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换热器防震结构的机理、技术与工程实践研究

作者

朱向毅

山东正诺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 255080

一、引言

换热器作为一种实现热量传递的关键设备,在石油化工、电力、制冷、航空航天等多个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其基本功能是通过两种或多种流体在换热器内的温差来实现热量交换,从而满足不同工业过程对热量的需求。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换热器往往面临着各种震动问题,这些震动可能来源于内部流体流动的不稳定性、外部机械设备的振动干扰,或者由于安装环境的复杂性。如果震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轻则导致换热器性能下降,重则可能造成换热器的结构损坏,进而影响整个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研究换热器防震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换热器震动原因分析

(一)流体流动引起的流体弹性不稳定性

在换热器中,流体的流动速度、流向以及流体的物理性质等因素会相互作用,产生复杂的流动现象。当流体流经换热器的管束或壳体时,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流体的惯性力和弹性力之间会出现不平衡。这种压力脉动会使得管束产生振动,当振动频率与管束的固有频率相匹配时,就会发生共振现象。此时,管束的振动幅度会急剧增大,从而引起换热器的结构损坏。这种由流体流动引起的振动问题在换热器运行中较为常见,其本质是一种流体弹性不稳定性问题。

(二)外部机械振源干扰

换热器所在的工业环境中,往往存在各种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如果这些振动通过支撑结构、管道连接等方式传递到换热器上,就可能会对换热器造成干扰。当换热器与这些设备通过管道相连时,振动能量会沿着管道传播。如果换热器本身的结构刚性不足或者没有足够的减震措施,就会受到这种外部机械振源的干扰,导致自身结构产生振动,进而影响换热器的正常运行。

三、换热器防震结构机理

(一)隔震机理

隔震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换热器与振源之间设置隔震装置,将振动能量隔离,阻止其传递到换热器结构上。常见的隔震元件有弹簧隔震器、橡胶隔震器等。以弹簧隔震器为例,其内部的弹簧系统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当外部振源产生的振动传递到隔震器时,弹簧会发生变形,将振动能量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形变能。这种能量转化过程能够有效地降低振动的幅度和频率,从而实现隔震的目的。橡胶隔震器则利用橡胶材料的高阻尼特性,通过橡胶的内部摩擦来消耗振动能量。橡胶隔震器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和要求,调整其硬度和尺寸,以达到更好的隔震效果。隔震结构在降低外部低频振动对换热器的影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二)耗能机理

耗能防震结构的目的是通过消耗振动能量来减少换热器的振动。阻尼器是实现耗能的重要装置之一。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是在振动过程中,阻尼器内部的液体、固体颗粒或者阻尼材料会发生相对运动或者变形。此外,金属阻尼器通过金属部件的塑性变形来耗散能量。当振动传递到金属阻尼器时,金属在屈服点以上的区域会产生塑性变形,这种变形过程会消耗大量的振动能量,使换热器保持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耗能防震结构对于抑制换热器内部由于流体波动产生的振动效果较好。

(三)抗振机理

抗振主要是通过增强换热器本身的结构刚性来抵抗振动。在换热器的管束设计中,增加管壁厚度、优化管束的支撑结构布局是抗振的重要手段。较厚的管壁能够提高管束的抗弯、抗扭能力,使其在受到外部力作用时不容易发生变形和振动。合理布置支撑结构可以有效减小管束在横向和纵向上振动的自由度。另外,对于换热器壳体,采用高强度材料制造以及合理的形状设计,也有助于提高其抗振性能。抗振结构侧重于提高换热器自身的抗振动能力,以适应可能出现的各种振动环境。

四、换热器防震技术

(一)管束支撑调整技术

在换热器设计和运行维护过程中,对管束支撑进行合理调整是重要的防震技术措施。首先,需要根据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特性、管束的材料和尺寸等因素确定最佳的支撑间距。如果支撑间距过大,管束在振动时容易产生较大的振幅,而支撑间距过小则会增加换热器的成本并限制流体的流动。可以通过模拟计算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优化支撑间距。此外,支撑结构的形状和材料也至关重要。采用弹性支撑结构可以允许管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振动,避免因过度约束而引起应力集中。

(二)阻尼器安装技术

安装阻尼器是换热器防震的有效技术手段。在安装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类型的阻尼器。对于由流体弹性不稳定性引起的振动,粘滞阻尼器可能较为合适;而对于外部机械振源引起的振动,可以考虑安装阻尼效果更明显的金属阻尼器。阻尼器的安装位置也很关键。一般来说,阻尼器应该安装在管束振动最剧烈的部位,如管束的两端或者管束的中部。安装方式可以采用直接焊接或者通过特殊的连接装置固定。在安装粘滞阻尼器时,要注意保证阻尼器内部液体的流动性,避免出现堵塞现象,影响阻尼效果。同时,要根据换热器的运行环境,对阻尼器进行适当的防护,防止高温、腐蚀等环境因素对阻尼器造成损害。

(三)弹性连接技术

采用弹性连接技术是解决换热器与外部管道连接部位振动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换热器与管道连接处,使用弹性连接元件,能够有效隔离管道传递的振动。波纹管是一种具有多个波纹状褶皱的金属管道部件,它能够承受轴向、横向和角向的位移。在振动过程中,波纹管的褶皱会进行弹性伸缩变形,从而吸收振动能量。橡胶接头则利用橡胶材料的弹性和密封性,在管道和换热器之间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同时,橡胶接头还可以补偿管道系统的热膨胀和冷缩小量位移,保证管道和换热器连接的可靠性。在弹性连接设计中,要根据管道的直径、压力、温度以及振动频率等参数,选择合适的弹性连接元件规格,以确保整个系统的防震效果。

五、结论

换热器的防震结构研究对于保障换热器的稳定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提高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换热器震动原因的深入分析,结合隔震、耗能和抗振等多种防震结构机理,以及管束支撑调整、阻尼器安装和弹性连接等技术手段,能够在工程实践中有效解决换热器的振动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换热器的具体工况和振动类型,综合考虑各种防震技术的适用性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防震方案。同时,随着材料科学、计算技术以及振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换热器防震结构的研究和应用也将迎来新的突破和进步,为工业生产的高效、安全运行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孙艺.管束 U 形段防震结构选优分析[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换热器委员会,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全国第四届换热器学术会议论文集.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11:30-34.

[2]邓桂成.中央空调换热器铜管防震方法分析[J].日用电器,2014,(08):64-65+68.

[3]曾庆楠.管壳式换热器管束震动与防震措施[J].中国井矿盐,2018,49(0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