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初中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陈鑫
丹阳市匡亚明初级中学 江苏 镇江 212300
摘要:本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初中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首先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初中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研究的背景,然后分析了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最后结合网络环境和主题探究教学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1.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在教育领域,网络环境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利用主题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1]。主题探究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在线社区等方式获取更广泛的知识,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2.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主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主题探究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主题探究教学模式以问题或主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围绕特定的问题或主题进行探究和学习。这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主题探究教学模式中,学生扮演着学习的主体角色,他们需要自主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和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加积极主动的角色。教师在主题探究教学模式中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他们需要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讨论[2]。主题探究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与同学进行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通过主题探究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学会通过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主题探究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协调分工、共同完成任务。主题探究教学模式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3.网络环境下初中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
(一)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主题探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等资源,开展数学主题探究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内容,选择适合的数学主题,如几何形状、分数运算、代数方程等。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网络搜索引擎,输入相关的数学主题关键词,例如“几何形状的种类”、“分数加减乘除规则”等,让学生在搜索结果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和案例。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在线图书馆资源,查找与所选数学主题相关的电子书籍、期刊论文或研究报告,以深入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和应用。教师还可以介绍学生使用专业的数学数据库,如MathSciNet、JSTOR等,检索相关的数学期刊文章和学术论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主题的研究动态和前沿知识[3]。学生在获取相关信息后,应该将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包括主要观点、案例分析、数学公式等,以便于后续的主题探究活动展开。学生可以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展开主题探究活动,包括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撰写报告等,以加深对数学主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拓展数学知识面,还可以培养信息检索和整理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数学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利用在线讨论平台促进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在线讨论平台展开合作学习,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成果,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学习内容的在线讨论平台,例如微信群、QQ群、微博、Discord等[4]。确保平台的安全性和适用性,保护学生隐私。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建相应的讨论主题,例如数学题目解答、文学作品解读、科学实验设计等。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讨论一个特定的主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分组,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小组。教师也可以在讨论平台上发布相关的问题或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讨论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学生还可以在讨论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思考、解答或成果,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分享,丰富讨论内容。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协助、交流观点、辅导解题,促进合作学习和共同成长。此外,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和监督学生在讨论平台上的讨论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同时,也要保证讨论平台的秩序和安全。通过利用在线讨论平台展开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利用教学视频辅助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视频展示数学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选择与当前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实际应用,例如数学在工程、科学、经济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或者数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教师也可以利用录制视频的方式,展示数学实际应用的具体场景和过程。可以使用实地拍摄、动画制作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在教学视频中,教师还可以对展示的数学实际应用进行解说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数学模型的建立、计算方法、结果分析等内容[5]。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视频,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从而增强学习动力。教学视频结束后,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思考和讨论题目,引导学生对所观看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对数学实际应用的理解和探索。学生可以在观看完教学视频后,完成相关的作业或参与讨论,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平台、课堂讨论等形式展开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利用教学视频展示数学实际应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数学学科素养。
4.结论与展望
网络环境下初中数学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网络环境下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春兰.主题探究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 2023(18):117-119.
[2]刘桥.主题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 2021, 028(002):738.
[3]凡文文.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 2022(23):103-105.
[4]朱琳.探究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合作学习策略[J].读与写:上旬, 2021(11):0237-0237.
[5]马光正.网络环境下数学主题教学模式应用探究[J].成才之路, 2023(2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