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实施项目化学习
莫艳飞
百色市深圳小镇幼儿园 533000
引言
在传统学前教育中,"教师讲、幼儿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幼儿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深度思考。随着《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深入实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等理念逐渐成为共识。项目化学习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将学习过程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与学前教育改革方向高度契合。
一、项目化学习的核心特征与理论基础
项目化学习所秉持的“做中学”核心理念,深刻契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以真实问题为引擎,驱动幼儿展开持续深入的探究活动。其真实性特征确保项目主题紧密贴合幼儿生活实际,如“如何照顾班级植物角”这一项目,源于幼儿每日与植物的亲密接触,他们能直观感受到植物的生长变化,进而产生探究欲望,这种源于生活的问题能最大程度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自主性则赋予幼儿在项目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师适度支持下,幼儿可自主决定探究方向与方式。例如在观察植物时,他们能依据个人兴趣选择放大镜、尺子等不同观察工具,用绘画、符号或简单文字记录植物特征,这种自主决策过程有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合性使项目成为多领域知识融合的载体。以“搭建鸟窝”项目为例,幼儿在寻找材料时需运用科学知识判断材料的适用性;设计鸟窝结构涉及数学中的空间概念;而用彩泥、树叶装饰鸟窝则融入艺术审美元素,实现科学、艺术、数学等多领域的有机整合。
建构主义理论为项目化学习提供坚实理论根基。皮亚杰强调儿童在与环境互动中主动建构知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师应在幼儿现有水平与潜在发展间搭建支架。“幼儿园雨水收集系统”项目中,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观察雨水流动,使其在亲身体验中逐步理解抽象概念,正是理论指导实践的生动写照。
二、学前教育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路径
(一)项目主题的确定需遵循"儿童视角"原则
幼儿园通过"儿童会议"收集兴趣点,发现幼儿对"蚂蚁王国"充满好奇,进而生成"昆虫旅馆"项目。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蚂蚁喜欢住在哪里?""不同昆虫需要什么材料?"幼儿通过绘画、泥塑等方式表达设想,最终确定用树枝、松果、纸板等材料搭建多层栖息地。这一过程不仅尊重幼儿主体性,更将零散兴趣转化为系统性学习内容。项目框架设计需兼顾目标导向与过程开放。在"节气美食工坊"项目中,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轴,每个节气设置一个子项目,如"清明青团制作""冬至汤圆探究"。教师预设"了解传统饮食文化""掌握简单烹饪技能"等目标,同时允许幼儿自主选择食材、调整配方。在"夏至凉面"项目中,幼儿发现黄瓜丝易断,通过多次尝试发明"用保鲜膜包裹切菜"的方法,这一意外发现成为项目亮点。
(二)项目推进需构建"支持性环境"
幼儿园在"校园植物地图"项目中,将园区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设置"探究工具箱",包含放大镜、记录本、颜料等材料。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资源提供者",当幼儿询问"为什么玉兰树先开花后长叶"时,教师不直接告知答案,而是引导其观察不同树木的生长规律,查阅科普绘本,最终通过对比实验验证猜想。合作学习是项目化学习的重要形式。在"社区地图绘制"项目中,将幼儿分成"建筑组""交通组""绿化组",每组负责不同内容的调研。在绘制"小区快递站"位置时,"建筑组"与"交通组"产生分歧,前者认为应靠近居民楼,后者强调需方便车辆通行。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幼儿模拟快递员送件过程,最终达成共识:快递站应设在小区主干道旁且距离楼栋较近的位置。这种冲突解决过程,正是社会性发展的生动课堂。
(三)评价机制需突出"儿童参与"
幼儿园在"旧物改造"项目中,采用"三步评价法":第一步,幼儿用贴纸自评"我最满意的部分";第二步,小组互评"最想学习的技巧";第三步,教师综合观察记录进行描述性反馈。例如对用废纸箱制作"机器人"的小组,教师评价:"你们尝试了三种连接方式,最终选择胶带固定,这种不断尝试的精神值得表扬。"这种具体化的评价比简单打分更能促进幼儿反思。评价内容应涵盖多维能力。在"幼儿园声音地图"项目,从"探究能力"(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合作水平"(是否倾听同伴意见)、"创意表达"(记录方式是否独特)三个维度设计评价量表。在"雨天的声音"探究中,有的幼儿用绘画记录雨滴打在铁皮上的"咚咚"声,有的用黏土捏出雨伞的形状表示"哗啦"声,教师通过展示所有作品,引导幼儿讨论"哪种方式更能表现声音特点",在比较中提升审美判断能力。
结束语
项目化学习在学前教育的实践表明,当教育回归儿童生活世界,当学习成为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展现出的创造力与学习潜能远超成人想象。从"昆虫旅馆"到"节气美食",从"社区地图"到"声音探索",这些项目不仅让幼儿获得知识技能,更培养其面对未知的勇气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需进一步探索项目化学习与生成课程的融合路径,完善家园社协同支持机制,让更多幼儿在真实项目中体验"学习可以如此有趣"的成长喜悦。
参考文献:
[1]何珊云,陈爽.学前儿童合作问题解决的特征:基于项目化学习中的话语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22(4):47-61.
[2]梁月玲.幼儿园项目教学活动中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行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23.
[3]莫颖萍.以"项目化"助推幼儿主题活动中的深度学习[J].上海托幼,2023(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