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地方新闻媒体的转型路径与发展策略研究
郭玲
新疆日报社 830000
融媒体强调多种媒体形态的深度融合与协同运作,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全方位、多层次覆盖。地方新闻媒体作为基层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既面临着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需求个性化等带来的巨大冲击,也迎来了借助新技术、新平台拓展发展空间的历史机遇。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实现成功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地方新闻媒体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融媒体时代地方新闻媒体的发展困境
目前,部分地方新闻媒体已开始积极探索融媒体发展道路,搭建了新媒体平台,如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账号等,尝试将传统媒体内 地方媒体还开展了融媒体新闻采编业务,实现了新闻素材的共享与多平台发布。然而,整体来看,地方新闻媒体的融媒体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一)传播力受限
地方新闻媒体在融媒体时代面临的首要困境是传播力受限。与中央媒体和商业媒体相比,地方新闻媒体的资源投入明显不足。这种资源上的差 接体现在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上。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地方新闻媒体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市场推 品牌建设,导致其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较小[1] 。同时,也限制了其传播手段的创新,使得传播范围有限,难以吸引大量用户关注。
(二)内容同质化严重
内容同质化是地方新闻媒体在融媒体时代面临的另一大困境。部分地方新闻媒体在转型过程中,缺乏对新媒体内容生产的深入理解和创新探索 只是简单地将传统媒体的内容复制到新媒体平台上。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反而 内容的同质化现象。单一的内容形式、缺乏吸引力的信息呈现方式,使得地方新闻媒体难以满足受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三)技术支撑不足
融媒体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持,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然而,地方新闻媒体由于资金有限,往往难以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引进与应用。这导致地方新闻媒体在融媒体业务创新方面受到严重制约,无法充分利用新技术提升内容生产效率和传播效果。技术支撑的不足不仅影响了地方新闻媒体的创新能力,还限制了其在新媒体领域的拓展空间[2] 。
(四)人才短缺
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业务能力,又需要掌握新媒体技术。然而,地方新闻媒体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方面面临诸多困难。工作环境、待遇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地方新闻媒体难以与中央媒体和商业媒体竞争优秀人才。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地方新闻媒体内部的人才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人才短缺问题不仅影响了地方新闻媒体的内容质量和创新能力,还制约了其融媒体业务的长期发展。
二、地方新闻媒体的转型路径
(一)内容创新
地方新闻媒体转型,内容创新是关键。首先,要突出地方特色,深度挖掘本地文化、历史、社会等领域的独特资源。这些资源是地方新闻媒体区别于其他媒体的显著优势,通过精心策划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产品,能有效满足受众对本地信息的渴求,增强受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其次,加强深度报道必不可少。在信息海量且繁杂的当下,受众不再满足于表面的新闻信息,而是渴望获取有深度、有价值的解读。地方新闻媒体应投入精力对本地重大事件、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为受众呈现全面、客观、深入的新闻内容。此外,创新内容形式也极为重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短视频、直播、动漫、H5 等形式受到受众的广泛欢迎。地方新闻媒体应积极运用这些新媒体形式,丰富新闻内容的表现手法,提升新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更好地吸引受众的关注[3] 。
(二)渠道拓展
渠道拓展是地方新闻媒体转型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渠道。建立统一的新闻采编平台,实现新闻素材的共享和多平台发布,能够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以及新媒体的传播力和互动性,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加强与商业媒体平台的合作也是有效途径。商业媒体平台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庞大的用户资源,地方新闻媒体借助这些优势,可以扩大自身的传播范围,提高地方新闻的曝光度。
(三)技术融合
技术融合为地方新闻媒体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是重要一步。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受众的兴趣偏好和需求特点,为内容生产和传播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这样,地方新闻媒体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推送新闻内容,提高受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新闻的智能采编、智能审核和智能推荐,可以提高新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4]。例如,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可实现新闻采访的快速记录和整理,智能图像识别技术能对新闻图片进行自动分类和标注,为新闻工作
者减轻负担 。
(四)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地方新闻媒体转型的根本保障。加强内部培训是提升员工能力的重要方式。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新媒体技术、新闻采编、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和培训,开展内部业务交流活动等,能够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员工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引进外部人才也是关键举措。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具有新媒体技术和运营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加入地方新闻媒体,能够为媒体注入新的活力和理念,推动媒体的创新发展。
三、地方新闻媒体的发展策略(一)品牌塑造:定位、传播与形象维
品牌塑造是地方新闻媒体发展的基石。明确品牌定位是首要任务,需综合考量自身在新闻资源、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及受众对本地新闻、文化等信息的多样化需求。精准定位后,媒体便拥有独特个性和核心竞争力,如侧重权威资讯或深耕本地文化传播,从而在受众心中占据特定位置。
品牌定位明确后,加强传播推广至关重要。要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渠道,统一使用品牌标识,形成品牌视觉识别的一致性。同时,策划并执行一系列有创意、有深度的品牌宣传活动,像开展品牌故事征集、推出品牌专属栏目等,增强品牌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连接,提升品牌在受众中的曝光度,进而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维护品牌形象是品牌塑造的长期工作。新闻内容的质量和真实性是核心,必须严格遵循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杜绝虚假新闻,以客观、公正的报道树立良好形象。此外,要重视受众反馈,建立高效的反馈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投诉和建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以负责的态度维护品牌的公信力和美誉度,让受众对品牌始终保持信任和好感[5] 。
(二)产业融合:产业结合、多元拓展与协同共进
产业融合是地方新闻媒体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与本地产业紧密结合是关键一步,需深入了解本地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的信息需求,开展针对性的产业新闻报道和产业服务,为本地产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助力本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
在做好与本地产业结合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多元化产业是提升媒体综合实力的必要举措。可依据自身资源和优势,向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活动策划等相关领域延伸,通过产业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对单一新闻业务的依赖,提高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实现产业协同共进是产业融合的最终目标。要建立有效的产业协同机制,加强各产业板块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促进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流动与共享,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推动地方新闻媒体在产业融合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用户运营:数据收集、互动增强与服务升级
用户运营是地方新闻媒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全面收集用户信息是开展精准运营的基础,要通过多种渠道,如线上注册、问卷调查、用户行为分析等,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兴趣偏好、消费习惯等数据,为后续的用户分类和精准营销提供有力依据。
增强用户互动能够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忠诚度。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便捷性和互动性,开展线上问答、话题讨论、投票评选等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用户社区氛围,让用户感受到自己是媒体发展的一部分,增强用户与媒体之间的情感纽带。
服务升级是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口碑的关键。根据用户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新闻资讯推送的内容和方式,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拓展生活信息服务领域,如提供本地生活指南、便民服务等;完善在线投诉建议渠道,及时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以优质的服务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促进媒体的长期发展。
四、结论
融媒体时代为地方新闻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地方新闻媒体要充分认识到转型的必要性,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路径和发 技术融合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转型,以及品牌塑造、产业融合和用户 实施, TH, 媒体能够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符艳平, 姜远海.地方媒体如何打造高效创新融媒团队 ——以博尔塔拉融媒体中心全媒体直播部为例
[J].全媒体探索.2025,(6).122-123.
[2] 韩琪儿 陈思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地方媒体内容生产范式跃迁 ——以山东广电"闪电新闻"为例
[J].科技传播.2025,17(11).174-177.
[3] 李云.地方媒体如何以短视频讲好泰山故事[J].全媒体探索.2025,(3)96-97.
[4]许芳.地方电视台融合短视频的发展策略[J].新闻文化建设.2023,(24).181-183.
[5]王宏.地方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困境和策略探析 [J].新闻研究导刊.2025,16(9).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