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探索
陈鹤祥 陈昊(通信作者) 韩永强 雷雨 董佳玥 马瑜钒 王宏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计算机学院
1 引言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飞速发展,OpenAI、深度求索等国内外公司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层出不穷。软件开发作为技术驱动型产业,正在经历人工智能技术的变革,传统软件开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在传统开发时,人工成本高[1],错误率高[2]并且后期维护较为困难;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大语言模型的突破性进展,正在深刻重塑软件开发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成为了新的可能。
本文旨在探究人工智能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从具体实例中对比分析人工代码和AI 代码在代码正确性、完备性、可靠性等方面的优缺点,分析AI 在软件开发模式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软件开发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实施建议。
2 人工智能技术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2.1 关键技术分析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表现出惊人的可能性,其中自然语言处理以及代码生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语言处理方面,大型语言模型不仅可提取需求中的实体关系[3],还能自动生成 API 文档,其生成完整度可达 85%[2] 。在代码生成方面,代码生成模型可以根据提示生成所需代码,并能将方法实现时间缩短 60% ,代码重复率降低 40%[4]%
2.2 开发流程变革
相较于传统软件开发模式,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的新模式大大提升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在软件开发的五个阶段中,AI 增强流程彻底改变了传统流程的开发手段,使得开发效率大幅提升。据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内部使用AI 辅助工具后,需求交付周期缩短 40% ,线上缺陷减少35% ,人力成本降低 30%[5]∘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目标与功能
本系统围绕“高效、易用、稳定”打造,为研究人员提供一站式开发支持。具体目标有:用先进的NLP 技术,准确提炼用户自然语言需求里的关键要素;基于海量代码库和优秀的生成模型,生成覆盖 C 语言、java 等主流编程语言、可运行率 85% 以上的优质示例代码;通过对比人工与系统生成的代码收集反馈,从代码功能实现、时间成本、可读性等方面评估系统性能。
系统核心功能如下:
(1)需求输入模块
支持自然语言交流,提供简洁文本输入框,支持自由短句输入与结构化需求描述,方便适应不同用户的表达需求;采用需求解析引擎,依托NLP 模型,处理输入文本,提取任务类型等关键内容。
(2)代码建议生成模块
核心是调用Deepseek API,根据解析后的需求生成代码,并用语法高亮编辑器呈现代码。生成的代码要符合规范、带有注释、预留接口,同时支持多语言生成。
(3)效果评估模块
该模块划分为代码质量效果收集、系统性能监测和可维护性评估。通过正确性、可靠性、时间复杂度以及空间复杂度对比代码是否合理,监测处理时长、代码生成成功率等性能数据,评估代码的可读性、模块化等可维护性情况。
3.2 系统开发工具与平台
本系统采用Python 作为核心开发语言。在Web 层方面,本系统采用轻量级Flask 框架构建RESTful API,负责接受研究人员输入的自然语言需求,通过模块化路由设计实现任务的调度。在AI 能力集成方面,系统接入Deepseek API 实现代码生成功能。
在具体流程中,研究人员提交的需求经过规范化处理,通过 HTTP 协议调用 API 生成代码。本系统前端采用HTTP/CSS/JavaScript 构建交互界面,提供可视化需求编辑与展示区域,支持研究人员实时修改输入的需求。
概括来说,本系统以Python 为核心,采用Flask 轻量框架构建Web 服务,通过DeepseekAPI 实现需求智能分析和代码智能生成功能。该系统兼具高效开发、灵活开发以及稳定运行能力,为本实验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稳定的平台。
4 实验与效果验证
4.1 实验内容
选择四个典型需求,分别让软件开发工程师和AI 工具用 C++ 语言进行代码编写,然后从正确性、完备性、可靠性等十个方面对代码进行评判,对比内容见表3。
表3 实验代码对比

4.2 实验结果
根据以上实验内容,对比分析如表4,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人工编写代码的逻辑清晰可控、可读性高,但开发效率较低、可能存在性能问题、功能单一,同时可能存在知识局限;AI 生成代码的速度快、算法优化能力强、提供多方案对比,但逻辑可能不准确、可读性较差、依赖数据训练。AI 生成代码适合快速开发和探索优化方案,而人工编写代码在逻辑、可维护性和精确控制等方面更具优势。二者结合可发挥最大价值。
表4 对比结果分析

5 讨论与总结
5.1 发现的问题
通过四个典型需求对AI 生成代码与人工生成代码进行了多方面比较。经多维度对比分析得出:人工编写虽然比AI 编写代码的效率更低,但是胜在灵活程度较高,逻辑清晰可控;而AI 编写代码面临着功能单一、认知局限、依赖数据训练等诸多问题。
5.2 总结与展望
本文基于AI 的小型辅助开发系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AI 在软件开发应用中的可能性,展示了AI 在软件开发中的潜力。人工智能已成为软件开发的重要辅助工具,但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决定了它无法完全替代开发者。未来的软件开发模式必然是 “AI 辅助 + 开发者主导”的人机协同模式。只有人机协同,才能充分发挥 AI 的效率优势与开发者的创造力,推动软件开发向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泽皓.人工智能在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5,(15):31-33
[2]Allamanis M, et al. Security issues in neural code generation. IEEE S&P, 2023.
[3]龚永罡,陈舒汉,廉小亲,等.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中文开放领域实体关系抽取策略[J/OL].计算机应用,1-12[2025-08-17].https://link.cnki.net/urlid/51.1307.TP.20250421.1523.003.
[4]Microsoft Research. The impact of Copilot on developer productivity. 2023.
[5]阿里云. 通义灵码技术白皮书. 2023.
通信作者:陈昊
项目基金:面向101 计划的计算机专业考研核心课程建设与实践JG25048,25xjx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