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大单元视角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作者

李秋霜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第四中学 130200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与基础构建期,作业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延伸,在促进学生知识巩固、能力提升、习惯养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作业设计普遍存在结构单一、重复低效、目标割裂等问题,与新时代教育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发展核心素养”等理念存在脱节。大单元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在单元内统整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养目标,构建层层递进、系统推进的教学逻辑,为作业设计提供了新的组织结构和内容逻辑。将大单元视角引入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增强作业的系统性与层次性,还能提高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因此,研究在大单元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

一、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与实践意义

大单元教学理念源于课程整合和深度学习的教育趋势,强调以单元为教学组织单位,打破课时限制,将若干课时内容有机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学习模块,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的整体统筹。在大单元视角下,教学目标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授,而是涵盖理解力、思维力、实践力等多维素养的提升,其核心在于促使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发展核心能力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与传统碎片化教学相比,大单元教学更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系统生成,提倡以真实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在任务解决中实现思维迁移与能力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单元理念能够帮助教师将若干课时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整体框架中设计教学路径,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性与逻辑性,为作业的系统设计奠定基础。同时,学生在大单元学习过程中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知识的结构体系,提升整体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因此,大单元理念不仅为课程内容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作业设计的科学化、有效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仍广泛存在着目标狭隘、结构呆板、功能弱化等问题。一方面,许多作业依旧以“知识巩固”为主,侧重计算与记忆训练,缺乏思维拓展与问题解决的任务安排,难以体现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另一方面,作业内容呈现方式单一,多为抄写式、机械式的重复练习,缺少趣味性与探究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驱动。此外,作业题目普遍缺乏层次感与挑战性,对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关注不足,导致“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作业评价机制普遍以“批改正误”为核心,忽视过程性反馈与个性化指导,缺乏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持续进步的机制。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作业设计理念的滞后以及对教学整体目标的认知缺失。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作业观念,从“大单元教学”出发重构作业设计逻辑,提升作业的育人功能与实践价值。

三、大单元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核心理念

在大单元视角下,作业设计应以“目标导向、内容统整、任务驱动、评价促进”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推动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与深度学习体验。首先,目标导向原则要求作业设计需基于大单元教学目标,明确核心素养维度,围绕理解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推理、数据处理等具体能力展开任务安排,确保作业内容对教学目标的有效支撑。其次,内容统整原则强调作业题型与内容要围绕单元整体结构展开,实现从“点”到“面”的内容覆盖,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不断梳理和建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次,任务驱动原则提倡以真实问题情境或实践任务作为作业背景,增强作业的现实意义与思维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与解决问题的欲望。最后,评价促进原则强调作业不应仅作为结果性考察工具,而应成为诊断学习问题、引导改进学习过程、激发学习潜能的重要媒介,推动形成性评价与学生自主评价的融合。综合而言,基于大单元理念的作业设计不再是教学的“附属物”,而是承载教学目标、落实课程标准、发展学生素养的重要载体。

四、大单元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的有效策略

结合当前教育改革要求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优化作业设计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构建整体性目标体系。在作业设计前,教师需深入分析单元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要求,明确作业需达成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并依据认知水平分设基础型、拓展型与综合型任务,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任务结构。第二,实施分层递进设计。针对学生能力差异,设计基础巩固题、思维提升题与挑战探究题等多种梯度任务,既满足普遍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保障优生的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差异化作业促进个别化教学落地。第三,设置情境化任务内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如购物、测量、统计等,将数学问题融入真实语境,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价值感与应用意识,提升学习兴趣与参与度。第四,丰富多样化呈现形式。在传统书面作业基础上,引入绘本作业、游戏作业、动手操作作业、口头表达作业、线上互动作业等多种形式,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双重创新。第五,优化作业反馈与评价机制。

五、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保障路径

为保障大单元视角下作业设计策略的有效实施,需从制度建设、教师发展与资源保障三方面入手。首先,学校应构建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作业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作业审议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确保作业内容符合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需求。其次,应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通过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教学观摩等方式提升教师对大单元理念与作业设计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推动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专业化、系统化发展。同时,应建设丰富的作业资源库,整合优秀案例、题型模板、课件素材等,为教师个性化设计提供便利条件。

结论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不仅是知识训练的手段,更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路径。大单元教学理念为作业设计提供了新的逻辑与结构支撑,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与建构任务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作业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与实效性。本文从作业设计现状出发,系统分析大单元理念下作业设计的核心理念与优化策略,提出在目标制定、层次设置、任务设计、形式创新与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进路径,旨在为小学数学作业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作业与课堂教学、学科整合之间的协同机制,推动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以作育人。

参考文献

[1] 徐斌, 吴俊.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 教学月刊·小学版,2021(10): 14-17.

[2] 李国庆.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22(04): 75-78.

[3] 张虹. 大单元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J]. 数学教学研究, 2023(0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