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职思政课的路径探究
刘立恒 王荣乐
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 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宝贵资源。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职思想政治课中,能够使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精神上的熏陶。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并提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职学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以期能够促进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进一步开展,推进当代中职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政课;红色文化资源;路径
0引言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色和优秀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凝聚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包含着革命先辈深深的革命情感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绝佳的育人素材。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积累的重要精神财富,是不可缺少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加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不断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实际效果的精神富矿。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优秀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深刻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实质,坚定理想信念。
1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职思政课建设的意义
1.1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中形成和发展的文化积淀,是中国革命历史和共产主义理念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主要由革命历史遗址与纪念设施、革命历史事件、英雄人物及其事迹、革命文献和艺术作品、革命精神等构成。红色文化资源具备鲜明的时代性、革命性与教育性。因此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南梁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堂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也符合新课改对本土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传统的思政课侧重于理论的宣讲和灌输,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在讲解思政理论时融入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典型人物的鲜活故事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带着探究的眼光沿着历史的脉络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中深刻了解历史人物的行为事迹与革命精神。这种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的链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提升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深度,变得更有思想有观点,使学生在感悟历史、了解现实中增强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从而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1.2有利于传承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红色文化作为国家的根与魂,是民族自信的重要构成之一。中职思政课作为学校铸魂育人的重要课程之一,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能够使学生从历史的视角深刻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从而树立文化自信,通过思政教学进一步持续发扬红色文化。
2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2.1发挥教师运用“南梁精神”红色文化资源的主导作用
2.1.1教师主动学习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意识
提高“南梁精神”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效果,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只有将“南梁精神”红色传统、红色思想内化于自己心中,发自内心地认可红色文化的价值,才会自发性地主动付诸实践去深入挖掘、整理和利用红色文化,寻找“南梁精神”红色文化融入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成为真正的道德教育引导者。
2.1.2教师主动探索,充分挖掘“南梁精神”红色文化资源
“南梁精神”红色文化资源是精神宝库,作为思政老师应该主动探索,充分挖掘“南梁精神”红色文化资源,并在课堂中运用。思政教师可以通过研究课题、校本课程等形式进行探索;通过参观、走访等方法进行观察;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等形式进行研究,将“南梁精神”红色文化资料整理归类。教师可以将思政课的相关理论与红色资源的具体故事进行密切联系,通过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教师也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变为学生耳熟能详的线上素材,充实和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既讲好中国故事,更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
2.2发挥学生学习“南梁精神”红色文化资源的主体价值
2.2.1加深了解,主动学习“南梁精神”红色文化
教师可以通过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寻找身边红色文化资源,并形成一定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展示。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收集资料,或者亲自参观,甚至可以听身边的老一辈人讲述等形式接触并熟知“南梁精神”红色文化资源。学生亲自了解,而教师可以通过间接途径获取不同的“南梁精神”红色文化资源,进而丰富并加深自身对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
2.2.2拓宽空间,主动参加文化实践活动
“南梁精神”红色文化的学习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除了正常课堂活动,教师可以拓宽“南梁精神”红色文化的运用空间,如红色基地、红色广场,甚至是线上。利用特殊节日,如建军节、国庆节等开展实践活动。
2.3创设良好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提升育人效果
让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效融合,创建校园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深入地渗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不断优化校园人文景观。如学校外墙装饰风格可采用中国革命色“红色”,打造红色文化办公长廊;同时点缀一些红色人物及典故,或根据学校特点打造红色文化校史馆等。此外,校园内开展红色经典比赛活动,如红色诵读活动、党课微视频和演讲活动、革命故事宣讲活动、红歌演唱等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并择优奖励,促进红色文化的不断传播。
2.4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创设思政实践教学的新形式
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和创新了思政课的传统形式,特别是极大地拓展了实践教学的形式。学生借助于红色资源中的历史故事的表现方式可以让“历史再现”,从而与红色文化资源直接交流,通过VR眼镜可以身临其境地观看红色史实,并从中获得最真切的感受,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基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政实践教学,中职思政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物质资源,如本地的红色遗迹遗址(刘志丹、习仲勋旧居,造币厂等红色遗址)、南梁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等场所进行定期带领学生到这些红色场所中感知和触摸真实的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形式。
3结语
将“南梁精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职学校思政课教育的实践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创新,更是培养学生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构建红色文化课程体系、创新思政课程教学等举措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成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应持续探索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这种融合路径将促进学生在思想、情感和实践能力上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社会担当的新一代建设者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滢.红色文化在高职院校育人工作中的路径探究[J].作家天地,2024,(25):177-180.
[2]刘晓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索[J].教师, 2022(28):18-20.
[3]崔建宇,魏晓红.山西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0, 33(3):5.
[4]陈丽娜.安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西南大学,2023.DOI:10.27684/d.cnki.gxndx.2023.000590.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专项研究重点课题《以南梁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