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极简教育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研究

作者

叶玲

福州市鼓山新区小学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框架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与新课标要求

2022 版数学新课标强调“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要求教学目标、学习评价与教学活动保持统一。在《负数》教学中,需实现三个维度的对齐:

1.目标层:从知识技能(读写负数)转向素养导向(数系扩充、相对性理解);

2.评价层:设计可观测的评价任务(如用正负数表示生活情境);

3.教学层:通过活动设计搭建认知阶梯

教学评一致性闭环模型

教学目标 评价任务嵌入 $$ 教学活动 $$ 证据收集 $$ 目标达成反馈

极简教育技术的定位与优势

区别于复杂多媒体技术,“极简技术”指零门槛、高效率、轻量化的数字工具(如问卷星、希沃白板、班级优化大师)。其在教学评一致性中的价值:

诊断前置:课前问卷星快速分析学情( 95% 学生已掌握读写,但 80% 不理解相对性);

过程可视化:希沃拍照上传实时展示学生思维差异;

动态评价:温度计 数轴动态演示生成认知证据。

二、实践案例:六年级《负数》教学评一致性设计

(一)素养导向的目标重构

基于新课标“数感”“符号意识”要求,将笼统目标转化为可观测的具体目标(二)极简技术赋能的评价任务设计

1.课前诊断:问卷星锚定教学起点

问题示例:“-3℃和-5℃哪个冷?用画图说明原因”。

技术作用:5 分钟生成数据报告,聚焦难点( 62% 学生认为“- -5”)。

2.课中嵌入:希沃工具实现“即评即调”

活动二:学生用生活实例表示 +3 与3(如收入/支出)。

技术应用:希沃拍照上传典型作品

生1:用箭头图表示东方向为正、西方向为负。生2:楼层地上为正、地下为负

生3:收入为正、支出为负

通过对比发现“相反意义”的本质特征。

评价要点:是否准确建立意义关联(达成目标1)。

活动三:温度计动态演变为数轴

技术应用:希沃动画演示“去物理化”过程,同步提问:“8 在3 的左边,为什么表示更冷?”

评价证据:学生操作数轴模型解释位置关系(达成目标2)。

3.课后延伸:知识迁移评价

任务:记录家庭一周收支(正负数表示),说明“结余0 元”的含义。

技术支持:班级优化大师收集电子表格,自动统计目标达成率。

(三)技术赋能的评价证据驱动教学调整

问题暴露:活动二中 75% 学生用“大小”比较 ⋅+3 与-3(忽略相对性);

即时干预:插入历史微视频《负数发展史》,强化“相反意义”文化背景;

策略优化:增设“海拔高度”情境对比(吐鲁番盆地155 米vs 珠峰 ⋅+8848 米)。

三、实践成效与模式提炼(一)技术赋能下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机制

1.目标精准化:问卷星数据使目标制定基于实证(如补充 ∗s0 的再认识”子目标);

2.评价过程化:希沃实时捕获学习痕迹,将评价嵌入活动全程;

3.调整动态化:依据技术反馈即时重构教学路径(如增补情境案例

(二)极简技术的核心优势

1.减负提效:教师3 分钟完成学情分析(传统纸质批阅需30 分钟);

2.思维可视化:学生作品对比促成概念辨析(例:温度计倒放破解“负数为小数”迷思);

3.素养可评化:通过技术痕迹追踪数感发展(如从“温度比较”到“数轴建模”的进阶证据)。

(三)构建“三环五步”教学模式

四、讨论与推广建议

(一)关键突破:技术破解“评”的实践难题

传统痛点:评价滞后于教学、证据收集困难;

技术解决:问卷星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程评价;希沃拍照上传使隐性思维显性化。

(二)推广策略

1.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如何用极简技术赋能数学课堂”(如希沃胶囊制作微课);

2.案例共享:建立区域云平台共享“教学评一致性”设计模板;

3.工具清单:推荐小学数学课堂极简技术包

五、结论

本研究证实,极简教育技术通过轻量化、嵌入式、动态化的应用,有效打通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路径。在《负数》案例中,技术工具不仅提升了评价效率,更通过可视化思维过程深化了学生对数系本质的理解。未来可进一步探索AI 助学工具(如自适应题库)与极简技术的融合,构建更智能的教学评闭环系统。

六、参考文献

[1]崔允漷.新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与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22

[2]黎加厚.极简教育技术:让教学更高效[M].华东师大出版社,2020.

[3]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极简教育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研究》(FZDJ2023B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