复杂,但“绕得开、藏得好”,术后自然好得快。另外,小切口意味着更少的术后并发症,显著下降伤口感染、伤口裂开等风险。病人术后疼痛轻、呼吸畅通,能早下床、早活动,肺功能恢复也更快。这种“伤口小、动静大”的方式,正是胸外科手术越来越多地选择微创技术的关键原因。

三、动肺、修食管,这些手术都能“悄悄做”?

1.肺上长了结节,真的可以“悄悄切掉”?

现在大多数的肺部结节切除手术都能用微创方式完成。医生只需要在胸部开一个 2 到 3 厘米的小口,利用胸腔镜辅助手术,就能精准切除整个肺叶、肺段甚至结节。高清镜头能在屏幕上放大显示肺部,医生操作微型工具,在胸腔内部“动刀”,外部无明显伤口。该类微创手术适合处理早期肺癌、孤立性结节或功能性肺病患者。同传统“开胸”相比,创伤小、出血少、肺功能影响轻,已成为发现早、良性或恶性病灶的主流选择。术后病人一般术后一天起床、三五天出院,大幅缩短恢复周期

2.食管也能“微创修”?听起来有点玄!

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现在很多食管相关手术也可以用微创技术完成,如切除食管癌、修补食管裂孔疝,甚至处理严重反流。医生会联合胸腔镜或腹腔镜,精准清除病变部分,同时重建消化道结构。在治疗早期食管癌时,微创手术既能减少食管周围组织损伤,也会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很多大型医院还配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操作更精细,精准把握复杂结构,术中视野也更清晰。

3.一个切口就能搞定?真能做这么多事?

近年来,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不断成熟,很多操作已经从“多孔”变成“一个小口”就能完成。如切除肺楔形、胸膜活检、摘除纵隔肿瘤等操作,都可以在一个 2 厘米左右的小切口中完成。医生在术前会利用CT精准定位病灶,术中用胸腔镜引导,一套专业微创器械就能完成“找病灶、切病灶、止血、缝合”等全流程。手术中有效避免反复翻动组织,减少术后粘连。当然,并不是所有病人都适合单孔微创,要医生根据病灶的位置、大小以及复杂程度进行评估。但总体而言,微创技术发展正不断“扩展边界”,让越来越多复杂操作能在“一个小口”中完成。

四、不怕开胸了?微创手术恢复快、疼得少!

1.微创手术真不疼?原来差别这么大!

多数人听到“手术”,第一反应是“怕疼”,特别是涉及肺、肋骨的胸外科手术。但现在,微创手术在“减疼”方面实现质的飞跃,因其切口小,不用锯开胸骨,也不需要撬开肋骨,术中对神经、肌肉刺激少,术后自然就没那么疼痛。过去传统开胸手术需要几天持续镇痛,病人一翻身或咳嗽就疼得喊人。而微创手术多数情况下只用少量镇痛药就能应对,部分患者术后当天就能轻松坐起甚至下床。同时,医生会选择在肋骨间的间隙插入器械,避开大血管与重要神经结构,尽量做到“动得准、伤得少”,最大程度减轻术后不适。

2.住院时间缩短了?恢复快到让人惊讶!

以前做一次肺部或纵隔手术,要住院十天半个月,还得卧床多天、配合大剂量抗生素防感染。如今微创手术改变这一切,其术中创伤小、出血少、切口小,病人术后恢复速度快。多数人术后 24 小时内即可下地活动,3 到 5 天就能顺利出院,部分甚至可进入“日间手术”流程,手术当天或次日出院。其中,患者恢复快的关键在于组织损伤小、免疫负担轻,如肺部术后气体交换功能恢复快、伤口愈合快,不需要长时间卧床,也降低肺不张、肺炎等术后并发症风险。而且,微创手术伤口美观,恢复期心理负担小,生活影响更小,有效降低老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手术风险,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从“怕手术”到“敢手术”,微创技术正在悄然改变患者对胸外科的看法。那些曾经让人望而却步的肺部、食管手术,如今已可以在几厘米的小口中完成。这不只是技术进步,更是全面提升患者舒适度、生活质量。未来,随着设备技术不断升级,微创胸外科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安全、快速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