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黄国伦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剥隘镇中心学校 663406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中小学美术教学,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民间美术形式多样,包括剪纸、刺绣、泥塑、年画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形式能够极大地丰富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教材一年级的“民间好手艺”单元,通过介绍泥公鸡、吉祥虎等民间手工艺品,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魅力。这些生动有趣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在学习剪纸艺术时,学生看到精美的剪纸作品,会被其细腻的线条和独特的造型所吸引,从而对剪纸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去学习剪纸的技巧和方法。
(二)培养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资源,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如江西美术出版社五年级教材中的“传统工艺传承”单元,深入介绍了剪纸、陶艺等传统工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通过学习民间美术,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树立文化自信,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民间美术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元素。学生在欣赏和学习民间美术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往往鼓励创新和个性表达,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学习民间绘画时,学生可以借鉴民间绘画中大胆的色彩运用和夸张的形象表现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二、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鉴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民间美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鉴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如江西的景德镇陶瓷、婺源三雕等,让学生观察作品的造型、色彩、工艺等方面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在鉴赏景德镇陶瓷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陶瓷的造型是否优美、线条是否流畅,色彩的搭配是否协调,装饰图案有什么寓意等,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
(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民间美术实践活动。在小学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剪纸、折纸、泥工等活动,如根据教材中“民间好手艺”单元的内容,让学生动手制作泥公鸡、吉祥虎等小工艺品。在中学阶段,可以尝试更复杂的民间美术创作,如学习陶艺制作、传统绘画技法等。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美术的制作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陶艺制作实践中,教师可以先讲解陶艺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流程,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陶艺作品,从揉泥、拉坯到装饰、烧制,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陶艺的乐趣和魅力。
(三)拓展教学,引导学生创新应用
鼓励学生将民间美术元素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进行创新应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思考如何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其中,设计出具有创意的作品。组织学生开展民间美术主题的设计比赛,如以“民间美术与现代家居”为主题,让学生设计家居饰品或室内装饰方案。通过拓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结论
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江西美术出版社的中小学美术教材为民间美术资源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采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如鉴赏教学、实践教学和拓展教学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民间美术的学习和创作。在未来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民间美术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让民间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 付海兰 . 民间优秀传统美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J]. 美术教育研究 , 2023,(02): 143-145.
[2] 吴梦萦 . 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J]. 新智慧 , 2020,(05):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