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特点及质量管理措施分析
高冉
15042119880730093X
摘要:随着建筑功能变化,既有建筑需加固以确保安全、适用和耐久。建筑结构加固工程与新建工程不同,本文分析其特点和质量管理措施,旨在提高加固工程质量,确保建筑安全使用,支持行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特点;质量管理;施工过程;既有建筑
一、引言
既有建筑因多种因素可能结构性能下降,无法满足安全和使用要求。建筑结构加固工程对已有建筑进行加强、修复或改造,提高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深入研究其特点和采取有效质量管理措施,对确保加固工程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二、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特点
(一)施工条件复杂
既有建筑环境限制:加固工程通常在既有建筑上进行,施工场地往往较为狭窄,周围存在各种已有的建筑设施和设备。这使得施工机械的停放、材料的堆放以及施工人员的操作空间受到极大限制。例如,在对老旧居民楼进行加固时,楼体周围可能有绿化带、停车位等设施,影响了施工设备的进出和作业范围。
原结构状况不明:既有建筑的原始结构图纸可能不完整或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而且经过多年的使用,结构内部可能存在一些隐蔽的损伤或缺陷。在加固施工前,需要对原结构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评估,但即使如此,仍可能存在一些难以准确判断的情况。比如,一些老旧建筑的混凝土强度可能因环境侵蚀等因素而降低,但具体的降低程度可能难以精确确定。
(二)技术要求高
多种加固技术综合应用:根据既有建筑的结构特点和加固需求,可能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加固技术,如增大截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每种加固技术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合理选择和组合加固技术。例如,对于一些梁、板结构的加固,可能需要同时采用粘贴碳纤维布和增大截面的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加固效果。
新旧结构协同工作:加固工程的目的是使新增加的结构部分与原结构能够协同工作,共同承担荷载。这就要求在加固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新旧结构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例如,在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时,需要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使它们能够共同受力。
(三)施工安全风险大
结构稳定性变化:在加固施工过程中,对原结构进行拆除、钻孔、切割等操作可能会改变结构的受力状态,导致结构的稳定性下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可能会引发结构坍塌等安全事故。比如,在拆除部分墙体进行加固时,如果没有对剩余结构进行临时支撑,可能会使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施工人员安全问题:由于施工条件复杂,施工人员在狭窄的空间内作业,面临着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多种安全风险。同时,一些加固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设备可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粘贴钢板时使用的胶粘剂可能具有毒性,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电动工具可能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
三、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质量管理措施
(一)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详细的结构检测与评估:在加固施工前,委托专业的检测机构对既有建筑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检测内容包括结构的尺寸、材料强度、裂缝情况、变形等。通过检测评估,准确掌握原结构的实际状况,为加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例如,使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采用超声探伤仪检测钢结构焊缝质量等。
严格的图纸审核:对加固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图纸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审核内容包括加固方案是否符合原结构的实际情况、加固节点设计是否合理、图纸标注是否清晰等。如有疑问或不合理之处,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组织施工、监理等相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使各方人员对加固设计意图有清晰的了解。
材料质量管控:加固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到加固效果和结构安全。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渠道,选择质量可靠、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验,如对钢材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对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试验等。确保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施工工艺监督: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例如,在采用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时,要严格控制碳纤维布的粘贴顺序、粘贴质量和胶粘剂的涂抹厚度等。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进行重点监控,如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的布置、模板的安装等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
施工人员培训:对参与加固施工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培训内容包括加固技术的原理、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同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施工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例如,对新上岗的工人进行实际操作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加固施工的各项技能。
质量检验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质量检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采用无损检测、现场试验等方法,对加固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测。如使用超声波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采用拉拔试验检测植筋的锚固强度等。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部位及时进行整改。
(三)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竣工验收:加固工程完工后,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加固结构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材料性能、结构性能等。验收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完整的施工资料,如施工记录、材料检验报告、检测报告等。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后期维护与监测:建筑结构加固工程交付使用后,对加固结构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监测。建立维护档案,记录加固结构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措施。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加固结构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裂缝发展、变形增大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例如,对加固后的建筑进行沉降观测,定期检查结构的裂缝情况等。
四、结论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作为保障既有建筑安全和正常使用的重要手段,具有施工条件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安全风险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采取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包括施工前的详细检测评估、严格图纸审核和材料管控,施工过程中的工艺监督、人员培训和质量检验检测,以及施工后的竣工验收和后期维护监测等,对于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质量管理,可以提高既有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在未来的建筑结构加固工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措施,推动加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阮敏杰.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特点及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4,23(12):158-160.DOI:10.20080/j.cnki.ISSN1671-3362.2024.12.054.
[2]叶云刚.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在工程中的运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20):58-60.DOI:10.16673/j.cnki.jcfzdx.2024.0713.
[3]隋明昊.某历史风貌建筑适用结构加固及修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工程质量,2024,42(10):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