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钱伟康
安徽九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41
引言
土木建筑工程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工程造价预算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在工程成本控制与资源调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科学合理的造价预算能让工程在预定成本内顺利完工,但实际工程里造价超预算很常见,这不但加大投资方经济压力,还可能使工程进度滞后、质量下降等,土木建筑行业现在急需深入探究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并制定应对策略。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能够为工程建设各参与方提供理论指导,提高造价管理水平,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
一、土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一)前期决策阶段的原因
工程造价受前期决策阶段的根本性影响,决策环节的疏漏往往会为后续造价失控埋下隐患。部分项目在决策时,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未能组织专业团队对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建设规模的适配性、技术标准的先进性与经济性进行系统论证,仅凭借过往经验或主观判断敲定项目方案。这种粗放式决策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常因功能与需求不匹配、技术方案与现场条件冲突等问题被迫进行重大调整,进而引发造价突破预算。同时,一些项目在决策阶段对工程所在地的基础条件摸排不足,地质勘察仅局限于表层土壤分析,未探知深层复杂地质构造;对区域气候引发的施工窗口期限制、季节性材料运输难题预估不足;对当地原材料产能、供应链稳定性及价格波动规律缺乏调研。这些信息缺口使得预算编制如同空中楼阁,一旦施工中遭遇地基处理升级、冬季施工防护增强、材料运输成本激增等情况,便会因缺乏预案而导致造价超支[1]。
(二)设计阶段的原因
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是设计阶段,造价预算执行受设计质量高低的直接影响,有些设计单位在设计时对造价缺乏考量,一味追求设计的新颖性与技术性而忽视了经济性,建筑结构太复杂、材料选用不合适等不合理的设计方案会使工程成本上升,而且设计深度不够也是造价超预算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设计文件有漏项、错项的情况,施工时不得不进行设计变更,这往往会产生额外费用,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沟通协调不到位,设计方案没充分结合施工实际与造价控制要求,也会使造价超预算。
(三)施工阶段的原因
工程造价实际发生于施工阶段,此阶段管理不善造价极易超预算,施工单位施工时若不严格依施工方案和预算计划执行,出现返工、窝工现象,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就会增加,施工工艺不合要求致工程质量不合格需返工,成本就会额外支出,而且材料价格波动同样是施工阶段造价超预算的重要因素,土木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材料价格受市场供求、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大,预算编制时若没充分考虑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实际材料费用就会超预算,施工中出现自然灾害、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工程进度和成本会受影响,造价超预算。
(四)造价管理方面的原因
造价超预算的重要制度因素在于造价管理体系不完善,部分企业造价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健全、造价管理职责不明晰、部门间协调配合不通畅,导致造价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并且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对工程造价政策、法规、定额等不够精通,预算编制和审核时会有误差,这些都会造成造价超预算,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也影响造价控制,有些预算编制人员使用传统方法,现代化造价管理工具和技术运用不足,预算编制准确性和前瞻性欠缺,而且预算审核不严,预算中的不合理之处不能及时发现,这也为造价超预算埋下隐患[2]。
二、控制土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对策
(一)强化前期决策阶段的管理
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在于做好前期决策阶段的工作,在项目决策之前,要组织专业人员全面且深入地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充分考量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科学地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技术方案,并且要加强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勘察、环境评估等工作,以便为预算编制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资料,还要建立健全决策责任制度,明确决策人员的责任,若因决策失误造成造价超预算就要问责,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要引入专家咨询机制,邀请行业专家对项目决策方案进行论证和评估,以确保决策方案合理可行。
(二)优化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在于控制设计阶段的造价,推行限额设计时要在确保工程功能与质量的前提下,用批准的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用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把造价控制目标分解至各个专业与设计环节以保证设计方案造价不超支,并且设计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要加强沟通协作,在设计过程中引入造价咨询人员让其参与设计方案的比选与优化,从经济方面对设计方案予以评价和调整,设计单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得到鼓励,这样既能提升工程质量与功能又能削减工程成本,还有得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并建立设计变更审批制度,对于必须进行的设计变更要开展技术经济分析以保证变更具有必要性和经济性[3]。
(三)加强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造价超预算的控制中施工阶段成本管理是重要环节,施工单位要严格按施工方案和预算计划施工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以避免返工、窝工等现象发生。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来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成本增加的情况。在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方面要建立材料价格动态监测机制以及时掌握材料价格变化情况,且预算编制时要预留一定价格波动准备金,材料采购过程中可采用招标采购、集中采购等方式来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施工单位还要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和维护以提高机械使用效率、降低机械使用成本。针对不可抗力因素要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来减少其对工程进度和成本的影响。
(四)完善造价管理体系
造价有效控制的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造价管理体系,企业要设专门造价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造价管理人员,明确各部门与人员造价管理职责以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让造价管理形成合力,造价管理人员得加强培训与考核来提高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从而能熟练运用现代化造价管理工具与技术以提升预算编制和审核的准确性,要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并推广使用BIM 技术等现代化造价管理工具以实现造价信息共享与协同管理提高预算编制效率和准确性,要建立严格的预算审核制度并加强预算审核工作对预算编制依据、方法、内容等进行全面审核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预算不合理之处,要加强工程造价动态监控,定期核算分析工程造价及时发现造价偏差并调整。
三、结论
土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涉及前期决策、设计、施工、造价管理等多个环节。要有效控制造价、防止超预算就得从各阶段着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像强化前期决策管理、优化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加强施工阶段成本管理、完善造价管理体系等措施就能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以保证工程在预定成本内顺利完工,在今后的土木建筑工程建设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创新造价管理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提高造价控制的效果,促进土木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琴,王守国.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中国招标,2025,(07):171-174.
[2]吴尽. 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及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对策分析[J].居业,2024,(12):137-139.
[3]孙诗扬. 土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建设,2023,(08):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