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与对策
周子佳
皖江工学院 安徽省马鞍山市
摘要:对风力发电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对策意义重大。评估涉及对鸟类迁徙、土壤植被、噪音等方面的影响。经分析,风力发电虽有积极一面,但也存在一定消极影响。基于此,从技术、管理、监测等层面提出针对性对策,以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风力发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对策
引言:随着能源需求增长与环保意识提升,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备受关注。然而,其大规模建设和运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科学评估风力发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找出应对之策,对实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1.风力发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利用方式,在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鸟类方面,风力发电机的旋转叶片可能会对鸟类的飞行造成干扰,导致鸟类碰撞致死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在鸟类迁徙路线上建设的风力发电场,由于候鸟的飞行高度和路线相对固定,更容易与风力发电机发生碰撞。而且风机运行产生的噪音和电磁场也可能影响鸟类的栖息和觅食行为,改变它们的栖息地选择。在蝙蝠方面,同样面临着风机叶片碰撞的风险。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在探测快速旋转的风机叶片时可能存在困难,致使它们误撞叶片。另外,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压力变化可能对蝙蝠的生理机能造成损害,影响其生存和繁殖。从植被角度看,风力发电场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这可能会破坏地表植被。在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平整、道路修建等工程活动,会直接铲除原生植被,导致土壤裸露,增加水土流失的风险。而且大型风力发电机的基础建设会改变地下水位和土壤结构,对周边植被的生长环境产生间接影响,可能会导致一些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植物种类减少。
2.风力发电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
2.1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法是评估风力发电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在鸟类和蝙蝠的调查中,研究人员会在风力发电场及其周边区域设置多个观测点,采用望远镜、红外摄像机等设备进行长时间的观测。通过对鸟类和蝙蝠的种类、数量、飞行高度、飞行方向等进行记录,分析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和运行对它们的影响。例如,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分别统计鸟类和蝙蝠靠近风机的频率以及碰撞事件的发生次数。对于植被的调查,会在风力发电场建设前对规划区域内的植被类型、分布、覆盖度等进行详细的普查,标记出重要的植被群落和珍稀植物的分布位置。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再次进行实地调查,对比植被的变化情况,包括植被的破坏面积、植被群落结构的改变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等。
2.2模型分析法
模型分析法在风力发电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鸟类和蝙蝠,会构建飞行行为模型。这种模型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和动物行为学理论,模拟鸟类和蝙蝠在不同环境因素下的飞行轨迹。通过输入风力发电场的布局、风机的运行参数(如叶片转速、高度等)以及周边地形、气象等数据,预测鸟类和蝙蝠与风机发生碰撞的概率。对于植被影响的评估,会采用生态系统模型。这些模型考虑了土壤-植被-大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在模型中输入风力发电场建设前后土地利用变化、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改变等数据,模拟植被的生长动态。例如,通过模型可以预测植被覆盖度随时间的变化、不同植物种群的竞争关系以及植被生产力的变化趋势,从而全面评估风力发电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
2.3数据统计法
数据统计法为风力发电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提供了量化依据。在鸟类和蝙蝠相关的数据统计方面,收集来自多个风力发电场的鸟类和蝙蝠死亡记录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死亡个体的种类、发现地点、死亡时间等信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风力发电场中鸟类和蝙蝠的平均死亡率,以及死亡率与风力发电场规模、风机布局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植被方面,统计风力发电场建设区域内植被覆盖度、植物种类数量等指标在不同时间段的数据。例如,计算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植被覆盖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析植物种类数量的增减趋势。同时,还会统计土壤侵蚀量等与植被相关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来确定风力发电对植被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3.降低风力发电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
3.1技术改进对策
技术改进是降低风力发电生态环境影响的关键。在风机设计方面,研发新型的叶片设计,例如采用更具柔韧性和可探测性的叶片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在保证风机发电效率的同时,减少对鸟类和蝙蝠的伤害。当鸟类或蝙蝠靠近时,叶片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或发出特定频率的信号,提醒它们远离。对于风机的运行控制技术,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实时监测到的鸟类和蝙蝠活动情况,自动调整风机的转速和运行模式。在夜间或鸟类迁徙高峰期,降低风机的转速或者暂停部分风机的运行,以减少碰撞风险。在土地利用技术方面,推广风力发电与农业、林业等复合经营模式。例如,在风力发电场的土地上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低矮农作物或耐阴的林木,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3.2管理优化对策
管理优化对于降低风力发电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可或缺。在项目规划阶段,进行全面的生态环境评估,充分考虑风力发电场选址对鸟类迁徙路线、蝙蝠栖息地以及植被的影响。将风力发电场建设在生态环境敏感性较低的区域,避免在重要的鸟类保护区、蝙蝠栖息地和珍稀植物分布区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严格规定施工范围和施工时间,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干扰。例如,避免在鸟类繁殖季节进行大规模的施工活动。在运营阶段,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定期对风力发电场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如对受损的植被进行恢复,对影响鸟类和蝙蝠的风机布局进行调整。
3.3监测强化对策
强化监测是及时掌握风力发电生态环境影响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的保障。在鸟类和蝙蝠监测方面,建立长期的监测网络,覆盖风力发电场及其周边更广泛的区域。增加监测设备的种类和数量,除了传统的望远镜和红外摄像机,还可以采用雷达监测系统等先进设备,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发现鸟类和蝙蝠的异常行为和数量变化趋势,以便调整风机运行策略。在植被监测方面,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地面监测点,对风力发电场周边植被的生长状况进行全方位监测。定期对土壤肥力、水分等指标进行检测,及时掌握植被生长环境的变化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评估植被恢复措施的有效性,并适时调整植被恢复方案。
结束语:风力发电在缓解能源压力、推动可持续发展中作用显著,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小觑。通过科学评估其影响并采取有效对策,能在保障风力发电发展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能源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李保平,潘泱,胥刚,等.风力发电场施工期间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4,49(11):190-194.
[2]苗怀强.风力发电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与保护策略研究[C]//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第十届中国风电后市场交流合作大会论文集.中国大唐集团内蒙古分公司赤峰事业部;,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033551.
[3]刘宗恺.风力发电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山西水利,2019,35(08):31-32.