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装饰装修工程中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瓶颈及优化路径研究

作者

单海港

湖北武汉 身份证号码:412828199002265133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装饰装修工程规模持续扩大,但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绿色施工技术作为实现建筑节能减排、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行业转型的关键方向。绿色施工强调在施工全过程中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环境影响,涵盖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等多个维度。尽管相关政策不断出台,绿色施工理念逐步普及,但在装饰装修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现实障碍。因此,深入研究绿色施工技术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瓶颈,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2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绿色施工是指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施工方式。其核心理念源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思想,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友好。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绿色施工涵盖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废弃物管理、能源使用等多个环节,要求从设计到竣工全过程贯彻环保原则。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生态建筑理论、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以及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这些理论为绿色施工提供了系统化的分析框架,指导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推动建筑行业向低碳、环保方向转型。

3 绿色施工技术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3.1 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制约绿色施工推广

目前我国绿色施工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尤其在装饰装修领域缺乏统一、可操作的技术规范与评价指标。现有标准多集中于建筑整体施工阶段,针对装饰装修环节的专项标准较少,导致企业在实施绿色施工时缺乏明确指引。同时,标准之间协调性不足,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存在差异,增加了执行难度。此外,绿色施工技术更新速度快,但标准修订滞后,难以覆盖新型材料与工艺的应用场景。这种标准缺失与滞后现象削弱了绿色施工的规范性与权威性,制约了其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广泛推广与有效落地。

3.2 施工企业绿色施工意识与能力建设不足

多数装饰装修企业对绿色施工的认知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理解与战略规划。部分企业将绿色施工视为额外负担,认为其会增加管理成本与施工复杂度,因而积极性不高。同时,企业内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与组织架构支持。施工人员普遍缺乏绿色施工知识与技能培训,导致先进技术难以有效应用。此外,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薄弱,难以自主研发或引进先进环保工艺。这种意识与能力的双重不足,使得绿色施工在实际操作中流于形式,难以实现真正的环境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3.3 绿色建材成本高与供应链不完善问题突出

绿色建材作为绿色施工的核心要素,其高昂的成本成为制约应用的主要障碍。相较于传统材料,环保型涂料、低甲醛板材、可再生装饰材料等价格普遍高出 20% 以上,增加了项目预算压力。同时,绿色建材市场供应不稳定,品牌分散,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企业难以形成稳定采购渠道。部分地区绿色建材产业链尚未成熟,生产规模小,运输成本高,进一步抬升了使用成本。此外,缺乏权威的绿色建材认证体系,导致市场信任度不高。

3.4 监管机制与激励政策落实不到位

尽管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多项绿色施工相关政策,但在装饰装修工程领域的监管执行力度不足。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与评估机制,难以对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进行实时监控。部分项目存在“重申报、轻实施”现象,绿色施工措施流于形式。同时,现有激励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覆盖面窄、申请门槛高,中小企业难以受益。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审批流程复杂等问题,降低了企业参与积极性。

4 优化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健全绿色施工技术标准与评价体系

应加快制定针对装饰装修工程的绿色施工专项技术标准,明确材料使用、施工工艺、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环保要求。建立统一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涵盖节能、节材、减排、健康等维度,并引入第三方认证机制提升公信力。推动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协调统一,避免执行冲突。同时,建立标准动态更新机制,及时纳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规范。鼓励行业协会参与标准制定,提升标准的实用性与行业适应性。通过完善标准体系,为企业提供清晰的技术指引,增强绿色施工的可操作性与规范性,推动其在全行业范围内的系统化实施。

4.2 加强企业绿色施工能力建设与人员培训

施工企业应将绿色施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设立专门的绿色管理岗位或部门,构建全过程绿色管理体系。加大绿色施工技术投入,引进先进环保设备与信息化管理工具,提升施工过程的精细化水平。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人开展绿色施工专题培训,普及环保知识与操作规范,提升全员绿色意识与技能。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绿色施工技术研发与试点项目。通过建立内部激励机制,对实施绿色施工成效显著的项目团队给予奖励,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提升企业的绿色施工组织能力与执行能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创新的转变。

4.3 推动绿色建材规模化生产与成本控制

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建材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专项资金、技术改造补贴等方式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鼓励建材企业进行绿色认证,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色建材产品目录与数据库,提升市场透明度。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广绿色建材集中采购模式,由行业协会或大型企业联合采购,增强议价能力。同时,加强绿色建材技术研发,提升材料性能与性价比。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逐步缩小绿色建材与传统材料的价格差距,提升其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市场竞争力与普及率。

4.4 完善监管机制与政策激励体系

应建立健全绿色施工全过程监管机制,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施工能耗、排放等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动态管理。明确各级主管部门职责,强化对装饰装修项目的绿色施工审查与验收。将绿色施工实施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违规行为进行公示与处罚。同时,优化激励政策设计,扩大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的覆盖范围,降低中小企业申报门槛。探索绿色金融支持机制,鼓励银行提供绿色施工专项贷款。

5 结论

绿色施工技术在装饰装修工程中的应用是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仍面临标准缺失、企业能力不足、材料成本高及政策落实难等多重瓶颈。破解这些问题需多方协同推进: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以提供规范指引,强化企业能力建设以提升执行力,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化以降低成本,健全监管与激励机制以增强推动力。未来应进一步深化绿色施工理念,推动技术创新与制度完善,构建覆盖设计、施工、材料、管理全链条的绿色建造体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装饰装修工程的环境友好与资源高效利用,助力我国建筑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王建华.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J]. 建筑科学,2022, 38(5): 112-116.

李明远, 张晓峰. 装饰装修工程中绿色建材选用策略分析 [J]. 工程管理学报, 2021, 35(3): 89-93.

陈志刚. 建筑施工企业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J]. 施工技术,2023, 52(7): 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