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三融三促”

作者

李伟杰

邯郸市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河北邯郸 056000

引言

随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进一步凸显。仅靠一个部门单兵突进而不能形成合力,容易出现有资源却不够用、联合到一起却发挥不了作用、虽然共同做但达不到预期效果等状况。“三融三促”是党建带群建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成果,开辟了一条党建工作与群团组织协同的新路径,既彰显了党建统领地位,又发挥了工会、妇委会各自优势,达到互融互促、共进共赢的效果,也有利于增进教职工思想认同、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三融三促”内涵阐释、运行机制及创新路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党建群团共融协同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融三促”的内涵与价值

1.1“三融三促”的基本内涵

“三融三促”是党建工作与工会、妇委会深度协同的一种工作理念。“三融”强调组织体系、工作内容与服务方式的融合,突出资源共享与机制衔接;“三促”强调在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作用互补,推动思想引领、权益保障与文化涵养的全面提升。通过这种双重作用模式,能够将党建的政治优势、工会的群众优势与妇委会的独特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1.2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意义

“三融三促”模式能够解决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碎片化的问题,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推进的转变。党建在方向把控与价值引领中居于核心地位,工会在维护权益与凝聚人心方面提供坚实支撑,妇委会则在关注群体特点与人文关怀中发挥独特作用。多方力量的交融与互动,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覆盖力与实效性。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政治认同的增强,也体现在教育环境的优化与教职工凝聚力的提升。

1.3 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整体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三融三促”的协同方式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凝聚了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引起了情感共鸣,并且产生自觉行动,在全社会达到思想统一、感情共鸣、行动统一的良好局面,这种态势能够有效推动学校文化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坚强的思想引领。此外,它的建立还能为制度建设和形成长效机制积累更多宝贵的经验,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

二、“三融三促”的运行机制

2.1 党建的统领作用

党建是“三融三促”的方向引领和思想导航,要通过加强党的组织领导,确保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持续推进;通过抓好党建工作,对工会、妇委会等群团组织开展活动起到政治上把方向,抓好导向,在开展活动上有目标、有定位、有价值;党建统领,不仅体现在政治站位上,而且体现在制度、体系上、力量建设、组织动员上,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遵循和指南。

2.2 工会的纽带作用

工会是教职工和组织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三融三促”过程中担负着凝聚、保障的功能,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教工群体在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需求和困难,能够强化集体认同感;将工会工作中的为教职工办实事送温暖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其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转化为团结动员教职工的积极力量。

2.3 妇委会的人文关怀作用

妇委会在“三融三促”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柔性优势,在关注到妇女群体特点以及多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与人文关怀融合,在温暖感化人心的同时做到了细致入微。这是一种让人产生感受的人文关怀,它使更多的女性教职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柔性管理让人们的心理更舒畅,文化浸润让人更多的工作与生活氛围变得更加和谐向上,所以妇委会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更好的体现出女性柔性的一面。

三、“三融三促”的创新路径

3.1 思想引导和文化的培育相结合

思想工作的好效果一定是在做好思想引导的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建设,“三融三促”为整个工作注入了政治方向,打造独具特色文化品牌和一系列活动载体,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贯穿以德树人的思政教育。文化的渗透远比说教来的深远,可以通过环境、氛围、潜移默化的做法改变人,而文化的基因也可以帮助人们从有形到无形,从知到情到行,思想逐步在无形之中入脑入心。这样经过长期熏陶下的教职工逐步会在日常工作中形成共识的价值认同和文化归属感,进一步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建设发展,使一个组织呈现出一种一致的精神面貌,实现组织精神一盘棋。

3.2 将制度创新和机制优化紧密结合

推动“三融三促”落地需要从制度和机制上不断创新、完善,在此基础上搭建跨部门的协调机制,通过打通部门间壁垒,实现部门间的信息互通、流程统一、规范运行,提高部门间的协作。制度建设也要形成长效运转机制,只有将制度形成长效运转机制,党建、工会、妇委会才能既各司其职,又紧密联系;只有形成了常态化沟通途径,才能避免一些本应该做的工作没人做,不应该做的事情乱插手。机制优化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节约相应的资源,为思政工作的全面推开提供稳定的保证。

3.3 基于资源互补和功能互补的融合

“三融三促”突出党建抓资源聚合力、抓服务凝人心、抓人文优环境,工会强主业聚合力、服务权益强思想,妇委会严实责育人心、做细做实暖人心的作用,统筹各方优势互补互促,通过凝聚人员力量、集结物资资源、综合信息数据等方式形成整体合力,以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推动工作举措落地见效;搭建平台载体,各部门实现以党带群,教职工群体“三融三促”“三融三促”双提效,将每一位教职工转化为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源头活水,共同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

3.4 数字化平台和智慧管理相结合

随着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发展,思想政素工作的方法方式也应随之改变,利用数字平台实现党建、工会、妇委会三者的互联,将数据联网实现资源数据共享及动态化管理以增加工作精确度和可视化,用智能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与时效性,更加有针对性地为教职工提供个性化思想教育和生活服务。打破了虚拟空间和线上平台的人时空局限,扩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

结束语

“三融三促”思想,紧扣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要求和新时代新发展的形势需要而提出的总思路,通过“三融三促”融通交融引领融合联动,则是围绕发挥大融合效应统筹协调相关资源整合使用的方式路径。将散落在各个领域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汇聚成合力,从而达到思想引领服务的同频共振,促进全体师生员工特别是教职工的整体素质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新时代高校工会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J]. 王秦妮.陕西教育(高

教),2023(08)

[2] 高校工会利用新媒体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路径探究[J]. 卢娜;杨永祥.大

学,2023(03)

[3] 加强高校工会建设 助力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J]. 李孔佳.传媒论坛,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