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电气及机电安装技术应用

作者

孙成祥

身份证号码:371327198011264616

引言

深入研究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特别是电气及机电安装领域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减少安全隐患,还能有效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通过优化管理流程,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理念,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体水平,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对高质量电力服务的需求。

1 电力工程现场管理的概述

在电力工程中,施工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电力工程主要有发电、输电、配电三种。发电工程包括水电、火电、核电和新能源发电等多种发电设施,涵盖了从设备安装到调试的所有环节。输电工程则是把电厂发的电经由高压输电线送往各个区域,以保证电力的稳定供应。而配电工程则是指在城乡配电网中,把用电送到终端用户,包括变电站建设、线路敷设等多个环节。每一类电力工程都有其特有的技术需求与管理难题,因此,必须对其现场管理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施工组织协调、资源管理、进度控制是保证电力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首先,施工组织和协调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基础,要求项目经理能对各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对各种资源进行统筹管理,确保所有的工作都按预定的计划进行。同时,各专业团队之间要加强协作,消除部门之间的交流壁垒,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资源管理包括对人员、材料和设备进行综合安排。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可以保证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及时到位,而且可以合理地安排施工人员的工时,避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2 电气安装技术在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 制定落实专项检查方案

针对当前的安全状况,制订了具体的专项检查计划,专项检查方案覆盖了从电气安全到机械设备维护,再到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等各个方面内容,还包含对安全管理流程的定期审查,确保其始终符合最新的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完善了安全与质量责任的量化评估体系,并对基础建设工程的安全质量责任量化评估执行规则进行了更新和修订,为每个项目定制了独特的检查计划。根据每日的施工活动,执行周期性的巡检,以及实行“四不两直”原则进行安全监督。不断强化安全检查和评估的力度,严格处理各种违规行为。

2.2 电气安装施工的关键技术

在电气安装施工中,关键技术的应用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这些关键技术包括电气综合布线技术、电气接线技术、电气保护技术、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电气综合布线技术:综合布线技术是指在电力工程中合理规划和布置各种电缆和导线的技术。该技术需要考虑电缆的类型、规格、敷设路径和固定方式,以确保布线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布线过程中,应避免电缆交叉和干扰,确保电缆的固定牢固,防止因外力或环境因素导致的损坏。同时,还需进行初步的电气测试,确保线路连接正确无误。电气接线技术:电气接线技术是将电缆和导线与电气设备正确连接的过程。接线时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确保接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常用的接线方法包括螺栓连接、焊接和压接等。接线完成后,应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和导通测试,确保电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电气保护技术:电气保护技术通过设置各种保护装置,如断路器、熔断器、漏电保护器等,防止电气设备和线路发生短路、过载、漏电等故障。这些保护装置能够迅速切断故障电流,从而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在安装过程中,需确保保护装置的选型和安装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电气安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是电气安装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控、隐蔽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安全管理则涉及施工前的安全培训、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和应急处理等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现场的秩序。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确保电气安装工程的顺利进行。通过以上关键技术的应用和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为电力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3 加强安装后的维护与检查

加强安装后的维护与检查对确保机电照明设备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首先,应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设备状态实施周期性评估,包括电气连接、固定装置和散热系统等关键部位的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如松动的螺栓或老化的线缆等。其次,引入智能化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控设备运行参数,如温度、振动和电流等,以便提前预警异常情况,实现预防性维护。最后,培训专业维护团队,提高相关人员识别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确保能快速响应突发故障,减少停机时间。通过落实这些措施,可有效延长设备寿命,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的电气及机电安装技术优化策略

3.1 提升电力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智能化管控水平

指导各参建单位全面运用整个建设过程的数字化工具以及智能化施工系统,推动工程安全管理的信息技术化和智能化不断向前发展,采取结合“远程和现场”监管的方式,保障施工现场的整体整改任务得以有效执行,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监测网络。实施智能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包括工人的位置、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利用数据分析来识别事故模式和风险点,基于各类数据来制定预防性安全措施。

3.2 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1)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在项目开始前,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2)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人员要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检验和验收工作;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查,确保各项质量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进行旁站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3)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鼓励员工提出管理改进建议,对有价值的建议给予奖励。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现场的机电安装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涉及多个关键技术环节。通过科学的设备选型与配置、严谨的设备安装与调试、系统的集成与联动测试,以及有效的成本控制与进度管理,可以显著提升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有信心不断提升电力工程的施工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鲍馨宇.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建设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技术分析[J].水上安全,2023(9):187-189.

[2]金海坤,谢巧飞.探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与措施[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3,(10):35-237.

[3]王泽裕,丁玉贤,李俏俏,等.工程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现代盐化工,2024,5l(3):ll3~ll4+l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