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及精准化解决对策

作者

丁佩武

身份证:340603197910060478

引言

当前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但预结算审核仍存在工程量核算误差、材料价格波动频繁等隐患。这些问题不仅导致成本超支风险,还可能引发合同纠纷,影响项目进度与质量。精准化审核通过规范流程、强化数据支撑,能有效提升资金使用透明度,保障建设方与施工方的权益平衡。本文系统梳理预结算审核中的典型问题,结合行业规范与数字化技术提出针对性对策,旨在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提供可操作的优化路径,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1 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造价结算审核工作,指在工程竣工节点,安排具有专业资质的审核人员,基于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和合同内容,全面审查、核实工程结算文件各项要点,以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工程计价的合理性,这也是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实际成本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实施的意义包括几点:(1)利于开源节流。造价结算审核最大的作用就是节省资源、控制成本,以提高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该项工作会对每个环节记录的款项认真核对,确保每笔经费科学使用,若支出明显超出预算额度,则会通过调整资源配置、严控资源浪费来规避最终成本超出承受范围的问题,避免因经济困难阻碍工程建设。(2)确保工程质量达标。通过造价结算审核工作,可以管控工程项目施工各阶段的实际成本,同时在确保造价合理的要求下,也会深入分析工程施工设备、材料以及人员的具体情况,这些分析的内容与质量管理息息相关,因而加强结算审核不仅局限于成本控制方面,也能确保最终建筑的质量较高。(3)强化造价监管。住宅工程的造价管控要求较高,若造价监管不到位容易造成漏洞,直接影响造价水平和施工建设质量。

2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的常见问题

2.1 工程量计算存在明显偏差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是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审核工程量的准确性将直接决定预算资金的合法性及合理性。由于前期设计深度不够且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复杂,工程量计算在审核阶段容易出现大范围误差,主要问题表现为施工图纸与竣工实际不符、现场变更记录缺失或未能与图纸信息及时联动等,致使计量结果存在较大出入,尤其在隐蔽工程、零星项目及非标准构件中更为突出,部分项目存在大量未审核工程量提前纳入结算清单,在缺乏实测数据支撑的情况下仅依据估算或原始设计数据进行套算,导致审核偏差率居高不下。审核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工程量计算标准,不同审核人员对于同一计量项目的理解不一,量化依据存在较强主观性,加剧了审核环节中的工程量失真现象,使得预算控制目标难以实现。

2.2 费用计取问题

费用计取的争议多源于“标准模糊”与“依据缺失”。以绿色施工安全防护措施项目费为例,该费用按固定费率计取,涵盖安全生产费、文明施工费及环境保护费、临时设施费等。其中,安全生产费包括安全防护设备费用、安全培训费用等;文明施工费及环境保护费涉及施工现场的环保措施、临时设施的搭建与维护等。固定费率的采用要求前期资金合理分配,避免后期投入不足影响施工安全。

2.3 合同条款内容理解存在分歧

建筑工程合同文件是预结算审核的法律依据,其条款内容的清晰性将直接影响审核判断的客观性。然而,在预结算审核过程中部分合同条款编制不规范、语义表达不明确,导致合同执行阶段不同主体对关键结算条款理解出现重大偏差,特别是在计价方式选择、费用调整机制、签证认定权限及支付条件界定方面因语言表述存在模糊空间而被不同立场解读为对己有利的现象比较常见,审核人员在依据条款进行费用核定时难以形成稳定统一的判断标准,部分条款未能与图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流程及合同履约状态进行有效衔接,导致审核依据的支撑力不足,争议频繁集中于合同解释权的归属与执行的优先顺序上,使得预结算审核频繁受制于文本解读、立场博弈,破坏了审核的中立性并降低了最终结果的信服力。

3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精准化解决对策

3.1 工程量审核

工程量是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着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工序复杂等特点,整体造价较高。为了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避免建设单位资金浪费或施工单位利益受损,一定要对工程量进行严格审核。而工程量审核主要是为了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量数据是否真实、准确,有无多算、重算或漏算的情况,要将施工单位提供的工程量计算书与施工图纸进行仔细比对,依据工程量计算规则,对各分项工程的尺寸、数量进行逐一核算。部分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出现变更,导致实际工程量与施工图纸不符。审核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实地测量和记录,尤其对一些隐蔽工程,如基础工程、地下管线等,要依据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审核。

3.2 优化费用计取流程

费用计取应实施“分阶段动态管控”,建立“投入—验收—拨付”的全链条监管,确保资金合理分配与高效使用。绿色施工安全防护措施项目费应按工程实际进度分阶段计取,明确安全生产费、文明施工费及环境保护费、临时设施费的具体构成,确保费用计取的透明性和合理性。针对费用计取标准模糊的问题,应制定统一的费用计取规范,明确各项费用的适用范围和计取依据,进一步提高费用计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定期核查费用使用情况,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和施工安全保障效果。

3.3 工程合同审核

工程合同审核指的是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对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工程合同进行全面、细致审查,准确反映工程实际情况,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并为工程造价预结算提供可靠依据。这类审核工作必须从合同的基本属性与工程实际出发,着重审核合同条款的严谨性、合规性,以及与造价相关内容的准确性。要明确合同约定的计价模式,是固定总价、固定单价,还是可调价格合同。查看合同中关于工程变更的规定,并对索赔条款进行审查,明确索赔的条件、时效以及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评估合同工期的合理性,并审查质量条款,明确质量标准以及达不到标准时的违约责任,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费用纠纷。

结束语

总的来讲,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与很多内容息息相关,并在其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在新时期背景下,企业领导者与管理者进一步提高对审核工作的关注度,并提出明确要求与标准,弥补以往审核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漏洞,促使审核工作创新有效开展。因此,企业工作人员要想尽办法做好预结算审核工作,根据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与处理,具体可以通过开展现场签证管理、设计审核、构建制度以及开展专业培训活动等方式,逐步强化审核工作开展质量与成效,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成本,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寿生.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的常见问题及改善措施[J]. 江苏建材,2024(06):137-138.

[2]芦岩.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业,2024(12):248-249.

[3]戴国栋.探讨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与施工成本管理的策略[J].中国住宅设施,2024(1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