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李莉
四平市铁西区地直街小学校 吉林四平 136001
引言:
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审题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分析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审题能力水平的高低,将会对解题过程和结果造成影响。然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数学审题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导致没有解题思路或解题思路模糊、错误等问题。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现状分析
(一)识字量不够导致审题模糊
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审题能力不高是因为没有认真阅读题目,但实际上,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完全理解题目的意思,没有读懂题目的具体含义。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阅读题目的速度较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审题能力,导致审题障碍。
(二)注意力不够集中
低年级学生通常年级较小,活泼好动,思维发散。这导致他们在上课或做题的时候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数学审题过程中,学生一旦无法集中注意力,就很容易出现审题不认真的情况,如看错数字、读错题目等,最终导致整道题出错。
(三)思维定势严重
很多低年级学生思维较为简单,容易出现思维定势。在审题时,他们往往只看到题目的表面信息或含义,无法理解题目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例如,在学习了减法运算后,遇到 “小明有 5 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 3 个,小红有几个苹果?” 这样的题目,部分学生可能会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直接用减法去计算,从而忽略了题目中的“多”字。
(四)缺乏审题技巧
很多低年级学生在审题时没有掌握有效的技巧,不知道如何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或词句,也不懂得如何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例如,在解决 “小李买了 6 支钢笔,每支钢笔 2 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这样的问题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应该用乘法来计算,而是盲目地进行加法运算。
二、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一)提高识字量,培养阅读习惯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的数学书所涉及到的字词量不多,上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语文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多读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题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这些基础要求。还可以采用多种阅读方式,比如大声读、轻声读、默读等,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体验中提高阅读能力。读多了,字就认得多了,从而顺利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为数学审题能力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基础保障。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开展阅读活动,比如数学阅读比赛、读书分享会等,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比赛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数学审题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阅读并正确解答,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审题能力。
(二)提高专注力,增强审题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与专注力有关的训练活动,如注意力游戏、注意力训练等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例如,“开火车”小游戏,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多人协作接龙,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注意力。还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棋盘游戏”,比如较为简单的五子棋,通过五子棋的规则限制和策略思考来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在学生学习和做题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来减少外界的干扰因素。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专注。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做题前先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要求之后再动笔进行解答。在做题过程中,要认真书写,避免粗心大意。做完题后,要认真检查,确保答案的准确性。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审题能力。
(三)加强思维训练,克服思维定势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遇见问题多问为什么,多进行思考。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发现问题,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教师可以通过一道题有多种解题思路的训练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克服思维定势。例如,在解决“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10 厘米,宽是 8 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这道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如( 8+10 ) ×2=36 (厘米),10×2+8×2=36 (厘米), 8+8+10+10=36 (厘米)等,让学生在多种解法中拓宽思维。
(四)教授审题技巧,明确关键信息
教师要教学生在读题时标记关键词,让学生能够清晰地发现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例如,在解决应用题时,对于 “多”“少”“一共”“还剩”“平均” 等关键词,教师指导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记,如用红色的笔把“多”圈出来;用蓝色的笔把“少”画出来;在别的关键词或句子下面画上横线等。通过标记关键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题意,避免因忽略关键信息而导致解题错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列表、画图等方法将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整理、标注。使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清晰明了。比如,在“小明今天种了 15 颗苹果树,小强种了 23 颗,小强比小明多种了多少颗?”这道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线段示意图,通过直观地观察数量关系,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题意,寻找解题思路,从而能够顺利的答题。
结语:
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并且需要坚持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专注力、加强思维训练以及学习审题技巧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减少学生因审题错误而导致的解题失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未来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研究,不断完善培养策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秀珊.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18):98-101.
[2]朱春晓.探究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以教学二年级下册“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J].小学生(上旬刊),2025,(06):148-150.
[3]周晓雯.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画图解题能力的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25,(1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