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环境工程中工业污水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郭亚伟

身份证号:13042619950224****

摘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深入剖析了环境工程中工业污水治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污水成分复杂、处理技术选择不当、监管体系不完善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方面。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如优化处理工艺、加强技术研发、完善监管机制以及拓宽资金渠道等。旨在为工业污水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环境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

工业污水治理是环境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其有效实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业污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治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而当前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工业污水治理常见问题的深入分析,探讨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环境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工业污水治理的现状与挑战

(一)工业污水的特点及危害

工业污水具有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不同行业的污水成分差异显著,例如,化工行业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其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往往远高于生活污水。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甚至引发生态系统的崩溃。此外,工业污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还可能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二)当前治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首先,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落后的污水处理工艺,导致处理效果不佳。例如,一些小型印染企业仍使用传统的沉淀池处理污水,难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色度。其次,工业污水治理技术研发与应用存在脱节现象。许多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验室阶段表现出色,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成本过高或操作复杂而难以推广。例如,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虽然具有高效的污水处理能力,但由于其高昂的设备成本和复杂的维护要求,限制了其在中小企业中的广泛应用。

二、工业污水治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污水成分复杂导致处理难度大

工业污水的成分复杂性是治理工作的首要难题。不同行业产生的污水成分差异巨大,例如化工行业的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离子、难降解的芳香族化合物等,其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浓度极高,且部分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难以通过常规的生物处理工艺有效降解。制药行业的污水则含有复杂的有机物和抗生素残留,这些物质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使得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的效能大打折扣。此外,电镀行业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铬、镍、镉等,需要通过特定的化学沉淀或离子交换工艺进行去除,但这些工艺往往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二次污染等问题。复杂的污水成分导致单一处理工艺难以满足治理需求,必须采用多种工艺组合,这不仅增加了处理成本,还提高了工艺运行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

(二)处理技术选择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工业污水治理技术的选择是决定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当前存在技术选择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一方面,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盲目选择价格低廉但处理效果不佳的工艺。例如,一些小型印染企业采用传统的沉淀池工艺处理高色度、高COD的印染废水,由于该工艺无法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色度,导致处理后的水质难以达标排放。另一方面,一些先进但成本高昂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例如,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虽然具有高效的污水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稳定的特点,但由于其设备投资大、运行维护成本高、膜污染问题难以解决,使得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此外,一些新兴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验室研究阶段表现出色,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缺乏成熟的工程案例和操作经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监管体系不完善影响治理效果

首先,部分地区存在监管执法力度不足的问题。由于环境监管人员数量有限,难以对众多工业企业进行全面、及时的监管,导致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偷排、漏排污水现象时有发生。其次,监管标准的执行存在差异。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污水排放标准不尽相同,部分企业利用标准差异,将高浓度污水排放到标准相对宽松的区域或时段,逃避监管。此外,监管手段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和设备。目前,许多企业安装的在线监测设备存在数据造假、监测不准确等问题,难以真实反映污水排放情况。同时,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使得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例如,企业可能隐瞒实际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种类,导致监管部门无法准确掌握企业的排污情况,无法制定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三、工业污水治理的对策研究

(一)优化处理工艺,提升治理效率

首先,应根据污水的水质特征,合理选择预处理工艺。例如,对于含有大量悬浮物和油脂的食品加工废水,采用隔油池和混凝沉淀工艺可有效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降低后续处理负荷。其次,针对难降解有机物,可采用高级氧化工艺与生物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方式。高级氧化技术(如芬顿法、臭氧催化氧化等)能够将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中间产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再通过生物处理工艺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实现达标排放。此外,对于含有重金属的电镀废水,可采用化学沉淀法与离子交换法联合工艺,先通过化学沉淀去除大部分重金属离子,再利用离子交换法深度处理,确保重金属达标排放。通过优化组合多种处理工艺,可充分发挥各工艺的优势,提高工业污水治理的整体效率。

(二)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技术研发与创新是解决工业污水治理难题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应加大对高效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投入,重点关注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技术、重金属的深度去除技术以及新型膜分离技术等。例如,开发新型高效的催化剂用于芬顿氧化工艺,可提高反应速率和氧化效率,降低药剂投加量和运行成本;研究新型的离子交换树脂,提高对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能力,降低再生频率和二次污染风险。另一方面,推动污水处理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优化运行。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污水水质和处理设施运行状态,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研发机制,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升级。

(三)完善监管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首先,应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增加执法人员数量,提高执法频率和覆盖范围,确保对工业企业污水排放的全面监管。同时,建立严格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排污行为实行“零容忍”,依法严厉打击超标排放、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其次,完善污水排放标准体系,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污水排放标准,减少企业利用标准差异逃避监管的现象。

结论

工业污水治理是环境工程领域的重要任务,当前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优化处理工艺、加强技术研发、完善监管机制以及拓宽资金渠道等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工业污水治理水平,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帅彬.环境工程中工业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11):12-14.

[2]潘晓旭.环境工程中工业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05):185-187.

[3]万后銮.环境工程中工业污水治理的常见问题分析[J].清洗世界,2021,37(1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