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方法探讨
王江南
身份证号码:460001199112200713
引言
城镇道路交通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可以有效提高城市交通流畅度,减少交通事故,改善居民出行条件。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加快,对交通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的需求就是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就如何在公路建设中加强公路建设质量控制,有效提高公路工程质量,使工程质量要素持续高效发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以保障工程的实施完成。
1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特点
1.1 建设内容的系统性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并非单一的道路施工,而是涵盖道路主体、交通设施、附属工程的综合系统。道路主体包括路基、路面、人行道等结构层,需根据交通荷载(如设计年限内的累计轴次)选择合适的材料(如沥青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交通设施涉及信号灯、标志标线、隔离护栏、监控系统等,需与道路功能匹配(如快速路需设置连续的中央隔离栏和全程监控);附属工程则包含绿化景观、照明系统、无障碍设施等,体现城市人文关怀。
1.2 功能需求的动态适应性
随着城市发展,道路交通工程需具备适应交通流量增长和出行方式变化的能力。一方面,设计需预留远期扩容空间,如道路红线宽度需满足未来 20 年的交通增长需求,地下管线应采用综合管廊形式便于后续扩容;另一方面,需响应新型交通方式的发展,如在道路规划中预留充电桩安装位置(每 500 米设置 1 处公共充电桩)、设置独立的自行车道和步行系统,适应绿色出行趋势。
2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建设
部分施工企业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工程进度与经济收益方面,而忽视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安全管理规范及标准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发生,一方面无法有效规范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增大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无法及时有效的落实各项管理措施,从而导致落实不力、奖惩不严等问题出现。
2.2 施工专业技术有待增强
相较于普通道路施工作业而言,在开展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作业时对施工质量有着更高的标准,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要充分掌握多种先进施工技术,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以严格的施工标准全面落实各项施工作业。但现阶段,在实际开展此项施工作业时,部分市政道路交通工程所使用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并非该专业出身,在专业素养等多方面相对较差,整体上升空间相对较大。在此情况下,整项施工作业的开展难以充分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极易出现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从而为工程建设埋下较多的质量隐患。
2.3 材料质量问题
材料质量方面的问题也是导致城镇道路交通工程质量管理事故的常见质量问题之一。施工材料是决定道路工程质量的关键,任何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的材料使用都会引起后来的施工问题,比如裂缝问题以及沉降问题等。道路施工过程中所需材料较多,其中包括沥青、混凝土、钢筋等材料,材料质量会直接影响道路结构的牢固性以及使用寿命。材料质量方面的问题一般体现在材料质量控制不严,采购材料的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质量不达标,或者是采购回来的材料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变异,也有些质量控制不严的原因是采购回来的材料批次不同等。如果在道路施工过程期间,对于材料质量方面的问题不加重视,可能会在施工完毕之后为工程质量留下较大的事故隐患。
3 工程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对策
3.1 健全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机械设备使用职责。如上文所述,大量的机械设备极易引发安全事故,要求施工企业做好机械设备的保管与监控。一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保证每个机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做好后续的检修与维护;另一方面制定严格的使用流程规范制度,无论是使用还是维修都有相应的记录,并保证内容的真实性。(2)保证机械设备运行安全。众所周知,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施工现场容易受到天气情况的影响出现不断的突发情况,大型机械设备急需施工企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做好定期检修与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同时,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检测过程中,应做好各项参数的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管理人员并进行排除。此外,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机械设备使用规范,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相关作业,施工企业通过编制作业指导书的方式为操作人员提供参考,方便后续安全措施的落实与管理,从源头上避免出现不规范操作。
3.2 合理配置施工人员
当前,尽管机械设备在许多工程建设作业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期间依然有许多施工内容需要人工操作,才能够推动工程建设作业的有序开展。在将人力资源充分投入工程建设现场以后,相关部门就需要及时做好对施工材料的落实,这样才能够让员工及时开展各项施工作业,将人力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确保各项施工作业能够在规定时间范围内顺利开展。为最大限度缩短工程建设时间,在开展工程建设作业时相关负责人员要深入了解工程建设内容,针对员工人数、员工技能等多方面展开统计、分析,以确保施工作业能够做到齐头并进。另外,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做好对监管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等多方面的统计工作,并在正式投入工程建设作业前,积极开展对所有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以此帮助员工进一步增强自身专业能力、综合素养;同时,在充分融入安全教育的情况下,还能够增强员工在施工作业中的安全意识。
3.3 材料质量管控体系的创新应用
材料质量是城镇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的重要因素,不合格的材料很可能会在后期的工程施工当中引发较大范围的质量事故,所以完善的材料质量控制体系必须建立起来。首先是采购阶段的材料供应商选择上,必须严格筛选采购的对象,让采购的材料严格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同时材料要经过检测单位严格的质量检验工作,检验通过以后再对材料进行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材料的储存工作,并做好材料运输的管理工作,尽量将材料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变质,沥青材料就不能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存储,否则会影响材料的使用质量。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便于以后的追溯以及控制性工作,降低材料质量引起的质量安全事故。
结束语
总而言之,质量控制与检测对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日后使用均会造成直接影响。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确保人们出行安全,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期间,必须从整体情况入手,做好质量控制与检测作业分析工作,如果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进行处理,以免小问题演变为大问题,影响交通。
参考文献
[1]任杰.基于绿色施工的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分析[J].人民公交,2024(22):146-148.
[2]袁福林.精细化管理在城市道路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24(09):64-66.
[3]李延波,杨乐.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3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