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解析
王亚超
身份证号码:130521199009230777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设企业要想增强自身的总体竞争实力,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确保建造项目拥有更强的收益能力及更大的社会效用,就需要在实行施工管控工作期间注重绿色建设施工。尽管在当前这项工作中仍存在些许困境,但是这些困境并不是不可应对的。因此,需要建设企业明晰施工管控工作及绿色施工活动的本质,继而在未来的工作中制订健全的管控机制,同时加大对绿色施工的监管力度,提升绿色管控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绿色建设物的施工建造成效。
1 绿色施工管理理念
结合现阶段绿色建筑的基础建设情况,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切合绿色建筑市场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理念可以为建筑施工全过程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施工能源损耗,还能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基本保障,真正意义上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相应的要求和标准,促使建筑施工始终与行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第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作为绿色建筑施工的核心基础,原本就蕴含着深厚的科学管理内核,在绿色施工管理理念指导下的建筑工程将始终处于科学管理的监督范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绿色环保理念的渗透落实[1]。
2 绿色施工管理及其意义
伴随建筑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建筑领域的施工管理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施工管理假如始终停留在过去,不对传统管理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必然会让企业在飞速变化的时代环境当中丧失核心竞争力,甚至被整个行业淘汰。建筑企业想要获得竞争优势,扩大市场占有量,就需要引入科学先进的建筑施工管理方法,不再过度讲求经济效益,而是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坚持节能环保的原则。绿色施工管理属于新型管理模式,其含义涉及到健康、节能与环保施工,所以这种管理模式是施工可持续的前提条件。绿色施工管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的新策略,既是未来建筑管理的方向,又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施工管理当中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不理想等实际问题。
3 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措施
3.1 提升绿色管控意识
唯有施工企业和人员拥有良好的绿色管控意识,才可以更好地对绿色建筑施工予以管理与控制,确保绿色施工作业的总体品质。建设企业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认识到绿色建设项目对于国家、社会及民众的关键意义。另外,需要制订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一些在绿色施工中有贡献的工作人员实行嘉奖,以进一步激发工作人员的绿色施工意识[2]。
3.2 合理挑选绿色建筑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将直接决定建筑工程完工后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安全质量。基于此,在选择施工材料时,相关施工人员必须积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检测施工材料中的化学元素含量,确保施工材料中的甲醛、苯等化学有害物质含量达标,从源头上降低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与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与此同时,选择经济适用的绿色施工材料不但有助于降低成本投入,还能建设相对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将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带来的危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期间,还应有意识地落实垃圾分类工作,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中遗留的有害物质或施工垃圾,有效提升绿色施工材料的可循环利用率。
3.3 加强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当代建筑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出现了多种节能技术。例如,在建筑外墙装饰装修的过程中,外墙保温能力影响建筑项目整体的节能效果。作为建筑物内外空间隔绝的主要结构,建筑外墙保温性能良好,可以有效降低热量散失,避免出现室内热量过度消耗。基于此,在外墙装饰装修施工环节,需要对保温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可以适当增加保温层的厚度,或者在保温层安装施工完成后涂抹保温砂浆,提升建筑外墙的保温性能。通过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建筑能耗,达到节能效果。另外,企业方面需要加强各种绿色材料的应用,取代原有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污染,真正落实绿色理念,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3]。
3.4 做好现场环境污染控制
在落实绿色施工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之外,还必须做好现场环境的有效控制,解决好工作当中的环境问题,维护环境质量。一是控制扬尘污染。扬尘污染会有威胁现场人员的身体健康,也有可能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所以要及时用洒水系统降尘,利用洗车槽清洗进出车辆表面减少扬尘污染,也可利用增加绿植的方式控制污染问题。二是控制水污染。在建筑水污染的具体处理当中,需要在重要部位安装化粪池、沉淀池等等,及时做好废水污水处理,防止周围水质受影响。三是控制噪音污染。在施工过程当中会产生很多噪音,为了减少污染,需要做好施工时间安排,并运用有关技术措施,隔离噪音较大的区域。同时注意做好设备维护工作,降低噪音强度。
3.5 加大施工监管工作力度
对于绿色建设项目而言,通过加大施工监管工作力度,能保证更好地完成绿色施工作业。所以,建设企业应注重这一点,借助动态化、精细化的管控模式,保证施工监管的有效性。例如,可以采取责任人制度,将绿色施工活动中需要得到管控的内容,委派给专门的管理人员来完成,同时确保工作量合理,从而保证绿色施工管控工作的全面性,防范产生漏项、甩项问题[4]。
3.6 培养高素质人才
想要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全面落实绿色管理,则必须保证参与到绿色管理的人员具备较高的绿色管理意识,能够认识到绿色管理的应用价值,全面掌握绿色管理的相关技能,才能保证绿色管理有效落实到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中。虽然我国从事建筑行业工作的人员日益增多,但是建筑人员的整体技术能力、建筑施工水平并未升高,甚至有施工团队施工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所以,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筑企业应该认识到,想要进一步抢占市场,光靠施工人员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培养高标准、高水平建筑施工团队,完美完成每一个建筑施工项目,才能改善建筑企业的市场声誉,才能不断强化建筑企业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建筑企业需积极创造学习机会,让施工人员学习各种新型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技能水平[5]。
结束语
现如今,绿色建设项目施工已渐渐变为主流。在绿色施工作业中,核心是“绿色”,通过一定的施工手段来保证建设项目的环保性、节能性及减耗性,从而将建设物与生态紧密结合在一起,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思考[J].中国房地产业,2018(1):138.
[2]谭超然.浅议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9(9):97.
[3]黄荣星.基于建筑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分析[J].居业,2018(1):149.
[4]张晓娜.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解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8):193.
[5]崔明.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解析[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1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