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前景研究
刘桂甫
身份证号码:37068119790825223X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智能化工程管理方式得以确立。在这一管理框架下,利用各类高科技手段,可实现具体管理目标和任务。可对建设工程各阶段的技术进行更新,通过强化智能化管理理念在建设工程中的运用,全方位显现技术变革对管理流程的促进作用。
1 智能化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必要性
在新时代建筑管理工程中,智能化技术能够应对下列问题:(1)应对日益复杂的工程。新时代下,建设工程增多,需要加强智能化管理。每个项目工程都有长周期,施工过程复杂。施工周期越长,工程施工越复杂。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加强智能化管理,避免延期。应用智能化技术,项目管理者能够提前预判建设工程的进程并实现有效管理,避免人为因素影响项目进度。(2)满足工程延续的需要。建设工程中有许多隐患,会影响周期和安全。为了保证工程延续性,必须加强管理。项目管理人员需要记录项目情况,以便日后研究,确保工程正常稳定运行。因此,通过智能化管理方法的使用,管理人员能让建设工程更加稳定的运行。(3)满足突出责任的需求。随着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各个城市对住房具有较大的需求,从而增加了建设工程的项目数量。建设工程通常施工庞大,易有安全隐患;建设工程在施工前后均需保证安全性和居住质量,负责人必须对工程负责,保障责任突出。未来建设工程不仅要保证施工安全性,还需提供售后保障。
2 智能化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 构建建设工程 BIM 设计平台
当前,面对复杂的建筑设计图,部分建筑工人因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难以精准理解图纸要求并开展施工,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而 BIM 技术的可视化在建设项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将建筑内在构造清晰地呈现在设计人员面前,能够处理以往未能解决的问题。设计图纸导入是应用 BIM 技术的初始步骤,需要基于 BIM 平台完成建模工作。导入后在 BIM 中引入专项管理技术指标,对施工计划进行验证。例如,在建设项目中,材料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将材料的数据整合到 BIM 中,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等关键构件的信息。通过将设计图纸及混合料的配比数据相结合,并对照 BIM 中的零件模型,可以对材料的数量、尺寸和质量进行多维度核查,进而评估使用后是否能够满足既定的设计标准。将 BIM 技术运用到建设工程管理中,可以将建筑工地和数据管理中心联系起来,实现对建筑工地的实时监控和数字化监控。此外,通过“网上管理+工地管理”的综合管理方式,可保证从设计、施工至竣工等整个周期内的管理效果。
2.2 打造智能建造集成场景
通过整合高边坡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智能自动注水功能、物料入库管理、智能化搅拌技术、智能化温度调控以及智能化注浆等多项功能,可在整个流程中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达到单屏操控和全面监督工程进展的目标。1)建立可视化驾驶舱。通过对多维信息的融合,可为建筑企业提供实时可视化的管理视角,达到对建筑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各模块之间的协作,帮助项目经理迅速发现问题,优化工作流程。2)信息管理子系统的设计。系统融合了员工信息登记、车辆备案、出勤记录、基建资料管理、电子设备监控、智慧化营地管理以及数据元素控制等多项功能,深度融合了各项信息技术,在提高系统运营及管理效能的同时,推动了数字化管理模型的确立。3)建立智慧施工数据整合平台。平台与多个智慧施工系统相连接,可对项目中的信息进行识别和访问,以此构建涵盖基坑监测、速度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智能灌浆、品质控制、自动化碾压、隧道内智能化通风、水电供应、门禁管理、综合安全监控系统、车辆识别等多个领域的多源数据采集与整合平台。
2.3 建设工程数据的采集
根据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收集信息的目的性和侧重点也都不相同,因此,信息的收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1)项目决策阶段。主要采集的信息包括相关市场、自然环境、新技术、新设备、政治和治安环境等信息。(1)设计阶段。主要采集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设计的质量和工期进度、同类建设工程的相关信息等。(2)施工招投标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收集,掌握第四系岩土层的构造情况,获取施工设计图、测绘图等相关信息以及施工预算、工程造价材料、施工单位的施工图预算等。同时还要收集施工所在城市的法律政策文件、材料和设备的价格与质量、劳动力价格、招投标代理机构的能力和管理流程等。(4)施工阶段。该阶段需要采集的信息包括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组成,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施工使用的设备型号、规格以及设备的状况;施工单位的质量监管措施、监理大纲等。在技术资料方面,还需要收集施工场所的水文、气象数据,施工图的会审记录和交底资料等。施工实施期会随时产生数据,包括施工单位人员、设备、水、电、气等,气象数据,建筑原材料,施工中发生的工程数据,也应及时收集。(5)竣工保修期阶段。该阶段主要收集监理文件、工程准备阶段的相关文件,技术文件包括施工资料、竣工验收资料、竣工图等。
3 智能化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3.1 推动行业深度变革
随着智能化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建筑行业将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企业需加大在智能化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的投入,培养具备智能化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智能化技术将促使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创新,重塑产业生态,推动行业整体升级。
3.2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智能化技术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通过精准的施工规划与资源调度,降低材料浪费与设备闲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智能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环境指标,及时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助力建筑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3.3 拓展新的业务模式与市场机遇
智能化技术催生了如建筑运维管理服务、智能建造解决方案提供商等新兴业务模式。建筑运维管理服务可利用智能化技术对建筑物的设备设施进行远程监控、预测性维护,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降低运维成本;智能建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则为建设项目提供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维的一站式智能化解决方案,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效率建设项目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结束语
将智能管理技术及理念运用到建设工程管理中,不仅契合行业发展需求,也能在质效把控上取到更好的效果,解决目前项目管理的主要难题,推动项目管理朝着更科学、更高效、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今后,随着科技要素进一步深化,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将在建筑行业发挥更大的效用,成为促进工程建设领域深度发展的积极要素。
参考文献
[1]杨国良.住宅建筑管理中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融入与应用[J].居舍,2024(34):66-69.
[2]李伟娟.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3,(21):143-145.
[3]罗娴静.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2,(2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