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王旭
身份证号码:210112199509242434
引言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给排水施工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具体施工情况对建筑的应用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注重对新技术的学习,还要总结成功施工经验,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可以满足应用需求,为建筑工程的稳定运行提供支持。
1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应遵循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在防污染维度,需确保生活饮用水免受任何形式的污染,这就要求对整个系统进行独立且优化设计,从水源引入、处理到输送,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防止外界污染物侵入;在防压力超限维度,要确保施工规划全面细致,充分考虑系统压力变化,通过精确的水力计算和合理的管网布局,防止因压力过高而引发管道破裂、设备损坏等安全事故。
(2)节能性原则,以建筑高度、用水特点以及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情况为条件,审慎选取合适的给排水管网施工方式,以实现能耗的有效降低。例如,对于多层建筑,当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和水量能够满足建筑用水要求时,应采用直接给水方式,避免设置水箱或水泵等设施,既减少了能源消耗,又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而对于高层建筑,则需综合考虑市政供水压力、建筑用水需求以及节能要求,合理选择分区供水、加压供水等方式,确保系统在满足用水需求的同时,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2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分析
2.1 管理机制问题
在部分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流程不明确,责任分工缺失,致使施工决策滞后,协调失效,进而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部分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专业素养欠缺,缺乏行业经验与管理能力,难以有效指导监督施工团队,致使管理效率低下,问题处理滞后,从而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2.2 施工阶段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作业人员未接受系统化岗前培训,对新型建筑给排水工程设备的操作规程掌握不全面,易引发管道接缝渗漏、设备参数设置错误等质量问题。同时,部分施工队伍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导致材料浪费、工艺混乱,甚至安全事故发生。
3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措施
3.1 完善管理体系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通过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配备充足监管人员并明确其职责权限,形成对施工全过程的常态化巡查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问题,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动态管控;在工程验收阶段,需组建专业验收小组,严格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工程各环节开展全面检查评估,尤其强化对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的细致核查,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达标后方可通过验收,同时建立工程质量追溯制度,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实行责任终身追究,以此构建覆盖施工全周期的管理体系,保障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2 加强材料管理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材料管理过程中,在采购环节应建立健全材料采购管理制度,通过对供应商资质的严格审核筛选出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合作方,以详细的采购合同明确材料质量标准和验收要求,并通过市场调研对比分析不同供应商的材料性能与价格,实现优质材料的采购;在检验环节需构建完善的材料检验检测体系,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进场管材、配件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和验收,对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执行严格的退场处理机制,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建设。
3.3 保障施工现场作业环境与设施安全
保障施工现场作业环境与设施安全工作对优化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现场施工作业要明确好作业区域以及标注位置细节,做好责任划分,更好的提升施工作业效率,降低工程操作施工的安全风险。在较深的给排水管道地基的作业区域上,建筑企业要做好隔离标识,按指示进出,减少非作业人员在该区域内不必要的流动,还要保证施工现场材料摆放的工整有度,避免阻挡人员撤离通道,有效减少绊倒、磕碰等情况。对施工作业机器设备,建筑企业也要定期检修与维护,使其处在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确保建筑设施的稳定与安全,另外要做好施工线路的防火以及防水等的处理,减少雨雪天气等对施工作业的影响与阻碍,保障现场施工作业的安全。
3.4 强化施工人员技术培养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从价值分析的角度出发,人才培养与建设对于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具有根本性意义,尤其在增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方面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价值。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均直接受到施工人员专业能力的影响,若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不达标,极易在施工过程中引发多种问题。因此,为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必须高度重视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可通过定期举办培训活动,使施工人员能够深入了解并掌握最前沿的施工技术。在此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激发施工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可以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金奖励,以此激励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积极投入知识学习,从而对自身工作形成更为准确的认识。
3.5 加强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施工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采用智能化施工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例如,利用机器人进行管道焊接和切割作业可以提高施工精度和效率;利用 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和模拟施工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管道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等。这些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还降低了施工成本和风险程度。
结束语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明确施工作业采用的方案,做好相应检查工作,如果建筑工程中存在转换层,整体结构较为复杂,施工人员要依据设计图纸中的要求,落实施工方案,后续施工严格依据已制定的方案进行。同时,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期间,管理人员还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可以及时发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问题,并采取合理措施处理,从而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艳红.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9(11):244.
[2]谭志发,吴青东,董钦城,等.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探析[J].建筑机械化,2022(07):51-53.
[3]崔文东.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通病及其防治[J].科技资讯,2022(1 2):68-71.
[4]冯至.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创新分析[J].居舍,2022(16):57-60.
[5]张永锋.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工程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建设科技,2022(17):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