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吴泽鸿
中山市横栏镇城市建设和管理局 528478
引言
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确保组织结构的完整性,责任与岗位相互绑定。在建筑工程管理出现问题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责任追溯,避免出现责任推诿,增加解决问题难度的情况。所以,本文通过对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意义重大。
1 精细化管理的概述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焦点是达成项目高质量交付、成本降低与工期缩短。为了实现这一预期目标,精细化管理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实施精准的资源分配方案,力求资源效能的极致发挥,遏制不必要浪费的现象发生。其次,精细化管理以人员管理为焦点,施工人员需提升技能与责任素养的同时,还要保证工作质量。最后,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时化,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支撑,持续收集并传递项目进度、资源分配及质量审核数据,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的支撑。同时,精确时间控制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支撑,施工各阶段需依照计划实施,保障工程进度不受影响。精细化管理实施要求标准化施工流程作为基础,采用规范化手段,实现操作规范的统一化,增强作业效率,降低出错概率,要素整合是精细化施工管理顺利实施的前提。
2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2.1 完善管理流程
(1)前期策划精细化管理环节。借助 BIM 技术完成建模,利用数据分析和三维设计的方式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管线碰撞测试,最大程度上避免施工环节出现返工问题。与此同时,BIM 建模还能对建筑工程项目复杂节点予以 4D 施工模拟评估,保证工序衔接效果更加可控,及时缩短关键路径的施工工期。(2)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搭建智慧工地平台,依照精细化管理要求和规范完成预警管理模式,对滞后任务予以集中管理,并联动精细化管理控制要求自动触发预警,相关人员需要在 24h 内落实合格的纠偏管控方案,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开展。(3)强化项目协同合作。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加强各部门与岗位间的协同作业,确保信息流通顺畅与工作有序进行。通过定期会议、日常交流及即时报告等机制,促进部门间的合作与信息互通,提升协同管理的效能。另外,还要重视持续改进过程。在精细化管理实践中,应建立并不断完善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问题汇总与经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将其融入后续工作中,从而推动精细化管理的持续优化与提升。
2.2 施工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精细化,贯穿项目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本质上是要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进行精细化管理。因此,精细化的质量管理,首先要对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识别、分析和评估,然后影响程度划分重要性等级确定优先序列,最后则是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全面识别、分析和评估这些影响因素本身就是精细化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并且实施严格的事中控制,通过现场巡查、抽样检测等手段,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防止问题扩大化。
2.3 施工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施工单位必须有一套全面、精细的安全管理体系,以保证工程施工全过程中不会产生不良风险。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时,若想充分发挥出精细化管理理念的真正价值,应进行实际场景分析,将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风险项逐一列出,针对每一项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以便于后续施工环节降低管控风险。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机构,要在项目设立安全部门,部门中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对现场监督、旁站等岗位进行明确,以便于全面控制现场施工风险。并且,如果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频繁发生违规现象,还要进行定期安全教育,以有效提高施工团队的安全意识,进一步保障现场施工作业安全。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定期进行组织进行安全检查,在具体检查环节应协同所有相关人员,所检查出的安全问题要第一时间解决、落实,并要求其后续不再发生。而如果同一安全隐患反复发生,则可进行适当惩处以示警戒,以便于提高施工现场的精细化安全管理效果。
2.4 施工成本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的施工成本管理通过提升质量管控效能与保障工期履约,有效规避非计划性成本支出与资源浪费,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该模式强调通过系统性分析识别成本控制的关键节点与难点,进而制定科学管控方案,实现合理有效的管控。例如基于成本构成分析,识别材料成本与人工成本占比突出的问题,明确其为重点管控对象。进而结合施工需求与成本动因,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材料管理方面优化供应商遴选机制与采购模式,人力资源配置层面实施动态调配与精益化用工。同时,该模式注重构建成本监控与评价体系,通过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成本控制动态监控,提升成本管理数据的可靠性与成本管理的公开公正性,防范管理风险。并且可以基于对施工的有效监管,结合资金消耗情况来分析成本控制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成本管理策略,切实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5 施工人员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管理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所有人员有序服务于项目,可以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因此,管理人员应该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详细全面分析,明确好项目所需要的人员数量以及工种,进而有目的地选择相匹配施工人员,避免出现施工人员数量短缺或者岗位不胜任的问题。同时,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确保其较好契合施工任务。在此基础上,施工人员的岗位匹配性管理还应该关注后续施工作业过程,实时动态评估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对于经常出现施工偏差问题的施工人员,认定为岗位不匹配,以便及时进行更换调整,由此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高效准确工作,在优化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以及施工效率方面创造理想的人力资源条件。另外,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精细化管理还应该落脚到培训方面,要求针对每一个施工人员开展相契合的培训活动,在确保施工人员匹配自身岗位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施工人员作业效果。施工人员培训应该采取差异化方案,根据不同工种以及具体作业任务,从多个角度入手,构建全面详尽的培训计划,确保所有培训内容可以充分作用于施工人员,最终促使建筑工程施工培训能够发挥理想效果。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能够对各项管理工作的目标职能进行精准定位,明确管理责权并进行细分,从而构建科学严密、精细化的项目施工管理机制。同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计划方案,动态调整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成本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保障质量和如期交工、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成本压缩与管控。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构建形成分工明确,组织高效的管理体制,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繁科,郑泽明.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居业,2023(07):209-211.
[2]温永军.精细化管理在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3(09):112-114.
[3]祝宇琪.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越野世界,2020,15(11):57.
[4]尹航.探究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20(9):135.
[5]陈锦山.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践探究[J]. 现代物业,2020(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