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助推乡政府综合治理改革
玛尔胡阿·波拉提别克
布尔津县窝依莫克镇人民政府综治和网格化服务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 836601
一、引言
当下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已深度渗透各领域。乡政府作为基层治理关键主体,面临复杂任务与多元需求,传统治理模式急需创新。信息化建设凭借数据处理、信息传递优势,为乡政府综合治理带来机遇,能打破信息孤岛,提升治理效率、精准度及民众参与度,对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是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因而深入探究其助推作用极具现实价值。
本研究旨在剖析信息化建设在乡政府综合治理改革中的作用机制、实施举措与实际成效,以期为基层治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二、信息化建设在乡政府综合治理中的作用机
2.1 促进治理主体多元化与协同共治
信息化建设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局限,使得乡政府能够轻松汇聚多元治理主体。通过线上交流平台,在外务工的村民可以远程参与乡村事务的讨论 策过 而社会组织也有途径实时了解乡村当下的需求,进而及时介入并提供相应的帮扶。不同主 高效地协同开展合作,进而构建起包含政府、村民、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共 样的格局下,各方可以整合自身资源,共同应对乡村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难题。比如 政府、村民、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各方会一起商讨策略、明确分工并付诸行动,最终使得治理成效有了显著的提升。
2.2 实现治理内容精细化
在政务服务领域,信息化搭建起了一站式服务平台,村民借助这个平台能够在线办理各类审批事项,无需像以往那样来回奔波。在网格管理方面,网格员利用移动端设备来实时采集信息,并将其上传,以此精准掌握村情民意,一旦出现邻里纠纷、安全隐患等问题,网格员能够迅速做出响应并及时处理。同时,在智慧党建方面,借助线上党课、党员交流社区等形式,可以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让党组织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从多个维度实现了治理内容的精细化运作,也相应地提升了治理质量。
2.3 推动治理理念人本化转变
信息化建设让乡政府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村民的实际需求以及使用体验上。以打造便民服务 APP 为例,在开发过程中会充分调研村民的喜好以及操作习惯, APP 的界面设计得简洁易懂,其功能涵盖生活服务、政策咨询等多个方面,村民使用起来比较轻松,能够顺利获取相应服务,从而真切地感受到治理工作是贴心的,进而提高了对治理工作的满意度与认可度。
三、乡政府借助信息化建设推进综合治理改革的举措
3.1 强化顶层设计
乡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规划,依据乡村实际发展情况与治理需求制定长远且科学的战略。明确以提升治理效能、服务村民为核心目标,统筹规划各部门在信息化进程中的职责与分工,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数据混乱等问题。例如,结合乡村人口规模、产业特点等因素,规划出信息化建设分阶段实施的步骤,确保建设有序推进。同时,积极对接上级政策,争取资源支持,保障顶层设计能落地实施,为信息化建设筑牢坚实基础。
3.2 研发信息化平台
立足乡村综合治理需求,自主研发或引入适配的信息化平台。该平台注重功能的综合性与实用性,集成政务办理、信息发布、民意收集、应急管理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像有的乡村打造的智慧乡村综合平台,村民可通过手机端实时查询政务信息、反馈意见建议,工作人员能及时处理并回复。在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乡村网络环境、村民使用能力等因素,优化操作界面,确保简单易用,让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村民都能便捷使用,真正发挥平台在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3.3 打破数据壁垒与重塑工作体系
乡政府积极整合各部门分散的数据资源,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打破数据壁垒。例如,将民政、农业、治安等部门的数据进行汇聚,实现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依据信息化流程对原有工作体系进行重塑,优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原本需要多部门层层审批的事项,如今借助数据共享可快速协同处理,使治理工作更加流畅高效,形成以数据驱动的全新工作体系。
四、信息化建设助推乡政府综合治理改革的成效
4.1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在决策阶段,得益于信息化建设所汇聚的海量数据以及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乡政府得以精准洞察乡村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村民的需求偏好等关键要素,从而制定出科学且贴合乡村实情的治理决策。例如,依据对农业生产数据细致入微的分析,合理规划产业发展路径,显著增强了决策的精准性。
执行过程中,信息化平台发挥了关键作用,不仅能够实现任务的迅速下达,还可对任务进展实施实时跟踪。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借此清晰明确自身职责,紧密协作,推诿扯皮现象大为减少。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例,借助线上监督机制,工程的进度与质量都能得到有效保障。
而在监督层面,政务的公开透明程度实现了质的飞跃,村民可随时通过网络平台查看各类事务的进展情况以及资金的使用明细,由此营造出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有力地规范了权力运行,使得基层治理效能得到全方位的显著提升。
4.2 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经济方面,信息化成为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的有力帮手,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模式,乡村特色农产品得以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农民收入也随之稳步增加。
在社会层面,信息化的力量促使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优质资源延伸至乡村,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同时也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乡村生活更具品质。
于生态领域,运用信息化手段可高效监测乡村环境质量,及时察觉并妥善处理污染问题,推动乡村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并且,信息化建设还提升了乡村的吸引力,吸引人才回流,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全方位推动乡村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
五、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信息化建设助推乡政府综合治理改革的探讨可知,其在促进治理主体协同、实现治理精细化、提升治理效能及助力乡村发展等多方面成效显著。信息化建设作为关键驱动力,切实为乡政府应对复杂治理难题、满足民众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完善了基层治理体系,彰显出巨大价值,是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往后,乡政府应持续深化信息化建设,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优化信息化平台功能,拓展应用场景。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提升村民数字素养,让更多主体深度参与治理,充分释放信息化潜能,使乡政府综合治理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强大的活力与适应性,持续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杨销楠. 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济逻辑及运作--以虞城县 Y 村“综治信用家庭”改革为例[D].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22.
[2]严红英. 农村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困惑及改革思路——由基层民警"减负"引发的思考[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1,34(6):106-113.
[3]李志强,许峰. 跨场景整合:地方政府数字平台综合治理机制探讨[J]. 江淮论坛,2025(1):153-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