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领域中GNSS技术的应用探究
赵万里
身份证号:510283198212046739
摘要:工程测量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的应用为工程测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GNSS技术以其高精度、全天侯和实时性的特点,在工程测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还能进行动态监测和教据分析,极大地提高了测量效率和准确性。探究 GNSS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对于推动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提升工程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程测量;GNSS技术;应用探究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GNSS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它通过接收多颗卫星的信号,实现对地面点位的三维定位,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道路建设、桥梁监测、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GNSS技术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它不仅能够快速获取测量数据,还能进行复杂地形和恶劣环境下的测量工作。研究 GNSS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对于优化测量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
1 GNSS 系统的概述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它能够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精确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CNSS系统包括多个国家的卫星导航系统,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CNSS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用户设备可以计算出自己的三维位置以及精确的时间。这些卫星在地球上空同步轨道上运行,发射出包含卫星位置和时间信息的无线电信号。用户设备通过测量信号从卫星到接收器的时间延迟,结合】星的位置信息,使用三角定位法计算出自己的位置。GNSS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交通导航、地理测绘、灾害救援、农业管理、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
2 GNSS 技术的应用特点
2.1 收星稳定、便于解算
GNSS技术的应用特点之一是收星稳定,这得益于卫星系统的高覆盖率和卫星数量的增加。现代 CNSS 系统通常拥有超过 30颗活跃卫星,确保了在任何时间和地点,用户都能接收到足够数量的卫星信号进行定位。这种高度的卫星可见性保证了即使在复杂的城市峡谷或密林等遮挡环境下,用户设备也能稳定地接收到信号,从而实现连续和可靠的定位服务。GNSS 信号的解算过程相对简单,用户设备通过内置的算法可以快速处理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出精确的位置信息。随着芯片技术和算法的不断优化,现代 GNS接收器能够在几秒钟内完成定位解算,即使在动态条件下也能保持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2.2 作业效率高
CNSS技术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高作业效率。由于 GNSS系统能够摄供连续的、全球覆盖的定位服务,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定位作业,无需依赖地面基站或复杂的设备部署。这种便捷性极大地提高了作业的灵活性和效率。在农业、测绘、建筑和物流等行业中,GNSS 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和精确控制。在农业领域,利用GNSS 进行精准农业管理,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播种、施肥和收割,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和作物产量在建筑行业,GNSS技术用于精确控制重型机械的位置,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物流领域,GNSS技术使得货物追踪和车队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减少了运输时间和成本。
3 GNSS 测量常用定位方法
3.1 静态定位
静态定位是 CNSS 测量中的一种基础方法,它涉及将 CNSS 接收器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并进行长时间的观测以获取高精度的位置数据。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大地测量、地壳运动监测和精密工程测量等需要极高精度的应用。在静态定位中,接收器记录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通过后处理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消除或减少大气延迟、卫星轨道误差和多路径效应等误差,从而获得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定位精度。静态定位的优点在于其高精度和稳定性,但缺点是需要较长的观测时间和专业的数据处理。
3.2 动态定位
动态定位是 GNSS 测量中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它适用于移动平台上的
实时定位需求。在这种方法中,CNSS接收器安装在移动的载体上,实时接收并处理来自卫星的信号,以确定载体的位置、速度和航问。动态定位广泛应用于导航系统、交通监控、精准农业和无人机导航等领域。虽然动态定位的精度通常不如静态定位,但通过使用差分 CPS(DGPS)或实时运动定位(RTK)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定位精度。动态定位的优点在于其实时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快速移动场景下的定位需求。
4 GNSS 定位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4.1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
在测绘工程中,GNSS定位技术是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关键手段。控制网为工程项目提供了精确的参考框架,确保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GNSS 技术通过其高精度和全球覆盖的特点,使得控制网的建立更加高效和精确。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点,并在这些点上进行长时间的静态观测。观测数据经过传输和处理,通过基线解算和坐标转换,计算H控制点的精确坐标。通过平差过程消除观测误差,确保控制点的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4.2 数据处理
GNSS 定位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数据处理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核心环节。数据处理涉及从原始观测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必要的误差校正和坐标转换,以获得最终的测量结果。预处理阶段,检查并排除异常数据、确保数据质量。基线解算通过分析接收器间的相对位置,计算出基线向量。坐标转换将基线解算结果转换到所需的坐标系统中。通过平差过程优化控制点的坐标,消除误差,提高测量精度。数据处理的质量直拉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在整个测绘工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4.3RTK 的碎部点测最写放样
实时运动定位(RTK)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碎部点测量与放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TK技术能够在实时动态条件下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非常适合于需要快速、精确测量和放样的场景。在碎部点测量中,BTK接收器可以快速确定地面上特定点的精确坐标,无需长时间的静态观测。这使得测量工作更加高效,尤其适用于地形复杂或需要频繁移动测量点的场合。RTK 技术的高精度定位能力,确保了碎部点数据的准确性,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在放样过程中,RTK 技术同样显示出其优势。通过将设计图纸上的点坐标输入到RTK接收器中,可以实时指导施工人员在地面上精确放置这些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GNSS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探究对于提升工程测量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深人研究 GNSS 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优化工程测量的方法和流程,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满足现代工程建设对高精度、高效率测量技术的需求。未来,应继续深化GNSS 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浩,工程测量领城中 GNSS 技术的应用探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23(05):57-59
[2]全周海.GNSS 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智慧中国.2021.(05):69-70.
[3]杨思山基于 GNSS 的铁路工程控制网复测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21.(01):121-123.
[4]堵景林,卢金存,刘海南,等.基于 GNSS 的工程测量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学 2020.13(10):44-46+49.
[5]金蕾,徐卫国.GNS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建筑科学,2020.37(0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