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路径
焦广莹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实验小学 吉林白山 1343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数学素养,对于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一系列策略的实施,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理论,也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传统的讲授法,注重知识的直接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探究和动手实践的引导。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主动参与和探究的机会,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难以得到有效激发。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乏针对性,未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二)课堂互动不足
教师主导的单向知识灌输模式仍占主流,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互动形式单一,多局限于简单的问答环节;生生互动机会匮乏,缺乏有效的合作探究活动;教学互动层次较浅,难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这种互动不足的教学现状,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也制约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模糊
一方面,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过于笼统,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概念理解、数学思维发展、数学问题解决等关键能力往往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来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针对性。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路径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改革浪潮中,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革新已然成为撬动教育变革的重要支点。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桎梏必须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互动式课堂生态。
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单元为例,这场教学革命正在展现出令人欣喜的实践成果。 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应用为几何教学注入了全新活力。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方案,通过动态演示将抽象的几何变换过程具象化。比如在"圆柱体表面积计算"这一难点教学中,运用三维建模软件制作动画,生动展现圆柱体侧面展开为长方形的全过程,配合分步标注和色彩区分,让学生直观理解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内在联系。更值得关注的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深度应用,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向传输模式,让学生能够亲手操作虚拟教具,通过拖拽、旋转、组合等互动方式,自主探究几何图形的特征与性质。
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了从机械记忆到意义上理解的跃迁。
(二)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路径需要重点关注教学过程的创新与课堂氛围的营造。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这一典型教学内容为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优化:
首先,在教学设计层面,教师应当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例如,可以设计"校园寻宝"活动,让学生在绘制校园平面图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这种情境化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能培养其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
其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建议采用"问题驱动-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提出"如何准确描述学校各个建筑物的位置"这样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如使用指南针、绘制方位图)等方式,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再者,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动态方位图,或借助 AR 技术让学生直观感受物体位置与观察点变化的关系,都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智能终端的即时反馈功能,教师可以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最后,在课堂评价方面,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也要重视其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空间想象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可以采用"学习档案袋"的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
(三)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要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可是关键一环。其中,好好培训教师,全面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是实现课堂改变的重要一步。
首先,得给不同水平的教师设计不同的培训方案。比如新手教师、骨干教师,还有学科带头人,都得有针对性地培养。通过学习理论、观摩课堂、分析案例这些方式,让教师们真正明白核心素养是啥,以及怎么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其次,得注重培养教师们的实践能力。可以采取“理论 + 实践”的培训方式,让教师们一起研讨教学,或者同上一节课但用不同方法。特别是要深入研究数学的核心概念,提升教师们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能力,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了。
再者,得建立一个能让教师持续发展的机制。比如成立名师工作室、在学校里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学比赛等等,给教师们提供一个不断成长的平台。同时,也得培养教师们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让他们能灵活地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
最后,得完善对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纳入教师考核里,再设个专项奖励基金,这样就能激发教师们自我提升的动力了。通过这样一套系统的培训,教师们就能从“只教知识”变成“既教知识又培养素养”的优秀教师。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导向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要使命。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等策略,我们正在为学生打造一个既能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又能发展关键能力的成长平台。这些优化路径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刘其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路径[J].教育,2024,(33):97-99.
[2]叶金良.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17):8-10.
[3]陈育琪.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路径[J].家长,2024,(12): 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